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北辰重新与这个儿子团聚之后,怀着对于这个孩子的愧疚决定将这个孩子培养成才。这个孩子命运坎坷,年纪很小就没了母亲的照顾,流落于街头,靠着给别人扛活以及乞讨维持生计。可是他母亲毕竟也是出身于富足家庭,从小也教会了他读书与识字,但是年纪轻轻流落街头,还能指望他会读多少书呢。就连《论语》这样的启蒙读物也才看了半部而已。但是悲惨的命运养成这个孩子坚韧?强的性格。
他母亲将这个孩子取名为王普,王北辰为了培养王普这个孩子,将他送入位于南京燕京府的国子监读书。在卢谅的领导下南京的国子监的教学质量是最好的,而且南京国子监以汉人居多,学的是汉语的儒家经典,而位于中京与上京的国子监则是靺鞨贵族居多,大都用国语教学。东京与西京的国子监则是教学质量不是很好。王北辰嘱咐这个孩子要好好读书,将来可以谋求一官半职。
王枢给了王北辰一个巨大的人情,将王北辰失散多年的儿子给了他,而王北辰为了感谢王枢,便答应了王枢一件事就是要让大燕不南下。这其实不难,经历两次北伐,大燕损失了许多领土,早已经没有了随时南下的实力,而且草原上连年的灾祸也是的大燕国库空虚。不过也许是上天垂怜,这一年草原上没病没灾,反而草场上有着茂盛的牧草,因为草原牧草的茂盛,草原之上牛羊倍增,大燕国库也开始又有了积攒。
而中原情况也不错,这几年没有灾荒使得中原的府库也比较充盈,虽然北伐消耗不少,但是还是有所积攒。有了钱才可以办大事。李全义有了钱之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开始修雒阳城与大兴城。这是原来大雍的西京与东都。这几年因为战乱显得比较萧条,李全义要重新修葺这两座城池,让他们恢复当年大雍盛世带来的景象。还要修葺的就是晋阳城,这座城池刚刚从大燕手中夺回,是大雍龙兴之地,也是河东遏制大燕南下的要塞。
至于河北地区,由于大燕任然占据不少州县,因此燕山山脉这样的军事地利优势完全丧事,河北大平原除了见个坚固设防的城池之外是无险可守。而大燕大都是骑兵。就连驻守河北的汉军也有两万骑兵。自从郝连珏吃了李全义的亏之后,对于现在部署于云州与幽州一带的汉军可是重视,给他们配备了不错的兵器与铠甲,因此两处驻守的军队战斗力也不容小视,李全义现在与大燕交界出开始修水田,并且也派人开始修建要塞。
而此时的张建锋没有接受赵汉杰的邀请,是因为他无法这么去做,在他楚国的南部,原来的蛮族与夷族以及原来被大诏控制的蛮族与夷族在周庄致力于北伐,张建锋致力于攻略岭南,大诏内乱之中获得了发展机会,逐渐形成了几支强大的政权,其中乌蒙部,罗氏鬼国,罗甸国,自杞国实力不凡,各自都拥有数以万计的军队。而且他们还不是张建锋最头疼的,因为他们毕竟是因为大诏的率落而获得独立。
让张建锋真的头疼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在他楚国境内的牂州蛮。当年大雍时期牂州蛮向大雍进贡,因此牂州蛮首领谢家获得牂州刺史的头衔,并且世袭牂州刺史。在原来张建锋与郑达平分黔中道的时候,分的大都是原来大雍在黔中道北部的州县,而南部诸多蛮族建立的羁縻州却一直没有划分清楚,而后张建锋乘着郑达大军在荆州战败之际,以及郑达北伐士兵的机会又从郑达手中拿下了不少原来大雍黔中道地区,那么诸蛮族很多就变成了张建锋的势力范围。
但是这些地区到了张建锋手中之后这些蛮族并不听从张建锋的号令,而且时不时还要聚在一起抢劫张建锋的州县。后来张建锋对付完吕台并且稳定内部之后,就亲自率军攻打这些不服的蛮族,将许多造反的蛮族打败,并且将他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而有一些人蛮族便举族投靠了罗氏贵国。所谓这罗氏鬼国的大鬼主率兵收纳这些蛮族并且攻入当年郑达与阁牟寻的战场矩州,打败了那里守军并且毁了矩州的城池。
可以说没了矩州,张建锋就失去了在黔中地区南部的据点,对于黔中道南部蛮族的控制力下降。所谓罗氏鬼国与其说是一个国家倒不如说就是一个部落联盟,这些部落原本臣服于大雍,后来臣服于大诏。现在他们脱离大诏的掌控自成一体,建立了部落的联盟之后,便公推一人负责祭祀,此人就是大鬼主,也就成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而罗甸国与自杞国则大致差不多都是部落联盟而已。
但是其中罗氏大鬼主看到自己毁了矩州,有得到矩州以西蛮族的拥护之后知道自己得罪了张建锋,因此立刻派人去向西蜀进贡,而周庄也立刻派人来到大鬼主这里封他为归来州刺史,以罗氏鬼国的地盘为归来州。而罗甸国的国王一看,也立刻像张建锋上表臣服,张建锋立刻派人给他发去任命状。罗甸国与罗氏鬼国原本是同一部族的不同分支,但是彼此之间有过互相攻伐的历史,因此彼此之间的隔阂促使罗甸王作出这个决择。
要说文明,罗甸国文明程度比起罗氏鬼国来说要高出一些,罗甸国已经有了城池,国家机构也比较完善,虽说罗甸王更多像是部落联盟长,但是已经有一些国王的影子。而罗氏鬼国各部族原本也是罗甸国所统治的,但是最后他们脱离大诏之后自成一体。而乌蒙部就更不能说是一个国家,就是一个部落。而自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