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我本三国一路人>卷三 第三百七十四回 交锋将起(三)

战事仍在胶着,双方的炮弹也在海面上交织起了弹幕,而双方的船只也是各有损伤。

双方的舰员都在拼命的嘶吼,了望手是在提醒着舵手规避炮弹,炮术长则是在拼命的催促着各个炮口尽快的上弹、瞄准、发炮,再就是船大工们更是忙乱成一团,拼尽全力的在抢修着船只上出现的伤处。

老实说,交战双方现在的行为都已经出格了。要知道他们都只是侦察舰队而已,身负的任务是探知敌情而并非交锋作战。当然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和敌人交个手、试试水也不是不行,可打得差不多了,水也试出来了,你们到是赶紧的撤离并且把相关的情报带回去啊!还拼命的在这里死磕个什么劲?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现在的交战双方会陷入这样的一个局面,其实是双方都打红了眼的结果。这两头的人,一头是操练已久却尚无作为,现在碰上了这样的机会就格外的想拿下首杀;另一头则是横行已久心高气傲,突然一下碰上了不鸟他们的,心里头就格外的不爽,非要狠狠的教训一下对方不可。这样的两种心态的人碰到了一起,简直就是火星撞地球!

让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就是他们这一打红了眼并且死磕到了一起,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大规模的海战,他们的这一打也应该算是这场大海战的前哨战了。而这场大海战,实际上也是一场超越了这个时代原本的范畴,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完全舍弃了之前旧有的海战模式的战役……

————————————————————

发生战斗的海域距离卡利亥特约有两百公里左右,而陆仁这里的轻型快船全力运行的话能跑到十八节左右的航速,即每小时跑三十三公里多些。也就是说,巡航船队派回来的报信快船不出意外的话,大概要六个小时才能回到卡利亥特。

别以为这个速度很慢!事实上在十八世纪初期,西方的大型军舰在合适的风向和海况时才可以达到十八节的航速,前提还得是这艘船的设计比较新,而且出海时间不算长,船壳上没长太多海洋生物。

这个速度已经相当不错了,要知道到后来的蒸气动力开始使用的时候,平均时速也才不过是十二节左右而已。即使是到了现代,商船的时速一般也就是在十六至十八节左右徘徊。

而陆仁的船只虽然加装了蒸汽动力,但在本质上却还没有能够脱离木质风帆的主体结构,或者说就是在风帆船的基础上加装了蒸汽机而已,自然而然的还受到了不少的限制。所以轻型快船能跑出十八节的航速已经是当时的近乎于极限的数值。不过要是能碰上个顺风顺水的情况的话,这些轻型快船的最高速度到是能蹦上二十多节。

好了,这些不再多扯。两只侦察舰队遭遇的时间大概是早上十点左右,报信快船回到卡利亥特的时间则是下午四点左右。周瑜和孙尚香一得知这个消息也不敢怠慢,马上就调拔了一部份的船只起锚出航赶赴战场。

刚才也说了,由于报信快船在航速方面受到了限制的原因,他们回到卡利亥特已经是六个小时之后,周瑜和孙尚香的出航又需要一点时间,所以周瑜和孙尚香离岸启航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半左右。不过这指的是周瑜和孙尚香现在带着的主力船队,另外还有少量在近海区域进行巡航警戒的船只则是调整航向,直接就开赴战场。

由于船只航速等方面的原因,风帆船时代的海战节奏其实是相对较慢的,而周瑜收到消息已经是在六个小时之后,按说节奏再怎么慢,这场战斗也该打完了才对,毕竟交战的双方只是两支小小的侦察船队,双方的船只数量加起来也才只有十三艘而已啊!更何况双方都是侦察船队,打了几下就该各自分手、各找各妈才对……

有点乱了。反正在周瑜看来,自己率领舰队赶赴事发海域,不出意外的话在一段时间之后应该是与己方回航的侦察船队迎面碰上才对。可一直到了入夜的八点左右,也就是周瑜都出航快四个小时,天都黑了,却还没有碰上已方的船队。而在正常情况下这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已方的船队被对方全数击沉了。

但根据回来报信的两艘快船上的人员的述说,周瑜却是怎么都不相信以安息方面的二中六小的规模,能把己方的一大二中二小全数击沉。难道是己方的侦察船队碰上了对方的大部队?好像也不太像吧?因为真要是那样的话,一大二中可能是跑不掉,但还有两艘跑得超快的小型快船,并且按照周瑜对江东子弟们的操练,一大二中肯定会拼死给二小打掩护,换言之就是那两艘小型快船肯定能逃出来再向周瑜报信。但现在周瑜一艘都没见到!

心中是百般的不解,同时也作出了不少的推测,而舰队却也在继续前行,然后就是这时的天已经完全的黑了下来。但也正因为天黑的缘故,一些东西在黑夜之中就变得格外的显眼,犹其是火光这玩意儿,在黑夜之中的显眼程度嘛……有科学实验证明过,在漆黑的夜中,一支火柴的火光都能被几公里以外的人看见。

不扯太远,反正就是周瑜的舰队正在前行的时候,某个方向的火光引起了周瑜这里的注意。当下顺着火光之处调整航向赶了过去,到了某个距离再拿望远镜一看,周瑜的鼻子都差点没给气歪了……尼玛两只小小的侦察舰队竟然还在相互的绕着圈子!?看样子是不分出个高下就不肯罢休了是


状态提示:卷三 第三百七十四回 交锋将起(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