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陷阵三国>第690章 以民为本

张飞退走之后,白帝城和永安各留了一千兵马,等着赵云派兵接替,虽然这里是从刘璋手里借来的,但谁也不会想着去还给刘璋,郭淮带着当阳的一万兵马到了白帝城,与江州的徐晃遥相呼应,彻底打通从荆州到益州的道路!

夏日的洛阳城,显得更加热闹非凡,三四年时间的发展,这里已经恢复许多生机,加上洛阳是交易重地,发展自然要比其他地方更快,四门八道,都是人来人往,明媚的阳光下,到处都是欢笑之声!

此时在洛阳城西北的青竹宅院内,气氛却显得有些凝重,园中的牡丹正开得鲜艳,阵阵香气萦绕鼻间,蝴蝶穿插飞舞,丝毫不受梧桐树下那几个人凝重神情的影响!

檀香阵阵,茶壶在火炉上噗噗直响,水早已煮开,茶香四溢,但这几人却都没有开口说话,其中几人还有悲戚之色,眼角带着淡淡的悲伤,甚至有一丝微不可察的迷茫!

这几个人正是先后赶到洛阳的高顺、荀、田丰,还有早在洛阳的蔡邕和黄琬、王烈,献帝驾崩,蔡邕和黄琬感触最深,毕竟他们也是老臣了,不由得悲从中来,劳累纵横,不过高顺到来到洛阳的时候这种情绪早已控制住了!

“莫非大汉真要亡于此时么?”良久之后,蔡邕一声长叹,雪白的胡须颤颤巍巍,看出来,他对汉朝的感情极深!

黄琬看了看高顺,又看看荀和田丰,言道:“天道轮回,纲常重振,此乃天意也!”

这一次高顺来洛阳,如此重大之事,却只来了荀和田丰,其他的文武一概不见,这并不说明此事干系不大,一来是主要之人都带兵在外,多有不便,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他们对高顺的信任,无论高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这些人都会全力支持,当然也包括自立!

蔡邕等人都是老于世故之人,这其中的关窍又怎能看不出来?但高顺的威望和政绩他们却是亲眼所见,如今的河北、中原、西部,哪里都要比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强许多,百姓更是安居乐业,在高顺的统辖之下,许多新奇的治国之法更是让他们耳目一新,许多诟病全都一应解决,这都说明高顺无疑会是一个明君!

但认识是认识,这些人却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虽然对高顺认可,但并不想就此让汉朝覆灭,这两种心理纠结在一起便让他们痛苦不堪!

田丰正色言道:“主公当年讨伐董卓,先进洛阳,无意中得到遗落之玉玺,此乃天意早定!”

田丰跟随高顺最久,而且拥立高顺的呼声其实在他平定中原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起,只是高顺无意为之,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但现在皇帝不在,国不可一日无君,否则民心浮动,对于长治久安大为不利,乘着这个机会,加上玉玺在手,高顺便可名正言顺的继承大统!

高顺知道这个敏感的时候自己说什么也不好,虽然他对这个一国之君并不感兴趣,但若说自己情愿退让,将十几年辛苦挣来的功劳拱手让人,他心中自然不甘,而且这也关系到自己属下那么多将士和跟随自己的那些人,一旦如此,肯定还有动乱,更何况以现在这些人的思想来说,毕竟是封建主义,恐怕日后陋习还会再次出现,虽然自己不是什么执政高手,但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知荀这样的人,让他们想办法执行,要是拥立一个皇帝出来,那岂不是给自己增添麻烦?

“兴兵之初,我之所想,不过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大汉威慑四方,蛮夷不敢觊觎!”高顺缓缓言道:“顺虽不才,得诸位俊杰相助,方能有今日之成就,待国泰民安,继而威服海内,征讨四方,西域、北疆、东瀛、夷洲将为我华夏之土,普天下之民皆以汉为傲,与诸位共创盛世,如今国主不存,人心浮动,此事迫在眉睫,还需早做定论!”

高顺看向蔡邕,认真问道:“弘农王之子亦在晋阳,以先生之见,可为明君乎?”

现在大家的想法无非是两个选择,要么用力刘谨,要么就拥立高顺,别无选择,而高顺问起刘谨,自然是在问蔡邕的意见,蔡邕是刘谨的老师,以他的眼力和品性,自然不会胡乱评价!

蔡邕沉默一阵,他知道自己的这个意见作用有多重大,或许就会决定一个王朝的走向,所以他也很慎重,虽然他心中还是想让刘家汉室延续,但最终还是无奈轻叹一声:“聪颖巧辨,玲珑剔透,然心性过纯,长于六技,非为治国之才!”

刘谨的性格让蔡邕大为头痛,这样的人虽然十分聪明,但心思却全都在那些奇yin技巧之上,若说到国政民事,便是一窍不通,更是昏昏欲睡,这样的人,的确不适合做皇帝,而且弘农王妃也几次暗中提醒蔡邕,不想再卷入这种帝王纷争之中,见多了血腥和阴险诡诈,她觉得母子二人这样平平安安在晋阳,才是最好的归宿,所以现在蔡邕的心头才会如此沉重!

高顺转头看向一直不说话的荀,他知道荀的心思会更加矛盾,这个一向最忠于汉室的人,想用他的能力光复汉室,一生兢兢业业,历史上在和曹操称王的时候起了矛盾,最终在忧郁中死去,但现在他面临的问题又略有不同,曹操是胁迫献帝自立,而眼下是汉室不存,高顺自立也无可厚非,但这与他当初的理想出现了偏颇。

自从得知献帝驾崩的消息之后,荀自然敏锐的想到了今日的问题,他一直都在思考,至今还未下定决心,不知道自己当初的坚持究竟还有何意义


状态提示:第690章 以民为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