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的下午,月季跟黄鹂讲了许多许多事情,比如街上许多人家提起女孩子读书,都会拿陈举人举例子:女孩子读书有个屁用,考上举人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落到要讨饭的地步?还不如多备好好选个好人家,。又比如城里的女孩子倒是有不少去考秀才的,但却不是为了当官,而是为了嫁的更好些:有个秀才的名头,日后相夫教子肯定不成问题啊!娶这么个媳妇,日后都不用给孩子请蒙师了,多划算!
但那种情况只是在城里,像绿柳镇这样的小地方,哪个女孩子要是说想要考秀才,那是要被人笑话的,要么笑话她痴心妄想,要么会被讽刺:考上秀才又怎么样?不寻个好人家,日后还不是要讨饭?
黄鹂听了一耳朵的八卦,心里头乱糟糟的,总算知道为什么那位陈奶奶那么有见识,一方面心里头为她难过,一方面心里头越发的憋闷:男人考上了举人,基本上就是功成名就可以在乡里横着走了;可陈奶奶那般能干,怎么就落到这般地步了?绿柳镇且不说,县城里的人应该是有见识有本事的,可是女人们去考秀才,也不过是为了嫁得更好些……
这跟陈举人说的,开封的女人考中了举人就去官府里做事,一点都不一样啊!
黄鹂知道了那讨饭的老妇人是举人,心里头便对她换了称呼,“陈举人”这三个字可比“陈奶奶”威风多了。想到过去自己觉得奇怪:陈奶奶懂得很多,却并不怎么鼓励她读很多书……现在却是明白了。陈奶奶是真的好心,是怕她落到跟她一样的境地吧?
黄鹂虽然因为聪慧而比同龄的孩子早熟,但年纪跟见识摆在那里,对事情哪里能考虑的有多通透?想了一会儿,就觉得脑子里越发的混乱,不过有一点她是明白的:最好还是别在父母面前提想要去考秀才之类的话,要不然,搞不好连现在这样读书的机会都要被玩没了呢!
黄鹂胡思乱想了一阵子,正好吃饭的时间到了,她便跑去父母的正房吃饭。
黄老爷还没回来,钱氏领着一大家子儿女吃饭。她今天心情不错,高高兴兴地问了儿子们功课做得如何,还专门让人给安氏做了她爱吃的腌鱼块儿。看的黄鹏直咋舌:老娘今天脾气真好!
只是吃完了饭,黄鹂就苦逼了,被钱氏拖着留下来做针线,黄鹂念着功课还没做完,可到底答应了母亲每天要做会儿针线活,也只得老实坐下来跟着绣花,黄鹂的性格就是这般,便是不喜欢的事情,也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认真做,只是她毕竟针线做得少,硬把马蹄莲绣的跟喇叭花似的却是没办法了!
正绣着花,黄老爷从外头进来,见黄鹂绣花,笑了起来:“哎呀真难得,鹂娘竟然绣花了!”
黄鹂吐吐舌头,被钱氏瞥见,骂道:“挺大姑娘,做什么怪样?”扭头冲黄老爷道:“她整日里坐不住,总是到处乱跑,让她绣绣花收收心。”
黄老爷道:“哦,多门手艺没坏处,鹂娘听你娘的话,别整天傻呵呵地到处乱跑!”
黄鹂一看到父亲进来,宛如见到了救星,听他笑话自己,顿时就不干了:“我哪里傻背的还快呢!”
黄老爷笑笑:“好好,我闺女不傻,我闺女最聪明了,你那俩哥哥才是傻子呢,挺大岁数连个秀才也考不上!”
黄鹂道:“大哥挺好了啊,府试都考过了,现在就剩院试一关了,过去就是秀才了!”
黄老爷鄙视道:“童生满地都是,做童生有啥了不起的?你爹我当年还是童生呢!”他说到这里脸上一僵,自己这不是转着圈骂自己个儿是个傻子么?
黄鹂也想到了此处,想笑又不敢笑,只得装作没听出来的样子认真说道:“我要多多督促哥哥们好好念书呢!”她说到这里,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爹,要是我也能去参加考试就好了,努力读书,也给爹爹考个举人回来!”
黄老爷捻须道:“呵呵,鹂娘真懂事!”却并不再说别的。
黄鹂见黄老爷并不接这个话茬,越发确定月季说的没错,她爹确实没兴趣让她考试,心中颇有些失望,又跟父母说了几句话,便悻悻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黄鹂的失落感也就维持了一晚上而已,她虽然读过几年书,也相当喜欢读书,可要说多喜欢科举考试那纯属扯淡:每次看到考试前两个哥哥鸡飞狗跳地复习读书,她都觉得幸好自己是女孩子不用考试呢!要辛苦的备考,还要跑上几百里的回老家参加考试,考不中还要挨爹的骂,想想就觉得累,谁稀罕啊!
可是不稀罕归不稀罕,明明有资格去考试却没人让她去考,这一点还是颇让她不爽的:我不喜欢是一回事儿,你们不许我去那是另外一回事儿啊!当然小姑娘的逻辑没有这么清晰,她只是直觉地感觉到自己的权力被剥夺了,不痛快,但这点不痛快,只需要睡一觉,也就消散的差不多了。
黄鹂晚上睡得很香,第二天早上起来,前一天的不快被她扔了个干净,收拾好书本,高高兴兴地去吃早饭,上课……一切都回到正常的步调上来了。
当然,要说黄鹂的日子跟过去一模一样,也不可能。黄鹂自从知道了陈奶奶曾考中过举人,黄鹂就对看望她越发感兴趣了:她身边文化水平最高的也就是她的老师,不过是个秀才。可这位陈奶奶,不但考中了举人,还在府里做过官,正六品啊,比县太爷品级都高!黄鹂她爹黄老爷一辈子也才就去过三次府里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