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仙侠修真>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九十章:卖少了

靠着粮票的原因,恒信钱庄这几日来已经维护了十几个开封周边举人的关系。就是进士也有好些个。

在平时,一县之中一个进士已经足以拉起一个士绅大族了。若是诗书传家举人不断,百年士绅豪族也能经营起来。

但到了开封城里那就两样了。科举三年一科,一年两百多号进士。平均到全国中的河南,一科总有那么十几人。现在大兵一起,除了黄河以北,整个黄河以南的河南疆域基本上都被流贼席卷。这个时候,大批乡绅进入开封,也意味着全河南的读书人都进了开封。

人一多,自然就让让功名这东西变得有些不值钱了。

于是,此刻的开封可谓是秀才多如狗,举人满地走,就是在一县一府之中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进士,也有开封城内并无可投靠的关系而屈服现实的生存压力。

毕竟,侥幸能在闯贼围攻之下逃进开封,大多都只能细软跑,家人亲族能保全就不错了,还有几个人顾得上粮米搬进开封城?

就这样,面对恒信粮行的粮票,一个七折的折扣就可以让士林菁华的秀才弯腰。一个三折的折扣便让一县横行的举子亲自登门拉拢关系。

以至于曾经连个秀才都要仰望的龚谦顺这些时日以来,只要挥舞着大额不限量供应的粮票,就可以让致仕的在任的进士们话语谦和。言辞温润。

自然,龚谦顺要套套底细,留下善缘就轻而易举了。

故而。龚谦顺的这封名单上除了名号,籍贯,还有颇为翔实的简历。

“宁葛永,卫辉府新乡县人,举人功名。历任修武县主簿,安阳县县丞,南阳府同知任上致仕。相传精于刑名。尤善仵作刑律之事。”

“徐谦池,汝宁府真阳县人。举人功名。历任永城县县丞,归德府同知任上致仕。相传精于粮课,归德同知任一年而终。”

“王木,洛阳人。天启二年三甲同进士。历任泰安县令,刑部郎中,终于河南布政使司参政致仕。”

……

看着这么多的名录,朱慈烺缓缓颔首道:“好!”

“王木,宁葛永要多用些心思,问问他们是否有来我舍人司做一个顾问参事的职司。这待遇都好说,这些事情,给我安排好,我要亲自去!”朱慈烺说着。双目发光,仿佛发现了珍宝一样。

的确,这些人能够落魄到要对一介粮行弯腰。显然是没什么靠山,家产又差不多败光的那种士绅。但朱慈烺才不想要底气十足,势力庞大背景惊人的那些人呢。

随着队伍的扩大,朱慈烺的手中越发感受到了人才危机。一开始,朱慈烺布局国子监还可以说留了一手,进开封之前把这些人从京师忽悠了过来。算是充实了底层班底,让干活的人充裕了一些。

但随着恒信商行的迅速扩张。朱慈烺其他事情又丝毫没有要耽搁的打算,这么点人也就迅速不够用了。

就算朱慈烺看中了几个的确出色的人提拔了起来,也无法满足朱慈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而这一次,这王木与宁葛永就看起来像是颇为不错的幕僚班底。

要是这种人不落魄一点,朱慈烺又怎么会有机会趁虚而入呢?

就比如说这宁葛永,既然是精于刑名,那就可以拿去填充军法队,整肃一下朱慈烺队伍里的纪律。就算一开始来不大用,也可以用他的丰富经验作为顾问。

至于王木,这样一个三甲进士虽然普通,但看他的简历却也是颇为详实,从底层到中央,最后又回到河南本省,显然也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的官僚。朱慈烺此人收入幕府,别的不提,勾连一下河南本地上层就有一条通道。

见朱慈烺对这个大感兴趣,一旁的龚谦顺也悄然松了一口气。这一次差事,算是办得差不离了。

“好了,现在来说说粮票。都卖出去了多少?”朱慈烺看完了手头的名单,心情不错。

见此,龚谦顺立刻道:“大人。眼下粮票最大额的为十石,卖的最少,主要是这些名单大户上为主。其余的五石则以现金卖出去为多,一石,五斗,一斗的粮票卖得最多,也是寻常人排队所购之物。林林总总,总共售卖出去粮票六万七千八百九十七张粮票。共计售卖粮米九千六百三十四石整。”

朱慈烺微微颔首。

但龚谦顺说完之后,表情却有些惶恐。

的确,此刻的粮米已经将时间都拖到了七月十九。但仓库之中的粮米,却已经买了绝大多数的部分。

再要卖下去,那粮米可就要出现赤字补不上去了。虽然朱慈烺已经授权恒信商行将价格涨到了四十六两的恐怖地步,但人数的减少却并未如同预计的那样出现。

虽然的确有一些真正亟需粮米的人买不起了,不再买了。但如此恐怖的高粮价却依旧有买得起的人继续抢购。

而且,粮票在醉仙楼之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哪怕官方的价格已经提高到了四十六两的恐怖地步,依旧有人加价一两,甚至十两来收购。

显然,随着恒信商行的不断涨价,众人也猜到了恒信商行库存即将告急。

这样一来,再不卖到时候有钱也买不到了。而似乎,所有人都相信,哪怕现在加价买得再高,依旧可以用更高的价格卖出去。

因为,单纯卖给焦家商行等城内六大粮商都会有人收购。而他们涨价的幅度也并不弱于恒信商行。

一想到这些粮食本来就是从军队之中夺来的,而此刻,不过六天就


状态提示:第九十章:卖少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