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大时代之1983>第239章 走进中国的浪漫时代

1984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以《一套开阔眼界的大型丛书》为题对走向未来丛书引起的销售风暴进行了报道,并称赞道:“该丛书涉及许多读者不熟悉的新知识,丛书的作者力求叙述深入淡出,书中穿插了不少有趣的故事,运用了不少生动的比喻,读来兴味盎然。”

这突如其来的报道,让原本就已销售火爆的走向未来丛书,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销售量更是大增,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开始阅读由这套由三联人编撰的走向未来丛书。

再然后,一股强烈的“丛书热”风暴席卷整个中国出版界,华夏出版社发行“二十世纪文库”、山西出版社发行“三个面向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新学科丛书”、贵州人民出版社发行“传统与变革丛书”、山东文艺出版社发行“文化哲学丛书”、浙江人民出版社发行“比较文化丛书”……

公元2033年,全球最著名的媒体凤凰卫视的环球频道播出了一套大型历史回顾栏目,该栏目的名字叫做《盗火者》。节目刚一开始,一个低沉的男低音在低声的吟诵——

一个人的影子无法铺满大地,但有些声音可以传的很远很远,延绵不绝,生生不息。

然后再静默中,一张张发黄的照片、影像资料、文字资料恍如幻灯片一般从电视屏幕的镜头前一张张的翻过,熟知历史的人们会赫然发现很多湮没在历史长廊中的印记:

一个矍铄而低矮的老者在人民大会堂中干脆利落的发言,他的手臂好似中国海军航母上的指挥旗一般干净而利落;

……

几个身体残疾的中年汉子正手里拿着二踢脚在放,他们的脚下是红红的鞭炮碎屑,在他们的身后不远处,一个笑容开朗的年轻人正和一个棱角分明的中年人正举着一个招牌往墙上安装,牌匾上“退伍老兵扶贫基金会”几个金色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灼灼夺目;

一群笑脸盎然的大学生从天安门城楼上经过,他们的手中举着一个横幅,上面小平您好四个字清晰入目;

一个稍显古板和陈旧的书店柜台前,两列长长的队伍正在结账,他们年龄各异,穿着各异,唯一的共同点便是他们手中的书籍;

……

一个身着西装的年轻人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个穿着中山装头发已近掉光的老爷子,他们站在一个音乐厅的正中央,在他们身后两侧的贵宾椅上坐满了一群身穿礼服高鼻深目的外国人,在他们头顶的二层则是一群演奏家抱着各种西洋乐器;

……

随着镜头的播放,那个男低音又就如同80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档最著名的广播剧《大国崛起》一样沉稳而富有力量的宣读着:

50年前,中国的改革之轮启航,既有顺水行舟的浩浩荡荡,也经历了惊涛骇浪的冲击与洗礼。而今天,我们回望改革之旅,看到的不仅仅是这50年来的风风雨雨,也有这50年来的迂回曲折。

五十年的改革,开端于1978,是对百余年中国大变局的超越。而此“二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追溯到1980年一个老人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开始……

回望这五十多年来,改革历程犹如大潮涌动,这期间既有弄潮儿的挥斥方遒,也有落伍者的唉声叹息,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这历史洪流的一部分。而这浪潮,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哀痛、呼号、呐喊、彷徨、振奋、坚韧……而一波一波,生生不息。在经历了无数的险滩与峡谷之后,才有了今天改革大潮的浩浩荡荡……

这套名字叫做《盗火者》的栏目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每一期的主题都围绕着中国改革开放50年里那些变革了历史的人物或者事件。

其中一期节目便是关于《走向未来丛书》的。这期节目的名字叫做“走向未来,一群变革者的改革之旅”。

本期节目的引子是这样描写的——

改革者总是孤独的,尤其是最后的日子,改革者总在后来成为被改革者。改革者所走的道路不仅仅是自己的人生选择,更是这个国家的路径选择,而当最后的日子来临,所有的矛盾才会那么激烈,所有的错误才会那么明显,所有的反思才会那么深刻。

对于当时这套“严肃书籍”为什么如此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节目进行了分析。

一方面,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书籍和知识普遍匮乏。1950年中国出版图书2.7万种,而1965年只有1.4万种,1967年更下降到3000种,在1966年至1976年10年中,全国出版新书只有8000种,即使到了1982年,全国出版图书仍不足3.2万种,且从印刷量看,教材占半壁江山,好书太少,读者普遍有饥饿感。

另一方面,当时精英阅读与大众阅读之间区分不明显,知识专业分化程度低,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尼采的《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等皆成畅销书,“走向未来丛书”介绍了西方最新学术成果,让人大开眼界,行文却平易,没有基础的读者也能看懂,自然受欢迎。

同时在这期节目中,虽然因为某些原因,很多人包括节目的制作方都避讳过一些问题闭口不谈,但仍有一些后世的学者、专家对着电视镜头评价了这套连续几年销售火爆的丛书在自己心中的印象——

学者宋文京是这样回忆的:“我1984年去北京,北京的女青年下班,自行车的篮框里放着李泽厚


状态提示:第239章 走进中国的浪漫时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