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历史十分悠久,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简称“瓯”(一种陶制器皿)。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的原始瓯人就开始了陶器制作。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温州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的都地。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太守郭璞建立温州古城,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据《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
提起郭璞,也是东晋一大名人。尽管我们所学的历史中,关于郭璞的记载很少,看上去似乎并非很有名。但随着网络别是盗墓起,作为风水学的开山祖师,郭璞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知。世传的《葬书》,《青囊经》等著作频繁出现在这些
不知道这郭璞大人是不是出自帝王谷术堂呢?我心想。
温州东濒东海,是浙江路南下福建路的最后一个港口,也是一个较大的水运集散地。其城市规模略小于金华府,但运输业,商贸业却极为发达,府衙收益的一半以上来自水运码头和物品交易税。
一个多时辰后,我们超过了在酒楼吃饭时遇到的三名男子,只是没有丝毫停留,径直向温州府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