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我本三国一路人>卷三 第两百零三回 西域惊变(四)

>三国一军师

陆仁摆摆手道:“荀公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老实说,这几天里让人莫名其妙又惊愕万分的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我陆仁本身又不是什么善于谋略之人,所以这会儿我的脑子早就乱成一团了,策略什么的都想不出来。”

荀的目光飘向了边壁上的地图,微笑中又轻叹了口气:“我那大我六岁的侄子今年也都六十出头了。本来是想让他在南中那边过着舒心的日子安心养老,可现在却是不得不让他也动弹动弹。义浩,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荀都说得这么明白了,陆仁哪能不明白荀的意思?事实上,陆仁早年间把手伸到了南中那边,本来就有在必要的时候对刘备方面进行威慑与牵制的用意,只不过这几天接二连三收到的消息整得陆仁的脑子乱如浆糊,一下子没想到南中那边去罢了。现在被荀这么一提醒,陆仁自然是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顺便说一句,陆仁对南中那边手伸得比较早,到现在都快十年了。而且由于陆仁对南中那边一直是采取软刀子的策略,使得以孟获、祝融为首的南中各部对陆仁都心悦诚服。那种关系陆仁不敢说自己是他们的主公,但怎么说也有那么几分部族联盟的盟主的意思。如果有什么事情要调动孟获这些人,陆仁也完全能够调动得了。

再退一步来说,现在陆仁的目的只是要孟获他们带人过来帮着摇旗呐喊和虚张声势,会不会真的打起来相信以荀攸的本事完全能够把握得住,所以对这方面陆仁还是比较放心的。

当下陆仁也不废话,马上就让荀起草要发往江陵和南中这两个地方的电文……且不说文笔什么的陆仁本身就不怎么样,只说这会儿吧,荀的脑子可比陆仁清楚得多,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会比陆仁写的要条理更加清楚。再说得难听点,陆仁可不想因为一些文字上的失误而造成恶劣的结果。这种看起来搞笑的事情,历史上可不是没有发生过。

荀在那边提笔写字,陆仁这时却也在渐渐的冷静下来。再望了几眼壁上的地图,陆仁的眼睛眯了眯,随即自己也坐了下来提笔写信。不过陆仁的这封信是准备写给诸葛亮的,因为陆仁觉得在这个时候,刘备阵营里最清醒的人可能就是诸葛亮,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在很多地方与荀颇为相似,确切的说就是这二位都一样的有想中兴汉室的理想,所以陆仁相信诸葛亮从大局出发,一定会马上写信去劝阻刘备。

同样的,陆仁也想到单纯的以书面形式去警告刘备或诸葛亮可能没太大的用处,因为诸葛亮可有一个“若法孝直在,必不教主公东行”的时间段,说白了就是刘备对诸葛亮并不如后世之人所想的那么完全信任,不一定就能劝住刘备的说。所以陆仁觉得还得帮诸葛亮加点码,而这个码嘛……这个到好解决,南中那边的动静或许还吓不到刘备,但在荆州这边,陆仁如果表现出一点偏向于孙权、周瑜那边的意思,陆仁还就不相信刘备会不头上冒汗。

就这样没过多久,几封信都发了出去。到了江陵等地,陆仁安排在那边的情报部门自然有办法去解决后面的事,用不着陆仁多操心,所以陆仁的目光又一次的望回了地图。不知怎么的,陆仁的心头总是有着一份隐隐约约的不安,因为西域联军的这次行动其时间点也把握得太好了,好到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别的不说,只说所谓的西域三十六国那都是些什么样的国家?说得好听点是国家,可说得难听点就是一堆的零散部族好不好?这样的一堆部族性国家,好像也没理由会那么容易就联合起来吧?更何况他们不但联合了,不但搬出了火炮,他们的出兵准备工作又是怎么完成的?难道还真的跟游牧民族一样,这里喊声去打劫了,所有部族的人就都跟着出来?以陆仁混了这么多年,对那些游牧民族行事作风的了解,也绝对就没有那么简单轻松吧?据说是十多万的大军啊,光是一路上的吃喝拉撒都够呛,更别说他们还带着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也不符合游牧民牧的行事作风好不好?


状态提示:卷三 第两百零三回 西域惊变(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