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重回明末当皇帝>第三百零八章 远渡重洋的英国人

英军这个时候也不敢太靠近,海登率领着自己的战船开始向前靠近,为了表示自己没有恶意,他还将战旗换成了白旗。

白旗是投降的意思,这一点中华军将士自然知道,因此大家虽然对这一艘舰船靠近十分警惕,但是并没有对其开火,因此海登的坐舰才慢慢的靠了过来。

随着距离的拉近,英国人发现这正是他们想要寻找的华人,只是不知道他们怎么会出现在了马六甲,这里不是荷兰人的地盘吗?

海登少校马上通过舰船上的士兵打出旗语,表明自己的来意,他的心里面还有些忐忑,也不知道对方能不能看懂自己这边的旗语的意思,要是看不懂的话那就难办了,舰船上就只有一个汉语翻译,只会说蹩脚的汉语,不过听说中国的面积很大,里面的语言也分很多种,也不知道这些人说的是哪一种?

英国是后来世界海上的新霸主,因此很对规则都是由他们制定的,比如说这种水上交流的旗语,在无线电出来之前还是使用的比较广泛的,而中华军这边所采用的就是按照英军的规范的旗语,所以这个时候英国人打出来的旗语中华军这边完全都能知晓,不存在不能理解的问题。

当旗兵将英国人的来意告诉了王佐才的时候,王佐才感到十分的讶异,英国人?他们跑到这里来干什么,而且还带着军队前来,难不成是想图谋我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他的心里暗暗警惕起来。

英国人显然不知道王佐才心里在想什么,在他们得到了中华军这边肯定的答复之后,每个人都激动的要命,他们远渡重洋,历经劫难就像是唐僧西天取经一般,这个时候终于见到了中华军的真身,自然是高兴的无以复加。

海登连忙让令旗兵打出自己此行的目的,表明他们是代表着大英帝国的国王,作为使者前来和中华帝国结交友好关系的。当然了,一些更加具体的东西他是不会说出来的,在他看来,这里的中华军只是中华军中间的一个小小分支。跟他们不必说那么多。

在得知这些英国人是前来朝觐的,王佐才的疑虑这才稍稍打消了一些,不过随即,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英国人这个时候有九艘战舰。这样的一支力量说多也不多,但是也不算少,放任他们在中华军的内海内航行,对往来各地的商船还是有一定的威胁的。

所以他虽然打赢了英国人的请求,但是以基隆距离这里太过于遥远而拒绝了英国人马上的要求,而是表示愿意将他们先带回马尼拉或者雅加达稍作休息,再行启程。

无论是马尼拉还是雅加达,这个时候两地都有中华军的海军分舰队,将这些人带过去了之后,中华军这边将会有足够的实力来控制他们。不至于让他们对商船产生威胁,必要的时候,中华军可以抢先开火击沉他们嘛。

海登哪里会知道王佐才心里在想些什么,他见对方考虑的周到,加上他们事先对这个神秘的国家也不是十分了解,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国家具体在哪里,有的人还以为他们是从遥远的北方过来的,国土位于日本的上面,那这样一来的话,海上的线路确实十分遥远。

双方互相确认了身份之后。敌对的紧张气氛稍稍的缓和了一些,英国人这个时候还在努力的搭救他们的同伴,第一艘英国战舰被击沉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舰船上面的很多士兵都来不及逃出来就落入水中了。

中华军这边也没有闲着。马尼拉舰这个时候也连忙赶了过来帮助英国人打捞落水的士兵,经过双方半个小时的努力,落水的士兵这个时候被全部打捞上来了,舰上一百二十名水兵除了有十五名确认死亡的之外,剩余的一百零五人都幸运的被拯救了回来,英国水兵得意近距离的观察中华军的铁甲舰。大家都十分吃惊,因为他们从类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铁船,不仅是大,而且其航速和灵活性都要远远的超过他们的认知,士兵们的心里既是欣羡,又有点嫉妒。

而指挥官海登的心里则有点期待,中华军表现出来的战力越强,就证明了他的这一次行程越是有价值,要是中华军这边的实力太弱的话,那么跟他们联合起来挑战荷兰人就没什么必要了。

很快,英国人的舰队重新组成了编队,而中华军这边则由马尼拉舰和另外的一艘舰船充当领航船,带着他们驶向马尼拉,实际上雅加达距离这里显然是更近一些的,但是这个时候的雅加达的海军实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只怕分不出太多的战舰出来,而安北号这个时候正在马尼拉造船厂进行改造,算算时间这个时候应该要完成改造了,而安北号改造完了之后,接下来就轮到马尼拉舰了,所以直接去马尼拉也算是顺路了,没有必要再跑一趟。

舰队在驶出了马六甲海峡之后,就向北行驶,先到了纳土群岛,马尼拉舰在这里补充了一些燃煤和淡水,舰队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晚上之后继续。

英国人的战舰因为设计先进,加上水兵的操作技艺都十分的娴熟,所以其能够表现出来优良的适航性,航速在顺风的时候可以达到5-8节,这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整支舰队中间速度最慢的反而是中华军的那艘常规战舰,为了加快速度,王佐才就让那支战舰自行返回了新加坡,由马尼拉舰单独的带领着英国人前往马尼拉。

英国人这个时候也感到十分的不解,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华军这边后拥有这么先进的铁甲舰,这种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八章 远渡重洋的英国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