年节的时候边关也闹过一段时间,还开了战。尤其是周边的游牧民族,原本冬天就不好过,正好赶上大元先皇驾崩,于是就想趁着人心不稳的时候捞上一笔。可结果却是这些彪悍的游牧民吃了大亏,皇帝驾崩的确会让军心动摇,可这一次大元的运气好,边关的将士在知道继承大统的不是他们一向都不看好的太子殿下,而是原本的十七皇子,逍遥王纪子彦之后,立刻就安下心来了。能不安心吗?在边关这么多年,随着先皇的年纪一年年大起来,他们的日子也就一年年的差了下来。直到这两年因为逍遥王和王妃的缘故,他们才开始过上好日子。他们其中还有不少人祖籍是南方的,平时从家书里就得知不少王爷和王妃为百姓做的事情。这么好的新帝后,这么为百姓着想的帝后,他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那一次吃了大亏之后,边关就宁静下来了。然而谁也没想到,这群游牧民居然会在进入夏季的时候忽然就开战。以往双方开战,多数都是因为到了冬天靠游牧为生的牧民填不饱肚子,所以干脆就到处抢,尤其是要抢大元的城镇。毕竟比起他们来,大元百姓有土地可种植,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让大元的百姓生活的更加富庶一些,不抢大元抢谁?可开春之后,尤其是到了夏季,游牧民根本不缺食物。广阔的草原给了他们足够的生存用的粮食,茂盛的青草足以养活他们的牛羊。所以,历年来除非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起了摩擦,却从来不会因为粮食的缘故双方开战。然而这一次双方并没有起任何摩擦,游牧民居然来了一把偷袭,直接开战!
收到急报的纪子彦微微冷着脸,看着手中的急报半晌都没做声。底下的文武大臣面面相觑,尤其是武将,心里头还有那么点发虚。
这一次边关也没受多大的难,虽说对方来的突然,可说一句“天佑大元”也不过分。——游牧民半夜用厚草严实的裹着马蹄来的,无声无息,正好偷袭的好时候。偏偏有几个兵油子赶上头天休假去城里胡吃海喝坏了肚子了,半夜爬起来拉肚子,一眼就瞧见了。
见皇帝陛下脸色不好看,陆将军只好出列,道:“皇上,此次游牧民来的突然,行为着实过于诡异。往年除非是缺粮,不然对方几乎不主动开战。此次之事恐有内情,末将以为,此事还需仔细调查。”
纪子彦冷声道:“此番乃是天佑大元,我边疆将士死伤并不严重,听说只死了几个,受伤的人数也不多。然,我大元将士不能白死,既然敌人来袭,我大元从无息事宁人的可能!”
陆将军心头微微一跳,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刚才他说的那番话乍一听还真像是请求息事宁人似的。可事实上他从来都是主战一方的,又怎会真的吃下这闷亏?刚才也只是觉得此事有蹊跷,却是没想着把话说的周全一些,倒是他的不是了。
纪子彦倒是没跟他计较的意思,陆将军的为人他也是知道的。说到底不少武将都有这毛病,嘴巴比脑子快,打起仗来是一把好手,可是耍起嘴皮子来随便找个读书人都能分分钟把他们虐成渣。
见满朝文武都安静了下来,纪子彦才淡淡开口询问:“此事,以诸位爱卿所见,应当如何应对?”
先是静默了片刻,随后众人就开始纷纷议论起来,说着自己的看法。纪子彦听了一会儿也就听明白了,反正现在就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是以大部分武将为首的,认为既然游牧民开战,那就战!正好现在大元粮草都足的很,而且游牧民的牛羊也开始肥了,他们甚至都能以战养战。打回去算什么?直接把人灭的七七八八才更好。
第二方人马,则是以大部分文官为主要意见的。他们的看法是,能不战就不战,杀性太重有伤天和。新皇登基都要大赦天下呢,重刑都减了不少,这时候要是直接开战,一来伤了天和着实不好。二来,也容易劳民伤财,恐怕惹百姓诟病,对朝廷不满。
最后的那意见,则是认为可先暂时稳住边关,调查清楚到底是为何游牧民会开战。等弄清楚之后,到时候要战也好,议和也罢,总归是能让人信服一些。
纪子彦垂眸半晌,最后只说了明日再议后便退了朝。下朝之后也没去御书房,反而直接回了慈宁宫——他自己的宫殿到现在都没回去住过一回,早就长住在慈宁宫了。
到慈宁宫的时候顾舒白已经接到了消息,也知道朝堂之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至于边疆开战之事,她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现在都不适合说这些。
上早朝的时间太早,纪子彦大部分时候都顾不上用膳就先上朝,这一点尤其让顾舒白厌烦。在她看来,那么早早上朝简直就是不人道的,特别是有事情要商议的时候,一扯就得好几个时辰,人都得饿傻了。所以,有天大的事情都得放一旁,纪子彦一下朝过来头件事就是先填饱肚子,这是雷打不动的规矩。
纪子彦吃了两大碗肉糜粥,一个牛肉卷饼,一个鸡蛋和两个包子,这才擦擦嘴,放下了筷子。
顾舒白心疼坏了,这得饿成什么样才能吃那么多?她刚跟纪子彦在一起的时候,他早上最多一碗粥两个包子,现在饭量噌噌往上涨!
皇帝果然不是人干的!
吃饱喝足也该说正事儿了,两人迅速交换了一下意见,毫无意外,这么两个三观不太正,手段有点狠的人,当然是意见一致的“战”!
纪子彦喝了口茶,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