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大明保安>第二百九十七章 崇祯四年的大事

崇祯皇帝通过锦衣卫弄清楚了山西流贼的情况,积极进取的皇帝直接给洪承畴下达了作战命令。洪承畴没办法只好调集军队准备进攻义军势力最强大的王自用。

王自用为了自保派魏学到中阳购买武器,张楚见了魏学又大谈他的赚钱理论,对此魏学已不想反驳什么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不被官军吃掉,活下去才有资格说话。王自用被义军选为盟主,现在拥有十几万大军,看起来声势浩大,可这其中大部分是依附的饥民,没铠甲没武器,打起仗来只能做炮灰。所以只好忍着肉痛拿出银子向张楚购买武器,还好张楚很有商人风范,与大家多次交易中基本形成了固定的价格,很少乘人之危坐地起价。只要大家银子够就能得到满意的武器。

平静没几天的山西、河南战事重开。洪承畴明白这次皇帝在盯着自己,干起活来不敢有一点儿的懈怠,再加上目标明确,皇帝说了要在什么时候消灭王自用,所以进攻的效果相当的好。王自用从未见过官军如此卖力气的进攻,无奈之下只能使用老办法,扔下老弱逃跑。洪承畴虽然没有抓到王自用但也战果辉煌,按时完成了皇帝的任务。崇祯皇帝很是高兴,发现自己还是很有才华的,只是这么简单的指挥一下,官员们听话尽心办事就取得了剿贼的胜利,他又看到了剿灭流贼的希望。同时对锦衣卫的好感和信任度增加,命令曹化淳安排人手继续从山西收集情报,在自己的指导下,扑灭流贼造反指日可待了。

历史的发展有时十分的诡异,大明王朝的灭亡就是一件很不合常理的事情,不管从财力和军事力量上整个大明王朝都要强于起义的流民,也强于在关外苦寒之地的后金。可到了明末朝廷始终是陷入一种首尾不能相顾的两线作战之中。崇祯刚感到自己要平息作乱的流贼了,一件让他头痛不已的事情发生了,皇太极带兵开始攻打明军防守辽东的重要战略节点,大凌河城。

大凌河本没有城,因为战略位置重要,明军希望那里有个城,后金不希望有城在那里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凌河城就那样时有时无。早在袁崇焕作督师的时侯,就曾两次抢筑大凌河城,皇太极针锋相对的派兵进攻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大凌河城最后被皇太极拆毁了。

后金入寇京师,袁崇焕因为他五年平辽的大话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接替袁崇焕主持辽东事务的是老臣孙承宗。孙承宗对皇帝很忠心能力也很强,在京师勤王的后期孙承宗整顿兵马收复了被后金军占领的永平等三城同时还白捡了一个被张楚烧成一片焦土的滦州,稳固住了辽东防线。在崇祯四年的一月孙承宗决定派兵重修大凌河城,引发了一系列的大事。

崇祯四年所发生的一些事直接关系到了大明王明的兴亡。这些事当时看不十分重要但却是明朝灭亡的重要转折点。

孙承宗修复大凌河城派出的将领是祖大寿,祖大寿在明末足够的有名,如果想让人记忆更为深刻的话,他还可以与历史名人吴三桂拉上关系,不过他们的关系有点儿复杂,需要仔细的捋捋。祖大寿娶了吴三桂的姑姑。吴三桂的爹爹吴襄娶了祖大寿的妹妹。祖大寿那么是吴三桂的舅舅兼职姑父,吴襄是祖大寿的大舅子,同样,祖大寿是吴襄的大舅子。

祖大寿原先在袁崇焕的手下,在袁崇焕进京勤王时也在后边跟了过来。不过刚走到半路就听说袁崇焕被捕入狱的消息,这下将祖大寿吓坏了,带着自己的兵将一路狂奔逃出了山海关,后来经孙承宗极力相劝才又归顺了朝廷。孙承宗知道祖大寿的战斗力强,所以抢筑大凌河城这种争夺战略要点的事就派了祖大寿去干。

祖大寿的战斗力可参照陕西战场上的曹文诏。曹文诏带着一千多关宁铁骑在陕西、山西不碰到保安军的情况下可以横着走,一千多骑兵追杀上万流贼的事他干了多次,而且每次都取得了胜利。曹文诏所凭借的就是和自己一起入关的一千多关宁铁骑。而关宁铁骑在祖大寿手下有上万人。

祖大寿在崇祯四年的一月接到孙承宗的命令带领着三万多人就出发了,不顾天气的寒冷在冰天雪地里开始修筑大凌河城。袁崇焕前两次修城虽然都失败了,城墙都被皇太极拆除了,却也给祖大寿留下了城墙的基础。祖大寿在原来城墙的地基上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修筑起了大凌河城的城墙。

遗憾的是上天只给了祖大寿半个月的时间,在祖大寿准备进一步修建城墙上的防御设施时,皇太极带着数倍于祖大寿的后金兵赶到了。祖大寿只能命令关上城关退入城中固守。

这时的战斗充分暴露出后金攻坚能力的薄弱。面对新修的防御设施不全的大凌河城,后金军多次进攻却攻不下来。

皇太极在攻城不利的情况下改变了策略,使出了极其狠毒的一招。皇太极命人抓捕周围的百姓,驱使百姓围着大凌河城周围挖掘壕沟,做长期围困的准备。这下祖大寿坐不住了,他们是来修城的本来带的粮草并不多,城内三万多人只有几天的粮草。祖大寿不甘心坐以待毙,带兵冲锋了好几次都没能冲出重围。

皇太极又命人劝降祖大寿,祖大寿坚决不降。

皇太极很是狡猾,派人假扮明军的增援部队,骗祖大寿出城接应,当两军快要会合时祖大寿才发现上了当,所带兵马损失惨重,带着残兵退回城内,以至于真的明朝援军到来,祖大寿都不敢出城


状态提示:第二百九十七章 崇祯四年的大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