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中华古代名人录>名媛篇之帝喾妻姜嫄

1人物简介

姜嫄:中国上古人物,汉族人,周朝先祖后稷之母。

她,本姓姜,陕西省武功县人,是炎帝后代有邰氏女儿,后来成为黄帝曾孙帝喾的元妃,姜嫄踩巨人足迹而生下后稷(又名弃),后稷教人务农,成为中国农耕始祖,也是周人始祖。

2生平事迹

原始社会末期,今关中西部的武功一带曾是炎帝后裔姜族部落的封国有邰。姜族部落也称有邰氏。有邰氏有个女儿叫姜嫄,其子弃是周人的始祖。在夏朝时周族的首领弃为“后稷”负责管理农事,以后被奉为农神。弃成了农神,母以子贵,姜嫄也被后世尊为圣母。今武功县武功镇的南门外有姜嫄圣母墓、圣母祠正殿悬有“母仪邰城”的巨匾,城西稷山之巅上阁寺姜嫄庙正殿悬“有邰家室”牌匾表达了后人对这位生育农神,造福人类的伟大母亲的崇敬和农祖后稷的怀念。

后稷的母亲是姜嫄。在后稷出生之前,姜嫄经常敬奉神明。祈求有子。可是当她因在外踩上天帝巨大的足迹怀孕生子后,又以为这是不祥之兆,于是曾三次将孩子抛弃。孩子几次大难不死,姜嫄认为这是神灵保佑,便将其抱回抚养,由于曾被抛弃的缘故给孩子起名弃。

后稷长大后好农耕,掌握了丰富的耕作技术,教民稼穑,有功于民,得到了尧和舜的重用。后稷死后,后世尊称他为“农神”。后稷的第14代孙周武王姬发灭掉商纣,建立了周王朝,姜嫄也因之成为周人的女祖先。周人为她建祠立庙,祈望她保佑人们婚姻美满、人丁兴旺。姜嫄作为炎帝部落的女子,和黄帝部落首领帝喾联姻,因此姜嫄也是所有炎黄子孙的老祖母。

有邰氏生活在关中西部的渭河平原,长期从事农耕。弃生于斯长于斯,受到农耕文明的熏陶,酷爱农事。儿时常以种植五谷瓜豆作为游戏。稍长又虚心学习姜族的农业技术.不断总结农业生产经验,很快成为一名农业专家。长大后离开舅家,回到姬姓部落,周人从此进入父系社会,弃成为周人的始祖。他教民稼穑,相地之宜,除草间苗,选择推广优良品种,不断提高农业产量使周人的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成为著名的农耕部落。夏朝时弃被任命为“后稷”,负责管理农业。

3文献记载

弃母姜嫄者,邰侯之女也。当尧之时,行见巨人迹,好而履之,归而有娠,浸以益大,心怪恶之,卜筮禋祀,以求无子,终生子。以为不祥而弃之隘巷,牛羊避而不践。乃送之平林之中,后伐平林者咸荐之覆之。乃取置寒冰之上,飞鸟伛翼之。姜嫄以为异,乃收以归。因命曰弃。姜嫄之性,清静专一,好种稼穑。及弃长,而教之种树桑麻。弃之性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尧使弃居稷官,更国邰地,遂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及尧崩,舜即位,乃命之曰:“弃!黎民阻饥,汝居稷,播时百谷。”其后世世居稷,至周文武而兴为天子。君子谓姜嫄静而有化。诗云:“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又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此之谓也。

颂曰:弃母姜嫄,清静专一,履迹而孕,惧弃于野,鸟兽覆翼,乃复收恤,卒为帝佐,母道既毕。

4地名文化

咸阳市彬县小南门外有履迹坪,相传是姜嫄“履大人迹”的地点。城东泾河对岸山坡上,现存有一直径22米、高18米的圆形封土堆,据说是姜嫄墓。唐末诗僧怀楚《送新平故人》一诗中有“姜嫄庙北与君别”之句,此处的姜嫄庙,就是指彬县的姜嫄庙。

咸阳市杨凌区揉谷乡(原属扶风县)南半部的邰城遗址就是周人的发源地,当地至今有姜嫄村,姜嫄村有姜嫄庙。邰城遗址还发现了姜嫄纪念冢和后稷纪念冢。据上世纪50年代考古队在杨凌姜嫄村发现的邰国石碑碑文记载,唐以前姜嫄庙规模巨大,唐时毁于“安史之乱”。此后,姜嫄庙历代屡有重修,1983再修。

此外,宝鸡市金台观后殿有姜嫄洞;凤翔县城隍庙专门供有姜嫄像,民众视之为媒神;武功县武功镇有后稷祠、姜嫄墓;岐山县周公庙有姜嫄殿;旬邑县有姜嫄湖;富平县金粟山有建于唐代的高禖祠,所供奉的就是姜嫄。

随着周人活动区域的扩大,周王室被分封的诸侯把姜嫄信仰带到了封邑,姜嫄崇拜扩展到山东和晋南一带。据史料记载,山西闻喜县的冰池村曾是姜嫄弃后稷之处;山西稷山、闻喜、万荣、运城4县(市)交界处的稷王山顶上,曾有姜嫄庙;山西绛县冷口有“姜嫄娘娘墓”,绛县城南30里庄凤凰山上,有“姜嫄娘娘祠”。《绛县县志》“重修姜祠记”中说:“因后稷之功,追念姜嫄氏之德,久而不忘。”

5庙会文化

关中的农村庙会大多以姜嫄为主神,影响较大者有武功县武功镇的姜嫄庙会、咸阳市杨凌区揉谷乡的圣母庙会、岐山县的周公庙会(周公庙虽然以周公为主神,但香火最旺盛的是后院的姜嫄殿)等。

武功镇的姜嫄庙会在每年正月十六和六月初七举行,当地人将其称为“游百病”,认为祭祀后可消灾灭病。庙会期间,十余万男女老幼相拥排队祭祀,各秧歌队、社火队轮、陈五谷、焚黄表、读祭文,场面热烈又庄严。

杨凌区揉谷乡姜嫄村的圣母庙会活动在每年的正月二十二至二十五举行。活动期间,姜塬村的东堡和西堡都会分别准备精彩的锣鼓秧歌表演,周围的兄弟


状态提示:名媛篇之帝喾妻姜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