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抗战之中国远征军>809.第809章 工业

这其实也是“闪电站”的核心之一,也就是尽可能尽的让敌人得到情报,或者是通过各种手段让敌人的情报处于混乱状态。

德军在进攻盟军时也是这么做的,他们甚至会派出侦察人员伪装成盟军在敌后进行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侦察、占领及搞乱路标等等……很有先进之明的是,德军甚至是在几年前就开始对这支部队进行相关的训练,这使他们都会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使盟军深信不疑。

中国军队的先期侦察兵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就不需要这么费劲了,原因是这里是中国的土地,到处都是中国人,侦察兵们根本就不需要学习日语也可以在这里四处活动。

但是,在两百公里后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

歼灭了日军一个联队后,中国部队就继续按之前的模式前进,但道路两侧的画风却突然变成了另一个样子……与之前到处都是破败的房屋和几乎荒无人烟的村庄相比,这里到处都是一座座工厂以及冒着黑烟的巨大烟囱。

对此张弛虽然并不觉得意外,因为他早就从特困生那得到了相关情报……正如之前所说的,沈阳是交通枢纽,这就意味着从日占区各个方向的掠夺来的资源都要运到沈阳并在沈阳汇合,这些资源有些会经过初加工然后再由铁路运到旅顺由海路运往日本,有的就直接在沈阳加工成各种装备运往前线供侵华日军使用。

再加上沈阳又是东北最大的城市可利用的中国劳工人数众多,所以日军当然就会将大量的工业分布在沈阳附近,这些工业包括钢铁、煤炭、军工、粮食加工、纺织等等……甚至还有飞机制造厂。

这也是为什么一路上都是人丁凋零的原因,百姓大多都被日军抓到工厂里干活去了。

关于这一点,现代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伪满州国工业如何如何发达,是国民政府的多少倍,gdp甚至都超过了日本本土等等……于是就得出一个荒唐的结论:伪满州国在日本及伪政权的治理下发展得很好,这样下去伪满州国的百姓很快就会进入现代化等等。

与之相似,现代网络还有人说……美国推翻伊拉克政权后,伊拉克的gdp比之前翻了几番,所以伊拉克人民的生活肯定比以前好云云。

这些言论表面上看起来有道理,但它完全忽视了gdp这东西往往跟百姓的生活水平完全没有关系。

比如伊拉克的gdp,大多都是由美国控制的石油公司向外出售石油产生的,普通老百姓大量的饿死,最后没法活了不得不背井离乡走上了难民之路……欧州难民潮里相当一部份就是伊拉克难民。

同样的道理……伪满州国的gdp,完全就是为日军掠夺中国资源制造侵华战争所必需的军用装备及补给所创造出来的gdp,比如让中国劳工挖矿,之后在工厂里炼出钢铁,再把钢铁生产成步枪、子弹、飞机、坦克……轻工业还有粮食加工、纺织等等,这些跟中国百姓生活水平有一毛钱关系吗?所有的东西都是供给日本军队使用的,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战争机器。

伪满州国的中国百姓……他们甚至都被规定不准吃大米白面,吃大米白面是日本人的权力,中国人如果吃这些,就是“经济犯罪”。只有两类中国人除外,一类是伪军汉奸,另一类是进入学校读书的学生……给学生吃大米饭那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洗脑教育,一周只能吃一次,日军称之为“日之丸”御饭,白米饭中间放一颗酸红梅,就像一面日本军旗,然后低头祈祷不忘天皇、不忘大和精神之类的。

更有甚者,在有新的移民从日本来到伪满州国的时候,日军就要实行被称为“揭锅底”的政策……所谓的“揭锅底”,一般是指穷得把锅底都揭了,穷得不能再穷的意思。

但日本人的“揭锅底”却没有这么简单,这个“揭锅底”……是为了为日本移民腾出空间和土地而杀掉中国百姓,移来一户日本人就杀一户中国人,因为往往是整户整户被杀绝,所以才称作“揭锅底”。

所以,如果说伪满州国的gdp真与中国百姓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这些gdp是由中国百姓的血汗和性命创造的……所谓伪满州国百姓的生活得很好,明显是颠倒黑白的无稽之谈。

有工厂就会有日军,因为这些工厂里的劳工需要日军控制,有日军就可能会给中国部队造成一些麻烦,比如放冷枪什么的。

中国军队要是想攻陷这些工厂其实也不是难事……坦克放上几炮把那脆弱的围墙轰个粉碎,或者直接坦克辗上去也就可以了。

但问题是……这些工厂可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尤其是这其中有相当一部份是军工厂,而工人又大多是中国人,于是这可不是能乱打的。

更重要的还是,如果这样一个工厂一个工厂的占领过去,等打到沈阳的时候只怕也要几天后了。

张弛的办法,就是用火力封锁……工厂里的日军不会太多,他们都是用来控制手里没有武器的劳工的,一个工厂里有一个小队的鬼子就算不错了。武器装备当然也没有多好,无非就是几把三八大盖,了不起就加上一挺机枪。

所以,在路旁只要碰到一个工厂,就分出一个班的步兵配上一辆“斯图亚特”坦克或是m3半履带装甲车来……要知道“斯图亚特”那可是又有炮又有机枪的,机枪两挺7.62机枪的,这火力要将一个小队的鬼子压制住基本没什么问题。

当然,这些工厂并不是说将其压


状态提示:809.第809章 工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