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大明海商>第六十八章 基隆商馆的影响力(一)

晏世轮做好了做掉孔有德的打算后,猛然间发觉,自己太过于重视海洋方面了。虽然现在拥有了一隅之地,而且又有了欧洲——东亚海上丝绸之路,并且牢牢控制住了东亚的“内海”,但这些都不是晏世轮最想做的。一切事情的目的,都在于为如何能够更好的开展地面战争而做准备。之前虽然考虑过辽东,比如最开始的黄古岛基隆商馆。但是,经过越来越正规和精细的作战参谋部分析,这样可能得不偿失。首先那一块气候较冷且山地多,此时的后勤落后,虽然依靠金乡军水师的强盛以及飞艇的运输,但是,陆地太大了,自己的岛屿太小,用数个小岛供给自己征战大陆?这简直是在开玩笑。

而且,此时的大明实在是太缺银子了。大明对阵海外势力虽然从来都是强硬的,但是战争也在逐渐的削弱着大明的实力。当年戚帅虽然还算廉洁,但消灭倭寇绝没有少花大明银子。杀倭一头每级官兵40俩银子,共取倭寇10万人头、蒙古5万。这笔银子对于大明是很大的数目。证明士兵都是卖命的,但其个人晚年却是穷死的。抗倭的胜利、抗击蒙古的胜利、火器的发展以及戚继光的装备计划还有五到六年的朝鲜战争胜利,这时大明实际上已经被掏空。打的全是银子,大明开始征收过份的税收,但崇祯最后上吊还为大明守住了足够大明三年吃喝的银子(不知道这笔银子崇祯为何不拿来拼搏)。假如大明拿这笔钱去装备袁崇焕,就不征收什么辽东征缴税,西北不可能李姓不会被逼反,这笔钱灭八旗两到三次都够了。证明崇祯根本不知道这笔银子,说明大明真正灭亡的原因还在官员的腐败和贪钱。

同时,目前金乡军的陆地火器还不够强大,并没有那种类似“灭虏”战船般超越时代太多的强力武器出现。而且辽东多山,山地几乎都是易守难攻,这种条件下进攻,是要吃很大的亏的。

他不是没有考虑写奏折。让朝廷批示,用大明的前去攻打辽东。但是在辽响催缴的现在这种程度,简直如痴人说梦。况且那一块相对大明来说,能用的资源产出太少。至于说不冻港么,大明现人不重视,打下来农业文明不能耕地游牧民族不能放牧,让袁督师的关宁主力去死磕又是太亏。况且朝中众人,肯定拿出隋朝跟元朝来说事儿。当时都因为远征那一块大大损伤了国力。况且倭国在一般虎视眈眈的看着,打下了辽东、高丽之后,倭寇会随时随地过来偷袭。对于中华民族来讲,攻打山地的高丽虽然难,但是还是可以打赢的。但是面对海上来的倭寇,打赢了战斗,倭寇就拍拍屁股走人;一旦打输了,就被日本人全歼,简直是太吃亏了。历史上的中华的做法就是弄服了高丽赐个诸侯就行了,并没有直接将辽东收入囊中。只有毛文龙。

毛文龙曾经率领一百多人取得“镇江大捷”之后,后金方面极为震惊,即遣大军反扑。毛文龙兵少难支,一度退入朝鲜。朝鲜节度使郑遵、朴烨引后金军包围毛文龙于林畔,双方进行了激烈战斗,“一日七战,杀伤相当”,明军将领丁文礼、吕世举等牺牲,后金军也蒙受了很大损失,被迫撤兵。林畔之战后。毛文龙以皮岛、铁山及宽叆山区为根据地,招募辽东难民,以老弱者屯种,精壮者为兵。从无到有,逐渐发展成一支海外劲旅。天启二年(1622年)六月,袁可立接替陶朗先为登莱巡抚,明廷正式任命毛文龙为平辽将军总兵官,挂征虏前将军印,开镇东江。东江镇建立后。毛文龙一面招抚因战火而流离失所的辽东百姓,前后接济安置百万余人。一面遣将四出,不断深入后金腹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逐渐成为后金心腹大患。后金官员称:“毛文龙之患,当速灭耳!文龙一日不灭,则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宁。”

东江镇?!

联想到这里,晏世轮认为,自己也可以开镇啊?!但是选址在哪里呢?朝廷会不会认可?此时已经有一个毛文龙了,他胡作非为可以,要是自己开了镇,会不会直接被朝廷扣个造反的帽子?此时还是先低调吧,低调!

倒是可以这样,依旧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的进行发展,把势力触手伸到任何想要达到的地方,朝廷也好,众人也好,既无法干涉到自己的发展,又能按照历史的轨迹,慢慢的去影响一切。自己的种种行径,被人扣上造反的帽子是肯定的了,但是这又能如何?实力,只有实力!只有实力达到了,别说扣帽子,就是真的,又能如何?

但是,晏世轮还是觉得,东江镇就这么任其自由发展,对自己,对大明是极为不利的。于是,他立即命作战参谋部,立即草拟辽东战略规划,只是这一次,他并没有让参谋们自由发挥,而是设定了很多“变数”和条件。比如,毛文龙如果突然间遇到意外,东江军群龙无首,如何才能让金乡军收益最大?还有如袁督师此时误判,或是严重有资敌行径,该如何在辽东获取最大利益?诸如此等一条条的“奇葩”限定,参谋们第一次感觉到,一向理性、严谨的晏大人,怎么一下子无厘头起来?但是,金乡军军内,服从晏世轮就是他们的天职,虽然心里有些许疑问,但是晏大人何人也?乃太乙救苦天尊转世,所料能差吗?所以,尽享参谋部又是紧急的召开各项分析、讨论、会议……

晏世轮对于东江镇的作用,是看得非常明白的,历史上的辽东经略王在晋就认为:“


状态提示:第六十八章 基隆商馆的影响力(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