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大顺皇朝>第七百六十四章:说书

小二也不反驳,而是笑吟吟地说道:“客官,那你真的是来对时候了,京城里最好的博君人霍四,刚要开始评话……”

陆承启一愣:“甚么是博君人?”

小二也是一愣,旋即明白了,这应该是一个外地来的公子哥,但他的长安口音这么正,小二瞧不出来也是正常的。?ww?w?.??小二笑了笑,一边走一边解释道:“这博君人,其实就是说书人。楼里搭了个台,请了霍四来说书,即兴再唱上一段,博君一笑罢了……”

陆承启微微吃惊,这小二谈吐也如此斯文,看来这樊楼确实有点意思。小二很快便给他解惑了:“……这话原先小的也不懂,是霍四先生教小的这般说罢了……”

“看来这霍四先生,确实是个妙人儿!”陆承道:“里边可还有雅间?”

小二面露难色:“客官有所不知,楼里雅间虽不少,可如今已至午时,全都有客在里边了……要不这般,小的领客官去二楼,那里尚有一个临窗的位置,可见水池假山……”

陆承启也不矫情,说道:“带路吧!”

“好咧!”

“咦?”

陆承启这才注意到,这小二的服饰虽然与其他酒楼一般无二,可比其他酒楼的小二干净多了。再仔细一问,原来这小二也分好多种的,他这个小二,是专门迎客的;除了迎客的之外,还有上菜的、上酒的酒保、暖酒的大婶“焌醩”……厨房里,有刀厨、掌勺,甚至择菜、洗碗、杀鸡鸭等,都有明确分工。陆承启沉默不语,心中确道:“这樊楼挺像后世的酒店了……”

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后,陆承启斜眼一看,果然是一个好位置,窗外有庭院,水池,假山;也能正面看到戏台,确实没有推荐错。“位置不错,打赏!”

高镐连忙掏出几十枚铜钱来,递给了那小二。那小二喜出望外,连声道谢:“多谢客官!”

然后屁颠屁颠地跑下去,拿来了看盘(菜谱),一门心思为陆承启服务,连客都不去迎了。原来陆承启出手“大方”,吓到了这个小二,甘愿为之舍弃其他顾客。好在樊楼小二比较多,他临时走开也没事。

“你们酒楼有什么招牌菜啊?”

“樊楼最出名的便是蟹黄馒头(古人叫包子为馒头),还有胡羊、兔、糟猪头、腊肉、鹅、玉板、黄雀、银鱼、鲞鱼、鹌子羹、虾蕈羹、鹅鸭签、鸡签、炒兔、葱泼兔、煎鹌子、炒蛤蜊、炒蟹、洗手蟹、姜虾、酒蟹、合蕈、稠膏蕈、栗壳蕈、松蕈、竹蕈、麦蕈、玉蕈、黄蕈、紫蕈、四季蕈、鹅膏蕈等,下酒菜有辣脚子姜,辣萝卜,咸菜,梅子姜、莴苣、笋、辣瓜儿、姜油多、薤花茄儿、辣瓜儿、倭菜、藕、冬瓜、笋、茭白、糟琼枝、莼菜笋、糟黄芽、糟瓜齑、淡盐齑、菜、醋姜、脂麻辣菜、拌生菜、诸般糟淹、盐芥……客官要不要吃被水酒?樊楼里面最有名的就是水酒了,有眉寿、和旨两种……”

“眉寿、和旨?倒是好意头……”从酒名来看,“眉寿”代表健康长寿,“和旨”则应该是指酒的醇和、甘美,这两个名称都十分雅致。陆承启笑道:“我等不喝酒……”

小二有点失望,但陆承启接下来的话让他精神一振:“嗯,来一笼蟹黄馒头,烧条银鱼,来个羊肉羹,再炒个蛤蜊,素菜随意来两三个便是……”

“好咧,客官稍待,马上就好!”

小二喜滋滋地下去传唱菜名,这时,戏台上走上来一位身穿儒袍的中年人,来到一张方台前站好,一拱手说道:“承蒙诸位客官赏脸,我霍四今日说的书是‘折家将’……”

此言一出,陆承启猛地想起来,正史上北宋有两大名将世家,一个是家喻户晓的杨家将,另一个则是不为人知的折家将。历史很无情,杨家将通过民间演义家喻户晓的同时,十世为将、堪称中国之最的折家将,却默默无闻了,就连折太君,也被改成了“佘太君”,虽然大名鼎鼎,却抹去了她所骄傲的家族印记。折氏家族世袭府州刺史200余年,一代又一代折家男子,几乎参加了抗击契丹、消灭北汉、抵御西夏的所有军事行动,而在一场又一场的战役中,他们大多充当先锋与统帅,尤其是西夏崛起后,折氏家族更是陷入了与西夏漫长的苦战之中,前仆后继,血洒疆场,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折家名将。

可是这个时空早就没有了西夏,折家将又在哪里呢?

陆承启来了兴趣,便侧耳倾听。王彦博和高镐等人在一旁,却坐立难安,十分别扭。

“世人不知,在兴庆府,有一折家,为我大顺世代良将。其折家人,起自五代时期的名将折从阮,原系党项人,后归顺朝廷,世代镇守西北。折家是云中大族,武将世家。以府州为基,屡败契丹……”

霍四口才了得,典故娓娓道来,听得众人如痴如醉:“……与契丹人战大小百七十遇,未尝丧败,掳获钜万万。折家折继世、折继祖、折继闵等将军每出必胜,辽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折氏之名,几可止辽国小儿啼哭也!……”

陆承启听得也神往,连小二上了菜都不知道。

“公子,该起筷了!”

高镐见王彦博也听得入迷,只好轻声唤醒了陆承启。陆承启心不在焉地吃着菜,心思却飞到了西北去了。原来正史上的西夏,被大顺和辽国瓜分殆尽,大抵上是以长城为界,外面是辽国的地盘,里面则是大顺的国土。近年来西北契丹不


状态提示:第七百六十四章:说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