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缱绻江山>第十四章 娓娓道来

周太后见此情景,抚了抚额,这父子俩怎么这时候就讨论开了,出声打断了他们,“皇帝,看你,哀家这儿正高兴呢,你就把阿福这个开心果给弄走了,哀家知道你们的事情重要,所以要是想问,你带着阿福去别处考校,别扫了哀家的兴致。”

朱见深没想到自己母后竟然赶自己走,看了一眼殿中拘谨的其他人,无奈起身,“既如此,那儿子就去阿福的寝殿吧,不打搅母后了,你们好好陪着母后。”

话音刚落,众位嫔妃齐声回答,“臣妾遵命,恭送陛下。”

朱祐杬,朱祐棆,和朱舜嫤也同时躬身,“父皇慢走。”

走下台阶,示意朱祐樘跟上,朱见深带着他朝大殿的后方走去。

“可是拘着你们了,来,你们继续,多给哀家讲一些孩子们的趣事。”将朱祐棆抱在怀里,周太后吩咐下首的妃嫔。

“太后,您是不知道,舜嫤小时候,干了多少啼笑皆非的事情”顺妃首先开口,轻柔的嗓音回荡在大殿,不时有众人的欢笑声飘出,温暖了这逐渐黑沉的暗夜。

跟随儿子来到他的寝殿,看着简洁的陈设,朱见深暗自点头,身为一国储君能够懂的节俭,知道得来的不易,孺子可教也。

在椅子上落座,朱见深看着眼前身形已然挺拔的儿子,放低了声音,“说罢,你有何观点?”

“父皇,管子说‘野与市争民,家与府争货,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故野不积草,农事先也;府不积货。藏於民也;市不成肆,家用足也;朝不合众,乡分治也。故野不积草,府不积货,市不成肆,朝不合众,治之至也’,对于管子说的农业置于首位,藏富于民,儿臣没有异议。但是对于其中的‘金与粟争贵’这一点儿臣有些想法。”朱祐樘说完,双眼灼灼的看向朱见深。

听闻此言,朱见深身子微微前倾。“哦?太子有何见解呢?”

“父皇,儿臣认为让市场商铺不成行列,可能在先前的朝代可以实行,可是在我朝却不能如此这般,我朝已建国百余年。和历代相比,百姓的生活水准逐渐提高,不仅如此,永乐年间和海外周边国家的往来日渐繁盛,由此出现的万朝来贺就是最好的证明。”说完仍有些稚嫩的面容上浮现出神往的颜色。

朱见深身子并未动摇,有些急迫的开口。“然后呢?”

朱祐樘回神,想了一下才又沉静说道:“儿臣认为管子说的市不成肆是害怕金银与粮食争贵贱,这是基于粮食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衡量依据和根本所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是必须的,可现在我朝的经济相比以往,粮食的贸易价值已经有些减弱。如今的种种交易大多是以金银铜钱的手段来支付,管子说金与粟争贵。可是儿臣却认为两者可以做到平衡,不一定必须发生冲突。”

稍作停顿,朱祐樘有些忐忑的看向朱见深,不知道父皇听了会是什么反应。

“说下去,怎么个不相冲突法。”朱见深沉声吩咐。

“父皇,首先,现阶段白银差不多已为我朝的通行钱币,民间交易也多用白银,可是儿臣觉得有必要建立一套健全的钱币体系,首要的就是确定白银的地位,将它作为国内唯一流通的钱币,在贸易的时候一律用其来衡量一切价值,另外由于金子稀少,开采困难,可以将其作为国家的银钱储备,只因金子在海外也是通用的,所以我们就要多多储备,减少它的外流,日后总会有大用的时候,民众日常只使用白银和铜钱。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一套兑换机制,就是我们在和海外贸易的时候,他们也必须将他们的银钱兑换成我国的银两,才可进行交易。

这其中,可以制定一定的汇率,像是西方的佛郎机国,他们用本国的钱来我朝交易,假定我国规定必须用白银来付账,他们用金子来交易,汇率为一比四,就是说他们的一两金子可以兑换我国的银子四两,如果一件货物是八两银子,他们来买我国货物的话,就必须在我国将金子兑换成银子,然后再用银子买走所需的货物,当然他们也可以直接用白银来买,只要支付相应的银两即可。

我朝的瓷器,丝绸和茶叶长盛不衰,如果国内商铺林立的话,他们选择的余地增多,他们怎会不来,如此,海外的金银源源不断的流入我国,到时,国库充盈,就可以更好的用来造福百姓,不比从百姓身上收税的利益来的大么? 当然了海外贸易的基础就是大开海禁,鼓励民间贸易,还要重新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法律。

其次,制订了法定钱币之后,粮食也要同样的用白银来衡量,民以食为天,如果饥荒就有可能引起暴动,社会动荡,那我朝国基必定不稳,所以可以将粮食定为国家的日常物资储备。

平日里百姓交的税赋全部折合成银两来缴纳,不再缴纳粮食,另外朝廷以一定的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存储在粮仓之中,不到万分危急的时刻不得动用。存储的粮食也要定时进行更新,不能有陈米发霉的粮食存在。

当然,农民也可将粮食卖与商贾,但是有可能会产生商贾的收购价高于朝廷的收购价,这样一来,由商贾把持着国本是万万不行的。

这时候,第一,朝廷提前颁布法令,每到了秋收的时节,朝廷根据国内的粮食平均价格来制定一个收购的价格,例如,朝廷规定今年秋收的粮食收购价格是白银一两到一两五钱之间,那么朝廷的收购价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娓娓道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