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少年帝国>刘縯之死篇

李轶跟随刘縯、刘秀兄弟起事后不久,内心便开始骚动不安。刘玄登基当皇帝后,李轶终于受不住诱惑,弃刘縯、刘秀兄弟而改投到刘玄帐下。历史已充分证明:扒外之徒,必是吃里之人。因先有吃里,才能扒外。很显然,李轶就是这种吃里扒外的货色!

但很可惜,刘秀的这句警告,刘縯连半句都没听进去。

刘縯不听刘秀的劝,理所当然。要知道从小到大,从来都是刘縯罩着刘秀的。在刘縯眼里,刘秀保守怕事,一路上都是被他嘲笑过来的。但刘縯并不知道:人也是发展变化的。骄傲若狂,将让他为此跌得血流满地!

李轶认为:当前刘玄和刘縯僵持不动,都在等待对手先动手。但要等对方先露出破绽,趁机出手,这太消极与被动了。应主动发现对手破绽,直捣要害!于是李轶想到了一招,并即刻去见了刘玄。

不久,刘玄行动了。他先是下了一道诏书,要封勇冠三军的刘稷为抗威将军。但很快,刘稷传话回来,拒绝受封…好!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李轶这招,就是以刘稷逼刘縯出招。只要刘縯招数一出,就必死无疑!

接着,刘玄召开一个陈兵数千人的武装集会。就在会上,突然逮捕刘稷,说要斩首!理由很简单:领导给你面子,你竟然敬酒不吃吃罚酒!

果然,刘縯一看要杀刘稷,马上跳起来阻止…刘縯中计了!可这时,刘玄又犹豫了。此时已到你死我活的凶险时刻,李轶、朱鲔在旁硬逼着刘玄表态。终于刘玄大手一挥,拥上一帮人,也把刘縯绑起来,与刘稷一同当场被斩!

就像一场大戏,敲了那么多锣鼓、做了那么多铺垫、拉了那么长的序幕,好像高潮还没到来,就这样忽忽收尾了。刘縯的大司徒职位,刘玄让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刘赐来担任。

斩首必除根,一个都不能少。摆平刘縯,下一个就是刘秀。刘玄斩杀刘縯的时候,刘秀正在颍川郡父城县蹲点守城。噩耗传来,刘秀如做恶梦,一时傻了!刘秀当然知道肯定会有翻脸的这一天,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现在要怎么办?

跑,跑得越快越好…这是所有正常思维的人,做出的最本能反应。但刘秀却做出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动作——立即返回宛县!

回宛县干嘛?送死吗?当然不是!刘秀认为:当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回宛县向刘玄请罪!

刘秀火速奔回宛县时,看见宛县城外正站着一帮人列队欢迎他…仔细一看,这不是刘玄派来的特派员,他们全部是刘縯的老部下。他们个个面带哀情。以死人般的愁容迎接刘秀这个大活人进城,这真是一个诡异的欢迎式。刘秀心里不由暗自叫苦。在他看来,刘縯这帮老部下,表面看是来替他壮势的,实则是来添乱的!

刘秀什么也没多说,只是不动声色地谢过诸位,然后马不停蹄直奔刘玄处。刘秀已想好了:见到刘玄,要做到三不,只专心请罪。所谓三不,即不谈私事、不替刘縯戴孝、不请邀昆阳之功。

刘玄办了一席酒宴。酒席之上,刘秀只管喝酒,笑谈自如,半句私话都没有。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人!为了生存,刘秀选择了伪装作秀和极度忍让。忍让不是懦弱,而是为了生存。只有生存下来,保存实力,才有可能有朝一天扳回败局!

刘秀三不政策,让刘玄极度愧疚不安。都是同一个高祖父的兄弟,相煎何太急?于是,动了恻隐之心的刘玄就封刘秀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

昆阳大捷,我就封你破虏大将军,应是名至实归。再封你武信侯,算是辛苦费也给够了。我是杀了你大哥,但我如此厚待你,我们之间也应该扯平了…或许,这就是刘玄内心的想法。

但我认为:以上想法,不符合真实的刘玄!真实的刘玄是什么?他没忘记自己是怎么登基的。如没新市、平林兵,就没他的皇位。但刘縯一死,平衡已经打破。刘玄知道:刘縯死后,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不是他这个坐在台面上的皇帝,而是在他背后虎视眈眈的新市、平林兵。人家能扶你上台,自然也能踢得你满地找牙。所以为了自己能在台上混得久,必须留有一支力量制衡新市、平林兵。不然一旦他们自恃强大,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刘玄不杀刘秀,反而将刘秀封侯拜将,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他不担心刘秀会寻仇,因他清楚:刘秀是个聪明明白人,知道谁才是致刘縯于死地的真正凶手…

刘玄觉得自己夹在刘秀和新市、平林兵之间,很安全。无论双方怎么打,都不会打到他身上。如有一天双方打得两败俱伤,当然最受益的当然就是他了…正因如此,刘秀才做为刘玄棋盘上的活棋,被保留了下来。

就这样,刘縯之死,就被刘秀和刘玄两方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到了最后,双方甚至都默契的不愿再提及此事。因现在,双方还有共同的利益。有一个巨大的诱惑,在前方等待着他们!那个诱惑的名字就叫长安。只要拿下长安、砍下盗国大盗王莽的头颅,天下可定!

而此时,长安城里正弥漫着一股不祥的阴谋杀气!一个擅长天文图谶的道士西门君惠,找到四将之一的卫将军王涉“图谶上已预言:刘氏复兴。而新天子的名字就叫刘秀!那不就是我们的国师吗”

王涉,王根之子、王莽的堂兄。如没出问题的话,王涉一听这话,就应马上把这个西门君惠推出去斩了!可事实恰恰相反。


状态提示:刘縯之死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