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民国武林秘闻录》《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
慈禧瞧着跪在地上不敢抬起头的李莲英,观察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你师傅想让你回京一趟,你愿意去吗?”李莲英看了一眼崔玉贵,说道:“主子看得起奴才,那是当奴才的福分。就是让奴才去死,奴才也心甘情愿。”
慈禧走近前,问道:“那要是被人发现了呢?”李莲英说道:“奴才原来就是怡亲王端华府里的使唤人,能找借口逃脱的,不会给主子添麻烦的。”
慈禧是这么想的:
即使被别人逮了去,承受不住酷刑,完全向对方招认了他所知道的一切,也没有关系。手上没有自己任何凭证,谁能相信一个小太监说的话是真实的呢。
到最后,真的要是泄露了,就把他与崔玉贵一起处理了事。
慈禧拿定了主意后,看着崔玉贵说道:“那就有劳诸位了。”
崔玉贵赶忙跪下,答道:“主子看得起奴才,奴才们一定给主子效死力,绝不辜负主子的期望。”
昨晚,崔玉贵就与各宫里的领头太监们商议过来。顾命大臣的权力过大,肯定不利于太监。太监们心里面都知道,只有孤儿寡母上台了,这太监集团才能混得更好。
崔玉贵为何要选择李连英回北京给恭亲王奕通风报信呢?原因很简单:只有李连英符合各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李连英的确是个不引人注意的小太监,能够趁机混出宫去;
第二,李连英虽然只有13岁,但是极为聪明,又能够吃苦耐劳;
第三,李连英极为可信——完全是由自己一手带大的;
第四,这李连英完全不会引人注意:不属于十分敏感的帝后势力。
无可奈何的慈禧太后在这个关键时刻,也只能接受咸丰皇帝身边的御前总管太监崔玉贵和紫禁城三大殿掌管玉玺的首领太监刘多生的建议:
放小太监李连英回北京,与恭亲王奕为首的帝胤集团取得联系!
两天后的一个晚上,在太监们的精心计划下,13岁的李连英承载着帝后势力和众多河间籍太监的嘱托,成功地利用倒泔水之际,首先逃出了承德避暑山庄。
然后,拿着崔玉贵给的通关凭证与银子,一路忍饥挨饿,没黑夜带白天的奔波,三天后终于来到了北京,来到了恭亲王奕的府邸!
他趁着夜色叩开了恭亲王府的角门,拿出宫里的凭证,嘴里叫着要见王爷。下人们见令牌是宫里的,不敢怠慢,放他进去了。
这时,还在书房与桂良商议皇上回来事宜的恭亲王,就听下人急匆匆地跑来,说道:“王爷,宫里来人了。”
恭亲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问道:“哪里?”下人说道:“来人自己说,他是从宫里出来的。”说着,把宫里的太监令牌递给他看。
恭亲王看了一眼,真是太监们常用的出宫凭证。桂良说道:“王爷,要不先见见来人再说。”
“那有劳岳父在此等候了。”恭亲王手里握着令牌,随着下人去了。
大厅里,恭亲王就见一个小个子,一身破衣烂衫地站在中间。恭亲王走进去,他急忙跪下磕头请安。恭亲王不慌不忙地坐下,问道:“你是哪个宫里的。”
李莲英跪着答道:“奴才是跟着师傅崔玉贵伺候万岁爷的。”
“那皇上近日的身子可有见好?”恭亲王试探他。
李莲英毕竟还是个孩子,听他这么一问,一下子就哭了出来,说道:“万岁爷归天了!”
恭亲王被惊的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怒斥道:“大胆奴才,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奴才不敢欺瞒王爷,万岁爷真的归天了。只是肃顺将消息一直封锁着,不让京里知道罢了。”恭亲王一时无语。
这时,就见桂良走了进来,叫道:“王爷?”
“岳父”
“你快将所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隐瞒。”桂良本不想偷听,但是他太想知道咸丰的近况了。
李莲英这才将承德发生的所有事儿,一五一十地说给了他们听。
可问题在于,恭亲王奕他可不认识李连英这个小太监啊?我不认识你!你让我凭什么相信你啊?谁知道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桂良问道:“那你可有太后的书信?”李莲英说道:“没有,但奴才有这个。”说着拿出来了一样东西。
桂良拿给王爷看,是一件咸丰随身把玩的玉石。崔玉贵就怕他们不信李莲英说的,所以特意将此宝物给他,以为凭证。恭亲王见了玉石,心里一时波浪翻涌,四哥难道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