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走私大明>第五百一十五章 辽东局势

消灭一个民族的办法很多,不过总的归纳起来,其实也只有两种,一种是从精神上,另外一种则是从**上,其中第一种办法操作起来十分麻烦,特别是在大明这种年代,所以大明在对外的战争中,消灭一个民族大都是采用第二种办法。趣*读/屋 .qudu

从**上消灭一个民族,这种办法一般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过却也最为简单有效,比如现在李安良对女真人实行的办法,就是从**上消灭女真人,每当他攻破一个村寨时,就会下令对村寨中的女真人实行大屠杀,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女真人就是死亡的女真人。

整整花费了八天的时间,李安良才将建州右卫清理干净,只要是没有逃跑的女真人,全都被他屠杀一空,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逃到这里的建州左卫的女真人,然后在这片女真人居住的平原中心,李安良用女真人的脑袋再次建造了一座巨大的京观。

接下来李安良没有任何的停留,再次兵发最后的建州卫,不过这时建州卫已经从一些逃到他们那里的左右两卫女真人那里,得知了大明军队对女真人的屠杀政策,这也让建州卫大为惊恐,以他们的实力,守是肯定守不住的,最后恐怕也会与建州右卫落得同样的下场,但若是逃的话,以辽东残酷无比的冬季,最后能够活下来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建州卫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无论选择哪个,他们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不过最后经过慎重考虑后,建州卫还是决定选择逃进山中,毕竟留下来肯定是十死无生,而逃进山里却还有一线生机,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建州卫的女真人终于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是在大明军队来临之前进山,而且还要在山中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天。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李安良带领着大军来到建州卫的聚居地时,看到的就是一片空荡荡的村寨,不过对于这种情况,李安良他们也早有预料,毕竟女真人又不是傻子。在明知道留下来是死路一条的情况下,自然会寻找其它的出路,而逃进山里也正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李安良带着大军来到建州卫的居住区见到空无一人的村寨,立刻让人四处查控女真人进山的路线,毕竟辽东的大山全都被山林所覆盖,山林里生活着老虎、黑熊、野猪之类的猛兽。所以女真人进山的路线肯定会经过精心的选择,而不是会随意闯进山林中,否则那不是逃难,而是直接进入山林送死。

等到派出去的人查清了女真人的进山路线后,李安良却不禁头痛起来,因为对方竟然分成五路,从五个方向钻进山林中。这也是女真人预防他们尾随追击的办法,毕竟李安良他们对辽东的山林并不熟悉,这也让他根本不敢分兵追击。

不过对于眼前这种情况,李安良他们事先也有过预想,而且他们事先也已经做了推测,按照他们的估计,女真分为几路进入山中,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他们追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一些部落存活下去的希望,毕竟山中的环境恶劣,特别是在冬天之时,不但很难找到食物,而且每当降下大雪之时,山林就会与外界完全隔绝,到时他们就要在山中呆上一个冬天。再加上冬天里的严寒,若是他们没能找到一个安全温暖的居住地,恐怕真的会全部冻死在山里,而分成几部分则增大了他们的生存机率。

连熟悉山林的女真人在冬天进山之前都要做出上面这样的准备。更别说李安良他们这些大明军队了,所以无论李安良再怎么痛恨女真人,他也不敢把手下的军队全都带到山里送死,而是开始分兵驻守在建州卫和建州右卫的村寨里,至于建州左卫的村寨,则被他一把火烧了,免得那些女真人从山里钻出来利用。

就在李安良在女真人的领地内打算定居下来,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之时,在他们西南方向的大宁卫那里,正德也正在为大军度过冬天而做准备。

说起来自从正德收服了朵颜卫和泰宁卫后,就一直呆在大宁按兵不动,一方面是为了坐镇辽东,使得刚刚收复的辽东南部地区不出出现异动,另一方面正德也在加紧时间整合朵颜和泰宁两卫的骑兵,这也是当初他攻打辽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花当这些朵颜卫和泰宁卫的首领都已经被正德送到京城圈禁,剩下的普通牧人也被正德正式纳为大明的子民,并且还允许商人进入辽东向牧人收购羊毛等货物,结果这些牧人们很快就从中尝到了甜头,并且也习惯了大明商品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这使得他们与大明之间的联系越加紧密,他们想要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的话,就只能依附大明而生,否则就只能回到原来那种没有任何保障的生活环境下。

随着朵颜卫与泰宁卫这两部蒙古人的归心,正德对于蒙古骑兵的整合也开始进入到关键阶段,他将这两部的成年男子都集合起来,去掉年纪太大或太小,以及身体条件不适合的男子,剩下的总共得到三万三千人,这三万多人将是日后大明对蒙古作战的主力骑兵。

不过大明对于异族一向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哪怕是确信朵颜和泰宁两卫的骑兵不敢再反叛,但正德依然不放心,所以正德又从大明的边军中挑选出两万七千人的汉人,将他们与三万多蒙古骑兵编到一起,组成一支六万人的庞大骑兵,并且开始每天操练,由那些优秀的蒙古骑兵每人带一个汉人骑兵,让汉人骑兵尽快的提高骑射的技术,争取早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五章 辽东局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