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悲哀张宝同2018.2.12
李白既不是富翁,也不是穷人。比起现在大多数饮酒者,李白显然是不缺酒钱。李白四海云游,身上总是背着个钱袋,不像孔乙已那样,连喝酒的钱都常常拿不出。不论古今中外,都会有一些喝酒把家喝得倾家荡产的酒鬼,喝酒是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毕竟酒的价钱并不便宜,稍微好一点的酒,一瓶少说也得几十元或是几百元。一般的寻常百姓还是消费不起。我们看到有些人三天两头地喝酒,那肯定喝的不是自己花钱买的酒。我记得教育局有两三位很牛的科长,他们喝酒喝上了瘾,以致每天都离不开酒。每周有七天,他们七天晚上都有酒局。教育局下属有七八十所中小学校,学校领导为了争取资金、师资和办事方便,年终或期末总要宴请他们。于是,他们就把这些学校像排轮班一样排好。等这七八十所学校请过,差不多一个学期就过了大半。接着,他们又开始下校检查,继续让学校请吃请喝。我们去过一家豪华酒店,服务员告诉我们某某科长天天晚上都在他们酒店喝酒,而且那个包间就是某某科长的专包。每个单位都有一大笔招待费,专门支付迎来送往。有些牛气一些的上级领导,几乎是排着队被下级单位宴请。要不,那段时间就流传着这样的段子,“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
在中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早的上古时期,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们迎接贵客用酒,为亲人饯行用酒,叙谈友情用酒,庆贺节日用酒,亲朋好友聚会用酒,生意场上应酬也要用酒。帝王将相离不开酒,文人雅士离不开酒,英雄豪杰离不开酒,就连市井百姓也离不开酒。只要有男人的地方,就应该有酒。酒最能体现男人的侠爽豪气。
人们说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宴。因为酒可以营造一种礼仪、一种氛围,一种心境和情绪。这是中国酒文化形成的必然和途径。中国酒文化的核心是怡情和劝酒。比如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比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还有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怡情是让客人高兴,劝酒是让客人畅快。如果这两个目的达到了,就说明这酒喝好了,大家都心满意足了。而诗就担当起了这种怡情和劝酒的职能。所以说,诗是中国酒文化的精髓,离开了诗,酒还能有多少文化?
可是,在当今的酒中,几乎品味不出一点的儒雅和诗情,全是酒的浓浓气味。劝酒的风格直截了当,直奔主题。如“感情深,一口闷”,“屁股一抬,重新再来”,“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有的女士跟领导碰杯,还会说出“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来几下就几下”这种让人感到意味深长的话。如果李白和王维在世,面对当今这粗俗的酒文化,不知会发出怎样的感慨。据说内蒙人更加豪爽实在,迎接客人时,啥话不说,主人拎起一个大碗,先咕咚咕咚地喝上三大碗,然后,再为客人敬酒。客人不喝上个一醉方休,主人就不会让他出门。
显然,在当代的酒中,经典的诗情已经销声匿迹,与古人那闲情儒雅的酒风相比,现在人们似乎不拘一格,更加地豪爽粗放。古人把饮酒当作一种休闲和消遣,而今人们喝酒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攻关和交往。古人的时间多得往外溢,一边喝着酒,一边观花赏月作诗对歌,一喝就能喝上一整天,而且喝醉了,就倒在人家的床上睡下了,哪怕一觉睡到第二天的午后或是傍晚。而现在人们喝酒,要么是想麻痹一下自己的神经,获得一些迷醉,要么就是有着很明确的功利和目的。
其实喝酒向来都有很明确的功利和目的。我们请人喝酒,希望别人能喝得畅快,喝得高兴。只要客人高兴了,有些办不成的事也就好说话了。据说,中国研制歼10战机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想购买俄罗斯的苏27战机。可是俄罗斯人只想卖苏29,不舍得把苏27卖给我们。中国代表团坚持要买苏27。于是,俄方团长在中国代表团宴请时,想通过喝酒回绝中国人。因为他们用这种方法曾打消过越南和印度人的念头。他们要同中国人拼酒,喝的酒是浓度最高的白酒和啤酒相混的“约尔什”。结果中国代表团的一位叫林虎的将军为了能把苏27搞到手,竟然一连干倒了俄方17名成员。迫使俄方不得不把苏27卖给中国。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一出叫“鸿门宴”的酒宴。本来,范增想通过设宴杀掉刘邦,可是,项羽几杯酒一喝,头脑发昏,被刘邦的几句好话一哄,就搞不清东南西北了,不但放走了刘邦,而且还出卖了在汉营卧底的曹无伤。由此可见,喝酒可以在酒桌上为自己谋取利益,也可以让自己迷晕误事。
当今人们请人喝酒都会有个理由和目的,要么是相聚叙旧,要么是有事相求,要么是报恩答谢。所以,在别人请你喝酒时,你一定要弄清对方的目的和想法。如果你一旦喝了人家的酒,人家向你提出让你为难的事情,你就不太好回绝别人。如今,人们兜里都有些钱,喝酒也算不了是什么难事。即使这样,还是不要喝酒,喝酒有瘾,喝酒有害,喝酒误事,喝酒惹祸。当今社会,有多少祸害不是出自于饮酒?
有人会问:既然饮酒有害,国家为什么还要产酒?这是一个愚蠢到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