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发个微信去地府>第六百二十八章 雕版(二更)

宋韵婷笑道:“我花了几千万买了一书架的书回来,你不会怪我乱花钱吧?”

李若凡笑道:“怎么会!这些书就是无价之宝。也就是杜平才有机缘把这些保存下来,以后可以留给孩子学习,传下去。没事也可以扫描上传,让更多人看到参考。当然得匿名。”

李若凡很清楚这些书意味着什么,唐宋两朝开国都有过国力极为强盛的时期,客观上有助于书籍的大量印刷。

很多人会以为活字印刷术在宋朝才出现,之前肯定都是什么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或者手抄本。

其实这些制约传播知识的瓶颈华夏儿女早就在想办法解决了。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唐朝的书商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

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868年的《金刚经》(现存大英博物馆),是在敦煌发现被偷运到海外。

著名的唐三藏取经,带回了大量的珍贵佛经,唐初的雕版印刷自然也就是因为崇尚佛家而大量印刷佛经。因为寺院经济的存在,和尚是最富有的一个阶层,而书籍无疑是最好的宣传手段。

李若凡看着书架上的唐朝雕版《金刚经》,《大唐西域记》,《瑜伽师地论》,一排排仿佛还散发着墨香的善本孤本,仿佛梦回大唐。要知道,《大唐西域记》最早版本只是敦煌唐写本残卷。

而唐宋诗人词人和大家的散文更是从未有之。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中有“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

“模勒“就是模刻,“烨卖“就是叫卖。这说明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白居易的诗的传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唐朝的诗人往往会随身携带诗囊,就是诗兴大发写好的手稿会放在诗囊里面,等日后整理成册。

还有科举考试的殿试考卷,就像现在的高考试卷,状元笔记一样,都是最好的参考书。那时候没有出版社一说,书商自负盈亏,自然要选择最能赚钱的书籍制版。

李若凡道:“敦煌文献被那些所谓的冒险家给偷走了,哪天出国去把这些都拿回来。现在这些,价值更大。杜平本身就是参加过殿试的读书人,自然知道什么书籍才珍贵。单独放置,可别让一本外流。”

蓝雨轩倒也是知道一些,笑道:“宋老可是看到过这几本了。”

李若凡笑道:“那又如何?古代战火连绵,未必没有书籍还藏在某个未知的地方。譬如唐朝帝王陵寝,虽然说不放置金银珠宝,但书籍可不在此列。安全的地方无过于大山。这些书是宋韵婷买的,从今天起就不会再拿出来了。”

蓝雨轩道:“放心好了,我是不会和父亲说的。夫子庙的雨轩旗舰店已经都装修好了。你最近不在,人员是怎么安排的啊?宋韵婷说都是你家里的亲戚。”

李若凡道:“这个真是我疏忽了。大姨家的和二姨家的周芸,再招聘一个有经验的店长,差不多就可以了。人手不够的话就多招聘一两位。”

蓝雨轩道:“有三个人就足够了。不过可以招聘两位实习员工,店长的话我这边就有。就看你那边的了。说起来进入了正常的轨道也就是开足马力生产的事情了。雨轩没啥的,就是那样了。”

一提起公司,蓝雨轩明显的话多了起来,汇报起公司的产销利润头头是道。大概是因为方雪柔的事情被比了下去,因为京城那边现在销售特别的好。都说孔夫人和方雪柔是商场的双子星,点赞一片。

李若凡道:“雨轩要慢慢成为了媒介纽带,以后产能会逐步降低,其实都可以也生产化妆品之类的。或许直接生产面膜。保健品基本会限产,以拍卖为主。”

按照李若凡的想法,雨轩直接啥都不生产才好,就保留个牌子。因为那些保健品现在几乎都是被垄断了。市面上见到的很少,要不是现在开自家的专卖店,根本看不到。这是有违本意的。

蓝雨轩道:“好吧。”

她本来想问问为什么的,但还是没有开口。

李若凡笑道:“大抵是会仅仅提供给雨轩专卖店吧,一方面是完全靠黄精粉添加,太单一。另一方面是普通人见都见不到。不过雨轩是以你的名字创立的,肯定不会丢弃的。下一场拍卖会就直接开始叫雨轩拍卖会好了。”

宋韵婷道:“就是我的助手要没有了,还得重新招聘。”

李若凡笑道:“张各庄那边也得开工啊,不然人家就会有话说了。大姨自然就要过去了。我总觉得那边的山有些玄机。不然我和你们轮流上班好了,一人几天去张各庄那边看看进度。对了,小舅家现在怎么样?”

蓝雨轩道:“惫懒的不得了,不过车技还勉强。每天除了开完车就是躲在休息室里面打游戏。本来我还想提拔他做个小队长呢,看来是没希望了。”

李若凡笑道:“能按时出勤就不错的了,这人呢,形形色色,你不能用


状态提示:第六百二十八章 雕版(二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