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备于我,这句话孟子说的,孟子的原话是这样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这句话的儒家的大儒们理解的意思大多是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这是马鸿很喜欢的一句话,尤其是坐在王座之上更喜欢的一句话,但是马鸿对这句话的理解却不是儒生们的理解。他的理解是“世上的一切都为吾所有,抚心反问自己,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吗?尽力按照自己的心却做一些该做的事情,这便是我称帝的道路。”
何为仁德?乱世之中,胜利即是正义,只有结束诸侯纷争,平定天下,安定万民,成为皇帝才是仁,才是德。
马鸿闭着眼坐在王座之上,思考着一件事情,这是一件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那就是为何要选择与诸侯争霸,为何要走上称霸之路,为何要称王称帝!仔细想来,也许初衷只是想与这个时代的英雄们争一争而已,也许只是因为好玩。可当马鸿做到这个位置的时候,他才发现了一些原来自己忽视的东西。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他便是有目的的,所以他时常忽视了一些对他不是那么总要的东西,而去选择对他有利的东西,选择这个世界上的名人,而忽略那些没有被记载在史册中的人物,比如,他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忽略了,连和自己血浓于水的孩子们都忽略了。不是他整日忙于作战无暇顾及,而是他一开始就没想到这些,一直等到马鸿称王之后,坐在王座上,慢慢地思考着,才发现原来他忽视了那么多东西,他甚至不知道父亲是在什么时候去世的,他不记得准确的时间,记得哪一年,但是却不记得那一个月,不记得是哪一天,马鸿父亲去世的时候马鸿正在西凉和曹操决战,那时候得到消息后,马鸿只是说我知道了,后来就忘记了这件事情,忘记的干干净净。马良和马谡都没有对马鸿再提起这件事情,马鸿也没有在追问,这时候马鸿突然想到父亲是被埋在哪里的,应该不是宜城,但是派手下去查这件事,就有些说不出口了。
“父王,父王…您在想什么?”
不知何时一个少年走到了马鸿面前,对着马鸿嫩声说道,那少年约莫十一二岁,长相很是干净,白嫩的皮肤,圆圆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满头柔和的淡黄色头发。看着自己的儿子,马鸿想到了马超,看来孩子还是遗传母亲的基因更多一些,马双的长相和马超倒是有几分相似。
马鸿微微一笑,伸手抚了抚马双的头道:“双儿,父亲想的你不明白。”
“父王不说,怎么知道孩儿不明白。”
马双有些执拗地回答道。
马鸿自称父亲,而他的孩子却执意叫他父王,一个王和一个亲字,说出口都是两个字,可是感觉总是那么的不一样,听着父王这两个字,总觉得他们中间隔着一层纱。
马鸿看着马双的眼睛:“双儿,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马双楞了一下,开口道:“想成为一名将军,为父亲开疆扩土。”
这应该不是马双的心里话,马双说这样的话,应该是有人教他的,那个人定是马双的母亲马云禄,其实马鸿想听到马双说出这样的话:像父亲一样的人,可是马鸿也不愿他说出这样的话,若是马双说出这样的话,就意味着马双不仅仅是想成为马鸿这样的人,而且还想成为将来的王,将来的皇帝,那么他的弟弟,马鸿的嫡子马益又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双儿,真是有一个好的目标,那么你就要好好读书。”
“不是应该好好练武艺习得兵法吗?”马双反问道。
“难不成双儿不想做一个文武兼备的将军吗?”
马双眼珠一亮,道:“想。”
马鸿点了点头道:“那么更应该好好读书了。”
“嗯!双儿听父王的。”马双点头道:“父王小时候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马鸿被马双这么一问,陷入了回忆:小时候吗?是什么时候,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还是那一个世界的小时候?来到这个世界的小时他一开始便就是想成为权倾天下的男人,而在那一个世界的小时候,那时候想的是什么,他已经记不清了。
“父亲小时候呢?是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马鸿含糊其辞地回答道。
“有用的人吗?”马双默默地念了一句,像是懂了,又像是不懂。
马鸿站起身来,对着马双道:“走,和父亲出去散散心。”
“是的,父王。”
马鸿站起身向前走着,马双跟在马鸿身后,马鸿微微扭头看向马双,发现马双也微微扭着头,看向王座。马双察觉马鸿在看他,对着马鸿抱之一笑,也不慌乱。
这个孩子,有着和马超一样的眼睛,也有着和我一样的心吗?难道我的第一个孩子才是最接近、最像我的人吗?
马鸿和马双来到了马凤兮的寝宫,马凤兮再看书,坐在书桌前认真地看着书,看到马鸿来了,连忙起身迎接马鸿。
“凤儿,近来用功了许多。”马鸿道。
马凤兮低着头说道:“近来父亲没有来女儿这里,但女儿却听到了一件事。”
“是父亲拒绝孙权为他孩子提亲的事情吧!”
马凤兮点了点头头。
马鸿上前一步拍了拍马凤兮的肩膀,开口道:“凤儿,你记住,父亲永远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