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抗战之血色战旗>第五百六十五章 传奇间谍

高飞一下就知道唐生明路过自己防区要做什么了!

唐生明,将成为历史上级别最高的间谍!

唐生明将军,生于湖南东安县,号季澧,乃唐生智四弟。他英俊潇洒,精明干练,善于交际,在民国时期的各种政治势力中都有朋友。

他先后做过[***]和周恩来的学生,与陈赓友情甚笃。他与[***]自1920年就开始保持友谊。当时他在湖南一师附小念书,[***]任该校主事,两人同床而眠一年有余,[***]秋收起义时缺乏弹药,他率一个连从汉口坐火车到浏阳文家市,送给部队“汉阳造”步枪三百多枝、子弹近万发。

他毕业于黄埔军校,蒋介石是校长,对他颇为器重,蒋宋在上海结婚时,他曾送来丰厚贺礼。他与军统头子戴笠完全打成一片,不分彼此。他出手大方,担任常桃警备区司令的时候,曾经送给戴笠一个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警卫连,戴笠一直想让他加入军统,助其一臂之力,他总是婉言谢绝。他与汪精卫很熟悉,他的大哥唐生智在汪精卫投敌之前,与汪一直是政治盟友,唐生明多次参加他俩策动的反蒋活动。

抗战初期,他先担任长沙警备代理司令,后于1938年初调任常桃警备司令兼湖南第二区保安司令。一干两年多,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时戴笠给他发来一份电报,说蒋介石要他去渝城,有重大任务。唐生明交接了手头的事务,便带着戴笠的情妇,即唐生明夫人、电影明星徐来的秘书张素贞,赶赴桂林。蒋介石已经派了专机在机场等候。

他刚到渝城,戴笠就驱车把他和张素贞接到曾家岩公馆。此次见面,戴笠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高兴。唐生明追问他,“校长”有什么任务,戴笠故意兜圈子,海阔天空地神侃。唐生明知道戴笠信中一定有鬼,连番追问。戴笠仍然守口如瓶,只是问他想不想过得好一点?

就这么扯了两个晚上,戴笠才说到正题。他用极其慎重地对唐生明说:“有一个很特殊、很重要的任务,校长同我讲过多次,觉得只有你能胜任。我们在南京和上海的组织大部分被敌人破坏了,校长认为那里比任何地方都重要,一定要有人去。但是合适的人不容易找,校长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你。这么伟大的领袖,曰理万机,还想得到你,真不简单!”

他一上来就给唐生明戴了一顶高帽子。

唐生明正在思考该如何答话,戴笠就接着说道:“校长说你很能干。以前武汉讨伐广西的时候,你拉过来不少桂系部队,立了大功。后来你离开湖南去广西,校长不怪你,知道你是受了何键的压迫。校长很了解你,一直很重视你。校长知道你来了,本来是要立即召见你的,但为了让你有很好的思想准备,要我先把事情跟你讲清楚。校长考虑得真是周到!”

唐生明表示事关重大,要考虑一下。戴笠一口答应。平时唐生明有什么事,拿不定主意,总是找唐生明商量。戴笠知道主战的唐生智绝对不会同意弟弟去当“汉歼”,就天天缠着唐生明谈。最后到了拍胸脯,用“良心”和交情作保证的份上,唐生明只得答应:“行!我去!但是有一个条件。我绝不加入军统,也不做你的手下。”

戴笠喜出望外,完全接受这个条件。他说:“我们之间可以一直保持和过去一样的朋友关系。只要你肯去,我在上海和南京的两个区,你都可以指挥,但是不一定要你领导。我那边的人,你不必和他们往来,当然方便的时候,还请你照顾他们。我决不让他们找你的麻烦。”

随后,他打了一个电话给蒋介石侍从室,要他们安排时间。不一会,侍从室的电话回了过来,蒋介石决定在第二天上午9点召见唐生明。此时已是唐生明到渝城的第四天下午,为了劝唐生明同意到汪伪卧底,戴笠花了接近5天时间。

第二天一早,戴笠就带着唐生明赶往上清寺蒋介石官邸。蒋介石让唐生明一个人进去,戴笠在侍从室等候。一见面,蒋介石开口就是三个字:“你很好!”

顿时让唐生明受宠若惊。蒋介石又亲切地询问了唐生明这几天的情况,唐生明恭恭敬敬地一一作答。

嘘寒问暖之后,蒋介石话锋一转:“我晓得你很能干,所以像让你去上海。这个任务关系重大,我想来想去,在我的学生当中,你最合适。我是你的校长,你是我的学生,你要听我的话,现在正是你为国家出力的时候。”

唐生明见“校长”已经明确地交代了任务,而且还表扬了自己,知道此事已无法避免,便假意推脱了一下:“校长,您过奖了。我怕自己做得不好,请您三思。”

蒋介石知道这是客套话,便说:“季澧,你放心,孟潇那边我会打电话给他说的。至于老伯母那边嘛,我和夫人可以送一张照片,让她放心的。”

了不得!校长称学生的字,实在太屈尊了,委员长还要亲自送照片,这时无上荣誉。唐生明不便推辞,也不敢推辞了。

临走时,蒋介石说:“这样很好!以后需要钱用,直接跟戴笠说,就行了。缺什么东西,也跟他讲。那边你认识的人多,只管放手去做。一切责任归我负,你要相信我,校长不会害自己的学生的。”

和蒋介石见面的第三天,蒋介石又邀请唐生明和戴笠到官邸赴家宴,吃饭的只有蒋介石、宋美龄和他们两个。在晚宴中,蒋介石一再表示关怀,问了许多唐生明与汪精


状态提示:第五百六十五章 传奇间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