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骞打通西域之前,匈奴一直是支配西域各国的势力。匈奴在不断地骚扰汉代的北部边境,汉武帝时为了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实现“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意图,曾派张骞出使西域。但可惜的是,乌孙王没能够下定决心,做出决定。张骞被匈奴人扣留11年,虽然原计划未能实现,但在这期间,张骞分遣他的副使到于阗、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国,开展广泛的外交活动,同各国建立起多方面的联系和交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不错的发展,同时还带给汉武帝许多有关西域的准确情报。之后汉朝击退了匈奴的进攻,在西域地设立了行政机构西域都护府。
东汉末年,西域各国相互之间不断兼并,至晋朝初年形成了鄯善、车师等几个大国并起的局面。
西南之地,号为不毛,易动难安。今春气渐暄,烟瘴渐起,不须杀尔,四五月间,雨霖河泛,尔粮尽气敝,十散九死。形如鬼魅,色如黑漆,欲活不能,汝之进退狼狈矣。莫若乘此,天晴地乾,早寻活路。宁作中原鬼,莫作边地魂,尔宜图之。
湘、鄂、川、滇、黔、粤、桂等中国西南地区,因开发比较晚,自古以来被称为烟瘴之地。所谓“烟瘴”,即“瘴气”,旧时我国西南边远的地方,因人烟稀少,树木杂草丛生,加上气候炎热,山林间常常因湿热蒸郁而成的毒气。南方气候的无常,毒气对于人体有害,特别是春夏冷暖之交的瘴气摄人魂魄。在当时、当地的医疗条件状况下,几乎就等于死亡。古人通常指称西南地区未经开发有“瘴气”的地方为“烟瘴之地”,人们往往视前往该地方为畏途。
东北,主要是指今天黑龙江、吉林、辽宁东三省所在地方。东三省冬季气温大都在零度以下,最冷之时还要达到零下几十度,与其他流放地区相比,东北是真正的苦寒之地。
东北很早就有流人的足迹。相传,舜时流放“四凶”,将共工放逐至幽州。据《周礼·职方》云:“东北曰幽州”,可见,共工放逐之地与东北地区有着某种联系。但这属于传说故事,未必可信。东北真正作为流放地,据可靠记载,还是在汉代。那已经是东北被纳入到中央王朝的控制之后了。
西汉时,汉武帝征服了朝鲜半岛的卫氏王朝,在该地设立四郡,同时在东北地区新设沧海郡,从而把东北地区牢牢控制在自己的统治之下。之后,东北一直作为历代统治惩罚罪人的流放之地。
至于诸岛,所谓海南岛,沙门岛之类的暂时并没有记载,最南方的那边流放之地其实就是交州那边。
但是话说回来了,流放地点的选择,也大致以偏荒之地或帝国新近征服的地方为主。
而在某些时候,尤其是汉末这个事情,很多皇帝早就没有各种磨砺培养,都是从小被外戚之类的带大,培养教育和西汉简直没法比,在见识方面甚至可以说有些想当然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他们眼里皇帝不出门,外面的事情可以说靠想象去了解。这样一来,怎么可能了解世界的情况呢?
北方河套平原倒是还好,至少汉帝知道那地方的重要性,前面的几个汉帝也已经逐渐开始开发那个好地方了,却是不去多说。
所谓交州之类其实现代人大家都知道,江南水乡,肥沃的土地一年两熟不过是轻而易举。当然,南方开发是个问题,不过至少不是想象中的不毛之地。
至于西域和益州山岭里面自然不用多说,那地方看起来不咋样,但是如果能够越过去,所谓的身毒也就是现在的古印度,妥妥的称得上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当然,这个就太远了,不去多说。
不管怎么说,那几个流放之地其实真要混的好的话,也是大有可为的。
“然后是禽滑釐,这家伙就给你算了,毕竟是弟子级别的,相对要弱一点!”系统笑道。
“哦,也不错,就是不知道墨子的那些黑科技到底是不是真的。”鲍鸿点点头,对于系统的安排也比较满意。
至于墨子的什么纸鸢、强弩之类的黑科技,有人说仅仅是风筝之类的玩意,但也有人说是高级的机械器具,究竟是不是,鲍鸿也是拭目以待。
“蔡伦,这个自然不用多说,还是洛阳那个万能的安置所!”
“欧冶子,就蹲在那什么湛卢山吧。”
“湛卢山……”鲍鸿也是无言以对,传说那鬼地方铜材很高级,甚至可能还有地心火山之类的玩意,所以欧冶子才会在那里锻造湛卢剑。
“邱处机,植入身份为游方道士,不属于五斗米或太平道派系。”
“这个可以有!”鲍鸿点点头,“我们家的公孙胜毕竟是半吊子,对针对黄巾的反洗脑虽然勉强能够进行,但是自己家的体系没有成型,宣传效果终究要差一点。”
“那也没用,反正没落到你手里!”系统笑道,“接下来吴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