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猎三国>第七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二更)

兖州是战略要地,民殷富足,商贸发达,可谓成就霸业的根基处,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曹操就是凭借兖州起势,若说公孙逸没动过占据的兖州的心思,那是自欺欺人。

只是陈宫等人并不知道,兖州士族的反应公孙逸早有预测,之所以当初在酸枣陈兵,兵势正盛之时不去攻击兖州,除了当初会盟之时不便动手,更重要的是兖州之地,多被豪门大家的士族占据把持。

公孙逸虽然身为骠骑大将军,又在攻伐逆贼董卓的大战中多有功勋,但兖州的士族可不会买账,若是前来谋取兖州的是袁绍,恐怕兖州士族便不会有如此多的顾及,人的名树的影,四世三公的名声总是有诸多便利。

只是曹操与公孙逸不同,虽比不上袁绍的的四世三公,但曹操同样门阀之后,其祖、父两辈都在朝中担任高官,加上曹操气度沉稳,在攻伐董卓的战斗中博得壮怀激烈的美誉,自然不是公孙逸这样背景并非深厚的少年可比。

虽然兖州豪门士族,此时并没有恭迎曹操入主兖州的打算,但比起年少的戍边将校之子公孙逸,还是气度沉稳,优势门阀之后的曹操更适合。

近十万百姓,在骁骑军的带领下略显担忧的进入陌生的兖州之地,陈宫等人亲自前来迎接,不论如何百姓是地方发展的根本,十万百姓入住兖州,可以规模的补充人口,何乐而不为。

陈宫也是第一次见到公孙逸,年龄虽不大,却气息沉稳,仪表不俗,不似年少少年,只是陈宫身为刘岱部将,不好多言,深恭一礼并且表示会妥善安排一众百姓。

曹操眼看公孙逸将近十万百姓全部送入兖州,本以为公孙逸会在百姓之中安插兵甲,以图拿下兖州,没想到公孙逸根本没这么做,好似根本没有拿下兖州的打算。

曹操再也沉不住气,一路来到公孙逸军帐打算问个究竟,公孙逸眼看曹操到来,轻笑着请他坐定,亲自斟酒道:“曹兄莫急,很快一切就会见分晓。”

“为兄不明,贤弟还是说明解惑的好!”

天下大势不明,必须早作打算,若是无法拿下兖州,必须尽快募兵以图天下,虽然不知道公孙逸打着什么主意,但曹操耐心已到了极限。

公孙逸坐定,也为自己斟满酒杯轻笑道:“的确若是将骁骑军隐藏在大队百姓之中,可以趁机斩杀州牧刘岱占据兖州,只是虽然我军是为桥瑁报仇而来,其实在士人眼里不过是谋夺兖州的借口罢了。”

“若是我们趁机拿下兖州,其他诸侯完全可以如法炮制,打着为刘岱报仇的借口谋夺兖州,这兖州必然被战火侵袭,即便曹兄不惧,恐怕那些士族也会考虑是否有必要与兖州共存亡。”

“那贤弟将十万百姓送入兖州意欲何为?”曹操略显疑惑的询问,实在搞不清楚公孙逸想要做什么。

公孙逸起身上前,为曹操盛满酒杯接着道:“十万百姓可不是小数目,进入兖州必然引来连锁反应,一众豪强必然会收敛这些百姓精壮为己用,他们会很快融入兖州之地,成为这些豪门的资本。”

“而作为州牧的刘岱,必然怀疑其中有诈,绝不会允许这些很有可能其中隐藏着我军将士的百姓在兖州立足,若是刘岱有所动作,欲将危险扼杀,唯一的办法便是将这些百姓全部驱逐。”

曹操突然抚掌大笑,惊喜的言道:“这样一定会触动士族的利益,原本对刘岱素有成见的士族必然会群起而反之,来反抗刘岱!”

“正是如此,不过刘岱身为州牧,位高权重,若是那些士族反抗便是谋反,若是迎立新主入住兖州,就能潜移默化的淡化这种关系。”

公孙逸略微停顿,看着曹操直言不讳的言道:“其实四世三公的盟主袁绍才是兖州最有利的争夺者,只不过其根基都在河北,谋求冀州之地才是当务之急,现已经前往渤海郡。”

曹操略微沉吟微微点头,对公孙逸的分析表示赞同,只听公孙逸接着说:“而此时曹兄自然是最适合入主兖州的人选,刘岱若是驱赶百姓必然失去民心,动了再族士族利益也不再得到支持,兖州自然唾手可得。”

曹操微微惊愕,这一番论点看似简单,但却将前因后果全部考虑进去,包括刘岱会杀桥瑁,并且驱赶百姓,甚至是惹恼士人,若是这一切真的发生,岂不是说公孙逸有些未卜先知的力量。

如果一切并非猜测,只能说明公孙逸的大局观实在太过可怕,就连一向豪迈的曹操都生出忌惮之心,不过这些话曹操不会说出来,公孙逸并非池中之物,早晚必然称霸一方,只是希望不要在将来的某一天在战场上刀兵相向。

*****

当陈宫以书信的形式,向刘岱禀报接受十万百姓之时,刘岱当即震怒欲斩有通敌之嫌的陈宫等人,在身边谋士的劝说下,才总算放弃了派兵去斩杀陈宫等人的想法。

不过刘岱立刻下令削去陈宫、鲍信等人的官职,并且派发兵符,令边境守军将十万百姓全部驱赶出去,不愿离开者就地斩杀。

正如公孙逸猜测的一般,刘岱十分担忧这些百姓里暗藏骁骑军甲士,若是突然暴起杀出,以郡县的官兵很难抵挡,若是里应外合让公孙逸率领大军进入,响应者必然众多,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

兖州是刘岱安身立命之地,关乎身家性命,怎能不小心谨慎,很快改变主意,立刻下令将刚刚入城的百姓不分老幼全部斩杀,以此来震慑公孙逸,至


状态提示:第七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二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