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玉翎走到晋王寝室之外,隔着门声音恭敬,“母王,孩儿有事禀奏。”
“进来吧。”室内,晋王侧身靠在软榻上,侍君刘氏立在一侧亲手为晋王打扇。晋王对他挥挥手,“你先下去,今晚你要去宫里赴宴,本王叮嘱你的话可记清楚了吗?”
“殿下放心,奴才又不是头一回替殿下办差,绝对万无一失。奴才不妨碍殿下与大都督,奴才告退。”侍君刘氏给晋王行了一礼,他经过风玉翎身边儿,故意抛了个媚眼儿,但由于他背对晋王,自然也不怕被晋王瞧见。
风玉翎等刘氏关好门才说:“一切都按照母王的计划进行,三日后就是寿筵,东西会在晌午之后运抵神武门,到时候自有咱们安插的亲信接应。另外,刘侍君多次进宫,根据他的描述已经可以确定密道所在。”
风玉翎说着将地形图呈给晋王,晋王看后频频点头,“干得好!对了,目前京畿大营的十万兵马由谁掌管?”
“应该是甄武侯镇国大将军纪宛平。母王,这个人对宪宗甚为愚忠,宪宗也十分倚重她,就连前一段时间她用庶子冒充嫡子参选太女君都没有实际追究,孩儿认为想要拉拢她势比登天。”
晋王沉吟,“你说得没错,所以我们此次行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除掉凤翱,而是要先断掉她的臂膀。本王的这位皇姐虽然绝顶聪明,却也是个生性多疑的人。本王要借寿筵这个机会叫她觉得草木皆兵,任何人都不能相信。”
风玉翎冷笑,“一旦宪宗对于纪宛平产生猜忌,她一定会想方设法拿回京畿大营的兵权,到时候我们也就有机可乘了。”
“嗯,你还是要准备从纪天骄下手。控制了纪天骄就相当于有了一半的胜算。”晋王的话风玉翎一一记下,晋王喝了口茶又问,“听下人们议论你前些日子纳了新宠,一直养在城东一处宅院里,可有此事?”
“回禀母王,孩儿寻到了多年不见的故人,所以在城东置办了一处宅院供他安身。”
“哦?故人?怎么青楼的小倌同你这个鹰扬军大都督也有故旧吗?”晋王觉得好笑,“你当真以为母王什么都不知道?你和轩辕沐风为争美色在有凤来仪门口大打出手,凤都传得沸沸扬扬的。听说后来那个小倌病死了,不过真死还是假死,你自己心里有数。”
晋王睨着眼眸打量风玉翎,风玉翎不敢再隐瞒,双膝跪倒说道:“母王容禀,孩儿的确在有凤来仪与轩辕沐风动过手,只不过当时孩儿是为了救人。相信母王一定听了不少流言蜚语,可您知道孩儿所救之人是谁吗?”
“哼,难道还是什么三头六臂的人物不成?”晋王神情不屑。
风玉翎仰起头,“是宁书吏的儿子----宁千秋!”
“什么?宁音的儿子!”晋王闻言腾得站起身,她大步行至风玉翎跟前,双眼紧紧盯着她,“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宁千秋的身份孩儿几经核对,绝无差错。”风玉翎望着晋王的神色心中隐隐纳闷。看样子,晋王似乎并未忘记宁千秋的母亲,然而,找到故人之子不是应该高兴才对吗?
晋王略加迟疑道:“你把人带来,本王要亲自看看。”
“是。”风玉翎起身告退,走到门口时晋王的声音再度传来,“本王说得是--即刻!”
不到半个时辰,宁千秋便由专人领着进了晋王的房间。
行毕大礼,晋王当着风玉翎的面亲手将宁千秋搀起,眉目间尽是慈祥温厚,“好孩子,你受苦了。你的事玉翎都已经和本王讲了。其实,本王这些年一直叫玉翎四处打探你的下落,可回报都说你已经死了,本王还为此难过了很久。”
“多谢殿下记挂,千秋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再得见殿下。”或许是因为激动,宁千秋的眼角滑落了两行清泪。
晋王长叹,“你娘是多么好的一个人!本王与她名义上是主仆,私下却是知交好友。可惜她当年身遭不幸,也连累你背井离乡十余载。话又说回来,男大十八变,你如今这副样子出落得明艳照人,再不复当年青涩,本王就算见到也不敢认了。”
“虽然他样子变了,可身上的胎记不会变。”风玉翎望着宁千秋一笑。
晋王拉着宁千秋的手,“不管你曾经遭遇过什么,现在都雨过天晴。玉翎是在冥冥牵引之中救了你,以后你就把王府当做自己的家,把本王和玉翎当作你最亲的人。”
“殿下,您和玉翎姐对千秋的大恩大德,千秋磨齿难忘。”宁千秋说罢撩衣袍伏跪,满面泪痕,眼角却带着苦尽甘来的笑意。
晋王于是安排宁千秋下榻晋王行馆。风玉翎自去办差,宁千秋独自在房中来回踱步,忽然一回头,他见晋王站在门口盯着自己眼中似有阴郁之色,不免吓了一跳。
他忙趋步上前施礼,“殿下,您找千秋有事吗?”
“哦,也没别的事,本王一时想起你娘,心中颇为感触,所以过来问问你对儿时的事情是否还有印象?”
宁千秋凝神思索,半晌悠悠叹了口气,“当时我年纪尚小,很多事都恐怕记不得了。”
“那你娘出事的情形你还记得吗?”
宁千秋听晋王提到他母亲遇害,脸上掠过一丝痛苦的神色,“说实话,我也希望可以看清那些凶徒的样子给母亲报仇,可惜当时事发突然,强盗们拿着刀逼向我们,我娘推我并叫我快跑。我一个劲儿的跑呀跑,忽然脚下一滑就从山坡上滚下去。等我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