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喷喷的炖肉,丰盛的饭菜,让士卒们食指大动。
可是,能吃这些的,不过三十四人而已,每个什基本上只有什长和伍长能吃到。
一个黑脸伍长,也许是饿极了,端起饭盆,就狠狠地刨了两口饭菜。
突然,他听到了一阵“咕咕”的声音。
循着声音抬起头,黑脸伍长发现,发出声音的,是他手下一个圆脸少年……的肚子。
黑脸伍长原本有一个儿子,因为战乱已经死去多时,如今一见这圆脸少年,就想到了他那死去的儿子,见对方一副饿极的样子,不由得心一软。
“反正这饭菜我一人也吃不完,罢了,你也来一起吃吧。”
圆脸少年略一迟疑,还是抵挡不住炖肉的诱惑,凑了上来。
黑脸伍长正准备和圆脸少年一起吃,耳边又传来了几声吞咽口水的声音。
一抬头,他便发现,是他这一伍的另外几人。
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更何况给了圆脸少年,不给其他人,难免显得厚此薄彼。
“罢了罢了,谁叫我现在是你们的伍长。”黑脸伍长摇头一叹,不舍地望了一眼盆中的饭菜,那些东西两人吃或许还能剩一点,若是一个伍的人一起吃,可就是远远不够了,“一起来分了吃了吧。”
那两人也是饿极,冲黑脸伍长道了句谢之后也不客气,五个人围着饭盆,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地吃了起来。
吃不饱,不健康,可是,五个人却觉得心里暖暖的。
见到这个场景,韩变的嘴角微微翘起。
看来已经有人开始明白,什么叫“袍泽”了。
不用说,那多出来的饭食,故意让所有能吃到晚饭的人分散到所有伍里面,都是韩变的手笔。
他要让这些士兵,在日常的点滴中,明白袍泽的含义。
会写“袍泽”二字不算什么,能够真正将身边人当成自己的袍泽,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所谓“袍泽”,如果不能共穿一套衣服,共吃一碗饭,那还叫什么袍泽?
当然,这样的情况,只会在今晚发生,今天以后,就要么是一个什吃香喝辣,要么就是一个什喝西北风了。
类似的情景,发生在好几个什、伍里面,吃独食的什长、伍长不是没有,可韩变看见了,也没有加以指责。
因为没有必要,等他们所在的什,拿几次倒数第一之后,总能明白一些东西,他的奖惩制度可不是白白设立的。
……
这个时代的士兵大多油水不足,有夜盲症,吃过晚饭之后,便该休息了。
可是韩变却令人燃起了篝火,所有人都绕着篝火,围成一个圈。
在篝火的映照下,韩变的脸显得通红:“各位,在歇息之前,还有最后一件事!”
士卒们顿时被韩变勾起了兴趣,虽然仅仅训练了一天,他们已经发现,这位统帅的行事实在是出人意表。
虽然有些士卒为韩变的“不走寻常路”而有些怨气,嫌韩变太会来事了,但更多的人还是感觉很新奇,想知道这位统帅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在这里,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学会一首歌。”
歌?
士卒们更加疑惑了,要听歌唱曲的话,应该去寻歌伎娼伶才对,来找他们这些大老粗做什么?难道这位主帅的爱好很独特?
韩变很快就解开了他们的疑惑。
他要让大家学会唱的,不是别的歌,正是军歌。
用来鼓舞士气的军歌,当然是最适合军队的歌曲。
在韩变原来的时代,军歌自然数不胜数,“团结就是力量”之类的便是典型的军歌,韩变如今都还会哼两句。
可是,一来那个时代的军歌和如今的旋律相差甚远,贸然拿出来不得被人当妖怪才怪;二来,在这个时代里面,唱“战士打靶把营归”“我们是人民的武装”的话,有人能听懂吗?
所以,韩变选择的,是在这个时代就已经有的一首军歌。
没有配乐,没有伴唱,根据内心深处的记忆,韩变缓缓地开口了,声音慷慨而又激昂。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在韩变虽然说不上好听,却足够豪迈的声音中,一百多号士卒都感觉到自己的热血仿佛在上涌,胸口剧烈跳动,好像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在燃烧一般。
这首收录于《诗经》中的“秦风无衣”,本身就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战歌,是昔日秦国抗击西戎时期产生的。
赳赳老秦是那一时期有名的硬骨头,这一曲“无衣”,则是当世最佳的战歌,没有之一!
原来的“韩变”,虽然不务正业,尤其不喜读书,却对曲乐情有独钟,这首“无衣”他自然也听过、唱过,虽然因为不对胃口而很快丢到一边,这一段记忆却忠实地镌刻下来,并被韩变所接收。
而韩变所看重的,倒并不是这首战歌当中的慷慨豪迈,而是里面的袍泽之情。
其实,袍泽一词,便是源于这首战歌。
没有衣服,我们就穿同一件衣服,一起去作战,一起行动,同仇敌忾。
韩变觉得,当世的军队,大都在这一方面差一些意思。
可是,军队偏偏又是最讲究配合的。
两个离心离德的士兵,只要本身实力相差不悬殊,绝对打不过两个可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