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墨花了大笔银子,买通了衙门里面的通判,衙役,狱卒。别看这些人地位低下,衙门里,真正做事的就是这些没地位的人。洗墨在宋子期身边当差这么多年,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清楚想要无声无息的弄死一个人,还要不牵连到自己,就得指望这些不起眼的人。
顺天府尹李大人接了宋家的状纸,并没有急着审案。毕竟一方是宋家,另外一方是有秀才功名的吴守信。一个处理不好,自己的乌纱帽就得被上峰摘掉。
顺天府尹李大人下令先将地痞流氓收押,至于吴守信,则单独管着,不准苛待。同时派人去通知吴家。
对于这个情况,洗墨早就料到了。反正宋家也没打算这个时候弄死吴守信,更没有说要在衙门里将人弄死。
弄死人简单,难的是弄死人之后还不能牵连到自己身上,这才是考验办事能力的地方。
吴家得了消息,急急忙忙赶到衙门,想花银子将吴守信弄出去。等上堂的时候再派个下人来过堂就行了。到时候别管多大的罪名,都有下人顶包,一切完美。
洗墨自然不可能让吴家得逞。
早就被买通的通判大人在府尹李大人耳边悄声说了几句话,着重强调了侯府的关系,宋子期在朝中的关系等等。提醒府尹李大人,即使不能明着偏袒宋家,也该公正处事。吴守信收买地痞流氓到侯府闹事,这是事实。吴守信辱骂侯府,以及朝廷命官这也是事实。按律法就该收押。最多关单间,不让狱卒折磨他就行。
要是因为吴家花了点银子就将人给放了,就算现在侯府和宋家不计较,将来未必就不计较。被侯府和宋家盯上,可不是什么好事。至于吴守信的父亲吴大人,区区五品官,朝中关系也都是些没分量的小角色。所以对待吴家人,大可不必客气。而且大人是按律办事,任谁也不能说大人做的不对。
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府尹李大人。
是的,只要在这件事情上按律办事,想来宋家和吴家都没理由找他麻烦。
于是府尹李大人拒绝了吴家的银子,下令将吴守信关押。不过允许吴家给吴守信送些吃的穿的。
洗墨早就交代了狱卒,吴守信先别动,免得留下把柄。先将那十来个地痞流氓收拾了。反正这种杂碎,就算弄死几个,也没人会在意。
狱卒们收了好处,自然是照着洗墨的交代办事。当天晚上就开始收拾那些地痞流氓。一个个被收拾的生不如死。
衙门里的人该收买的都收买了,接下来就是府尹李大人。
趁着天黑,洗墨避开人,敲响了李大人家的侧门。悄悄的进去,又悄悄的出来。前后不过半个时辰,精心准备的礼物就已经成了李大人书房里的玩物。
接下来,洗墨又跑了一趟学政大人家里,没机会和学政大人见面,只见了学政大人家的管家。
洗墨送了一笔银子给管家,又送上一本前朝名家字帖,一幅前朝名家画作,请管家代为转送学政大人。
第二天一大早,府尹李大人便开堂审案,主审宋大人状告吴守信一案。
吴守信被押往大堂的路上,本来已经决定做小伏低,先躲过此劫。却没想到押送他的衙役都得了吩咐,趁着李大人来之前,便用话刺激吴守信。
说吴守信就是个癞蛤蟆,区区一个秀才还敢到侯府门前闹事。人家宋大人堂堂两榜进士,豁出脸面状告吴守信这个小秀才,还不是手到擒来。至于吴守信这个小秀才就等着被打板子,然后被发配流放,一辈子都只能耗在边关苦寒之地。想报仇,等下辈子吧。至于秀才功名,也得被以撸到底。
还有人骂吴守信是龟儿子,脓包男,有本事让他那个陆表妹来救他啊。那陆表妹不是怀了身孕嘛,仗着大肚子威胁威胁府尹李大人,看看李大人吃不吃那一套。
还有人说吴守信眼看着要倒霉了,不如豁出去,在大堂上闹起来,揭露宋大人阴险恶毒的一面,说不定还能否极泰来。
总之,衙役们转往吴守信的软肋攻击。
吴守信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哪里受得住这等刺激。还没到大堂,整个人就激动得整张脸充血,心中充满了愤懑和仇恨。他不会便宜那些人,他一定要揭穿宋子期的真面目。是的,吴守信打算豁出去。
就像衙役说的,在大堂上闹起来,揭穿宋子期的真面目,说不定他真能否极泰来。那些话本小说里面不也是这么写的吗。
等到府尹李大人审案的时候,吴守信果真闹了起来,大吼大叫的,说宋子期沽名钓誉,仗着手中有钱如何如何,还映射府尹李大人肯定收了宋家的钱等等之类的话。
府尹李大人原本还怜惜吴守信是个秀才,考取功名不易,只要吴守信肯老实认罪,他也可以法外开恩。反正宋家的要求只是让他秉公处理此事,绝不偏袒任何一方。就算他收了宋家的礼,他也行得正坐得直。偏生这种事情被吴守信叫破,府尹李大人对吴守信有再多的怜惜,这会也恨不得弄死他。也算是明白了宋家人的心情,摊上这么一个人,果然是悲剧。
府尹李大人当即就要下令打板子。
吴守信大吼大叫,说自己是秀才,府尹没资格打他板子。
恰在此时,学政大人亲临,说是要夺去吴守信的秀才功名,将吴守信贬为白身。
此举无疑是压垮吴守信的最后一根稻草。吴守信已经顾不得了,不管能不能说的话都朝外冒,还各种辱骂,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