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中华古代名人录>名贤篇之申侯

西周末年西申国之君,姜姓,相传为伯夷之后,居今陕西、山西间。当周幽王即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又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繁,周朝统治内外交困。这时,幽王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结果,宜臼逃奔申国,激怒了申侯。于是申侯联合缯侯和犬戎进攻幽王,幽王和伯服均被犬戎所杀。这样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是为周平王,以奉周祀.西周末年,周幽王宠爱佳人褒姒,把正宫申后打入冷宫,将申后之子太子宜臼废为庶人,激起国丈申侯不满。奸臣虢石父借机向周幽王进谗言。周幽王在盛怒之下,准备兴兵伐申。申侯自知国小兵弱,势孤力单,不能与周匹敌。于是采用先发制人之谋,乘周幽王的军队尚未出动之时,借戎兵1.5万,将周都镐京包围。周幽王因准备未绪,举烽火求援无一响应,被申戎联军打得大败。周幽王、虢石父、新立太子战败被杀,西周灭亡。申国:1、西申国:周穆王西巡时,叔齐子孙协助有功,封侯爵,国都故址在陕西省平阳,被秦国灭亡。2、南申国:周宣王妻舅(西申国公子诚)被封于河南省南阳谢邑,封伯爵,公元前688年,被楚文王所灭。3、东申国:在河南省信阳市,楚国的附庸国。1西申国西周中叶出现的一个诸侯国在黄河中游一带的叔齐之子孙,后来渡过大河,移到陕西地区故邰国、扶风之地聚群而居,周穆王姬满(执政时期:公元前1022~前975年)西巡时,叔齐子孙协助有功,亦被周穆王封侯爵,因称申侯,史称其为“西申侯”,其国都故址在平阳(今陕西宝鸡眉县),后又被称作“申戎”,亦称“姜氏之戎”(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混血),是申国最先的发源地。在西周末期的周幽王姬宫湦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当太子姬宜臼被废之后与母亲逃奔西申以求外公申侯之助时,申候联合了鄫国、犬戎进攻西周王室并杀了周幽王,灭了西周王朝。[1]西申国疆域西申侯国都在平阳(今陕西宝鸡眉县),南申国在陈(今河南淮阳)、郑(今河南新郑)的南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申国的都城在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市),在冥厄关(今湖北广水市和河南信阳市交界处)之北、淮水(淮河)之南。西申国联姻西周王族按史籍《竹书纪年》中的记载,由于西申侯具有长期经营宗周西陲的政治基础,和与周王室世为婚姻的政治地位,因此具有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故而,在西周末期的周幽王姬宫湦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当太子姬宜臼被废之后与母亲逃奔西申以求外公申侯之助时,申侯联合了鄫国、犬戎进攻西周王室并杀了周幽王、灭了西周王朝。这个申侯实际上是西申之君,并非远在南阳的申伯。《左传·隐公元年》曰:"郑武公娶于申,曰武羌。"《国语·周语中》:"齐、许、申、吕由大姜。"韦昭:"四国皆姜姓。"申人源于姜戎,早年居于今陕西米脂县及以北地区,是较早与华夏融合的西戎。先周时期姬姓周人便与申人世为婚姻,周太王之妃、王季之妃、周文王之祖母等皆称"太姜"即是。西周后期,申国仍不断与王室通婚,且在周王室中任要职,如周厉王大臣"申季",周厉王、周幽王皆娶申女为后。东周初,被秦国灭亡周桓王姬林十六年(秦宪公嬴立十二年,公元前704年),秦宪公(秦宁公)占据平阳为秦国都城,西申国被秦国顺带吞灭,其国民四散迁逃,王族子孙以及国人亦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申氏。2南申国周宣王分封妻舅周宣王时,为了加强对南方局势的控制,封妻舅申伯在淮河上游地区,南申国的封地是周王朝控制南方的门户重镇。宣王还派召伯虎去为申伯经营首都谢邑(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彻取村社土地的一部分作为公田,还派遣近臣傅御把申伯的私人(申伯原有的臣民)迁去,以便他迅速建立统治地位。申伯世为西周王朝卿王,文武兼备,在辅佐周宣王“中兴”的过程中立有大功,因此周宣王又增封申伯。当时周宣王“饯送申伯还南,防御夷楚,保卫南土”。当时的西周贤相仲山甫称赞申伯为:“崧高维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此申国遂称"南申",西土之申国可称西申。周平王东迁以后,南申是东周王室的南大门,为了防备荆楚侵犯,周在此驻扎了军队。申国也加强了与中原内地诸侯的联系,曾将申女嫁于郑武公。春秋早期,楚国北上,地处要冲的申国成了攻击目标之一。申伯考古发现1981年在此附近的西周墓中,曾出土南申国青铜器。

1975年清理的一座春秋中期墓,出土了楚国申县县公的青铜器。楚灭申后,曾将申国的部分贵族平民迁往东面的信阳一带安置,成为楚之附庸。这就是春秋时期信阳之申的由来。信阳之申称东申。《左传·昭公十三年》载:"楚之灭蔡也,灵王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焉"。东申被迁往楚地,楚平王时申又在信阳恢复。《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武公夫人娶自申国,称为“武姜”。东周初,被楚国灭亡春秋时期的周庄王姬佗九年(公元前688年),楚师假道于邓伐申,南申国被楚文王亲率大军所灭,设为县,其王族子孙以及国人多以故国都为姓氏,称谢氏。楚国于春秋初年开始扩张,楚文王讨伐申国,据《左传》


状态提示:名贤篇之申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