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大明海商>第七十章 基隆商馆的影响力(三)

刘海清在三年前加入了金乡军水师队伍。由于此人酷爱乘船远行,所以就一直赖在护航编队不出来,久而久之,竟混到了金乡水师乙级护卫把总的职务,统领不超过三十艘商船的护送规模,战舰指挥数量最大五艘。

刘海清非常在意对舰队的掌控能力以及航行的商队忠诚度,所以,在不断的出海过程中,他的能力也是与日俱增。

这一日,刚从朝鲜护送基隆商馆的海贸队伍归来金乡时,竟然见到有人落水。立即派水手跳入海中营救。待得唤醒这名干瘦的青年,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时辰。给他灌下几口泡盛后,干瘦青年缓缓醒来。

于是,刘海清知道了此人名叫黄飞,逃难至此。晏世轮曾经命令所有金乡军军人,但凡遇到流民队伍,一不要狙杀,二不能驱逐,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接济,如果有可能,引来金乡领地内成为平民最好。刘海清一直都是严格执行。所以,此次江西逃难的三百多人,都上了刘海清的大船——一艘“平倭”战船。并且,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份口粮,还有一盒泡盛酒罐头。

正当刘海清打算拔锚回金乡所时,哨探来报,有敌情!刘海清命令临时停靠在近海中的四艘“平倭”主力战舰,起锚远行。

此时,从远处渐渐的露出了几个黑点,看旗号,竟然特么的是倭寇。这几年通过金乡军的冒头,倭寇已经很少活动了,但是一旦出来觅食,那就绝对是上了规模的。这些倭寇来时汹汹,竟然甘愿在海上进行决战。

显然是有备而来,因为,他们竟然利用金乡军搭救难民的机会,仓促间用几艘三角快帆的船,载满易燃物,点燃之后堵了金乡船队的出路!由于竟然有着三式艘多艘纵火小船。靠近近海附近的大火越烧越旺,那些用来当做纵火物的小船都饱含了油料,一经点燃,就像一根蜡烛一样熊熊燃烧。燃烧的大火发出的高热令人无法靠拢,紧接着,受到这番纵火的影响,正在竭力敢来的倭寇船只,继续向这边射来点火的箭支。又靠近后,向这些船只投掷油料,并用火把点燃了未燃烧完全的纵火小船。大火越烧越旺,春天正是风向变幻不定的时候,一阵狂风吹来,风卷着火焰,带着浓浓的黑烟扑上了天空。

明代的船板为了防水,都是用桐油浸泡透了,火焰燃烧起来,空气中带着刺鼻的油漆味。熏得人睁不开眼。而且此次一共护航了十六艘商船,其中有两艘,已经渐渐的开始燃气火苗,船上的人已经组织起了汲水灭火。在大火中,时不时的传来一阵阵咒骂声——这个时候对于金乡军来说,真的是很窝囊,大火起的太突然,都来不及做准备,而那边却已经阻挡了火炮的射击实现,实在窝囊透顶。

不一会儿。蒸发的海水让海面雾气腾腾,加上商船上渗油的木材燃烧发出的刺鼻的浓烟,逼得金乡军立脚不住,许多人一边咳嗽一边大声咒骂那些纵火的倭寇真是卑鄙!

平倭战船经过宁凤晨的改建。已经基本上是铁皮护甲,使得所有五艘金乡战船没有火星——即使偶尔有股火苗窜过来,也因为缺乏燃烧物支持,马上又熄灭了。相对于热气腾腾烈火煎烤的商船所在近海,这里已经是清凉了,一些商船为了躲避船上蹿起来的大火。纷纷弃船。弃了货物,避到了这处。

倭寇指挥者东乡业中用手势指点手下,张弓搭箭做好射击准备,等到众人准备好了,他大喊一声:“痛快的放!”随着这声令下,从四周围过来的不下五十艘倭寇战船,立刻从东南西北几个方向围过来,空气中全是弓弩发出的嘣嘣响声,利箭在空中飞舞,像下雨般倾泻出去,它们的坠落处引起一片惨叫,血花不断的涌出,点点滴滴的落在甲板上。

倭寇开始发难了!这是刘海请最最难以容忍的,特么的,老子大射程,高威力,特血腥的新型开花弹,还没等用呢,竟然被拿着原始兵器的倭寇压着打,所有金乡军,不管是刘海清,还是其他人,都狠狠的憋着一口气。弓箭的穿透能力并不强,箭杆所带的动能并不像影视作品上所描述的一样,一箭过去能让人一个跟头,金乡军纵横东南,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训练有素,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铠甲齐全。这通箭雨过去,射箭的虽然是倭寇军中的好手,而且他们的命中率是极高的,但金乡军在陡然遇袭之后,许多人身上都插了两三支箭却并没有丧失战斗力,甚至连痒痒都没有感觉到。在最初的混乱过后,在几名水师军官的大声吆喝下,冲压的钢制盾牌立了起来,随后,金乡军在平倭战舰甲板上的炮口慢慢的转过头来,开始一发、两发的试射。渐渐的,金乡军的反击也来了。

倭寇刚刚的一轮箭雨才过,对面的钢铁盾牌墙上突然开了几道缝,几位金乡军士兵身上插着五、六支箭杆,神情恼怒的从盾牌后露出脸来,调整好炮口角度,装填完开花弹之后,乘盾牌闪出小缝的间隙,快如闪电的点燃火幺药,只听“通——通,通!”不断的火炮发声后,无数的弹片,琉璃、铁骨朵砸了过去,在不到一百码的距离内,倭寇几乎就是靶子,金乡军军官刘海清发出的命令是,采用开花弹,自由射击!

对面倭寇船上,传来阵阵惨叫声,开花弹只是打了十几炮,就已经撂倒了倭寇靠近射箭的三十多人,这样的杀伤力让刘海清和众多的金乡军是十分满意。

倭寇指挥者东乡业中也不是傻瓜,这种中等规模战斗他


状态提示:第七十章 基隆商馆的影响力(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