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中华古代名人录>名臣篇之伊尹(约前1630—1550年)
第二次赴夏则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情况,而且还利用所掌握的情报,联络夏臣和当时已失宠于桀的妹嬉,扩大敌人内部的矛盾,以削弱其实力,为后来灭夏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据《竹书纪年》载:桀“命扁伐山民,山民送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后爱二人,……而弃其元妃于洛,曰妹(未)嬉氏,以与伊尹交,遂以亡夏。”《吕氏春秋》亦有类似记载,充分肯定了伊尹用间的作用。后来孙武总结说:“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孙子·用间》)。“用间”的重要性随着战争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而伊尹作为中国军事史上“用间”第一人,其功劳不言可知。第三,根据敌我力量变化选择有利战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运动发展的,能否运用发展的观点,根据形势的变化决定行止进退,是谋事成事的关键。对于战争而言,能否正确认识判断形势并选择有利战机显得尤为重要。商汤经“十一征”后,不仅剪灭了亲夏的方国,而且扩大了统治区域,实力大增,灭夏的战争准备工作业已完成。当时夏王朝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呈现出分崩离析之势,在此形势下,向夏发起最后总攻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但伊尹为确保战争的胜利,考虑到夏虽然已近末日,然而它为中原之主已历时400余年,其声威余绪,不可忽视;再者商为夏之方国,商伐夏有以下犯上之嫌,没有十分的把握不可轻动,因此认为一定要等大多数方国都不支持夏桀时方可进攻。于是为试探各方国诸侯的人心向背,伊尹建议汤停止向夏进贡,以观反应,桀怒而“起九夷之师”,准备大举伐商。伊尹见九夷等方国仍心向夏桀并听从桀的调遣,因此认为决战时机没有完全成熟,遂与汤复朝贡谢罪,假意忠诚以伺时机。第二年伊尹建议再次绝贡,桀又召诸侯在有仍(山东济宁南)会盟,准备伐商,此次不仅九夷之师不奉夏命(《说苑·权谋》),而且有缗氏(山东金乡南)首先叛反(《左传·昭公四年》)。伊尹看到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夏桀已完全陷入孤立,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立即向夏发起总攻,结果大获全胜,一举灭夏。在天命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伊尹不是通过占卜、观象来决定是否发动和何时发动战争,而是根据对客观形势的分析,充分认识人在战争中的主导地位,由人〈即他自己〉来把握和选择战机,实属难能可贵。伊尹在军事上的成就除以上几个方面以外,在前文所述的诸如孤立敌人、壮大自己、迂回包抄和切断敌人后路等都有其独到之处,但其最突出的贡献则在于不受时代的束缚,大胆冲击天命观禁锢,较清醒地认识到人在战争中的主体作用;其战略和选择有利战机均得于人心向背影响战争胜败的观点,这对于中国军事的发展尤其是战略学说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不愧为中国军事史上第一个军事谋略家。6身世伊尹是夏商之际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身世颇有些传奇色彩。伊水流域有一个古老的方国,名叫有莘氏。有一天,一个女子采桑,听到桑林之中有婴儿啼哭之声,循声而找,发现一棵老桑树洞中有一个婴儿,她把婴儿抱出来,交给了有莘氏的国君。国君感到很奇怪,派人调查婴儿究竟从何而来。大臣们很快把调查的结果告诉了国君,说婴儿之母居住在伊水上游,怀有身孕,有天晚上梦见有神仙告诉她:“臼出水,向东走,不要回头。”第二天,见到石臼出水,马上告诉她的邻居,东走十里,回头望见她居住的村落消失在水中。由于她违背了神的训令,身子因此化为空桑。这就是婴儿生于空桑的原因。不管有莘氏大臣们的报告是否属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离奇的报告对婴儿是有利的。国君给此婴儿取名伊尹,他被收养在王宫中。伊尹的故里在伊水流域。《水经·伊水注》说:“有莘氏女采桑伊川,得婴儿于空桑。”《明一统志》说:“空桑涧在嵩县南,有莘氏女采桑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长而相殷,是为伊尹。”明万历《嵩县志》说:嵩县“在商时为有莘之国。”这些文献为我们寻找伊尹的故里提拱了清晰的线索。也有些文献说,伊尹是黄帝时的大臣力牧的后裔,由于生长于伊水,故姓伊。取名伊尹,又叫伊挚。由于不平凡的身世,伊尹得到悉心的养育和良好的教育。在青年时期,伊尹已表现出出众的才华。此时,商汤正做着灭夏的准备,他思贤若渴,需要一个旷世奇才来帮助他完成这场革故鼎新的革命。他知道,欲灭夏,必须请伊尹出山。但派到有莘国的求贤使节未能将伊尹请来,因为遭到有莘氏国君的严词拒绝。商汤不甘心,他向有莘氏求婚,一个大国的君主向一个小国的公主求婚,这对一个小国是无比荣耀的事,有莘氏国君答应了。并命伊尹为陪送出嫁的媵臣送自己的女儿到商汤的都城亳。到商汤的王宫,伊尹并未获立即召见,而是被王宫的管理者派遣到厨房为奴。伊尹做了一道奇特的汤,侍者送给商汤品尝后,商汤令厨子来见,伊尹这才见到商汤。他从汤的滋味说到治国的大道,从政治方略谈到军事谋略。商汤大悦,从此伊尹成为商汤的重臣。今嵩县城南纸房乡白土窑村有纪念伊尹的“元圣祠”,祠外阿衡坊已无存;另在今嵩县饭坡乡洛沟村有伊姑冢,相传为伊尹之母墓地。


状态提示:名臣篇之伊尹(约前1630—1550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