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渎明>第六十四章 书院之痴儿(中)

蔬菜沙拉,先生、女士请慢用。晚上必然还有一章。求收藏、推荐、抱养啊……

——————————

世界上总是有那么一种人,优异到只能让人仰视,只能有羡慕与佩服的情绪,连超越的想法都不敢生出,甚至不敢在内心愤恨与嫉妒,完美的近乎于完人。

他们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智慧与才华更能让芸芸众生高山仰止,却又不会随意骄傲或者自矜,不管是面对高高在上的朝廷大员,还是平凡的市井走卒,总是在脸上挂着从容的微笑,温润而有礼,真诚不做作,让人不由得生出亲近之心。

正在不疾不徐的,向台上走去的白无愁,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阅人无数的朱顶,甚至在他身上没有发现过任何的虚伪造作,他的一切行为举止,竟然都是内心缩影;他不会向易广远那样,刻意的耍一些小手段去拉拢人心,他就那样,自然而然的便被学子们聚拢于中心。

如果不是朱顶的经历太过特殊,否则恐怕也会被白无愁身上的那种特质所折服。

同时,朱顶心里更加好奇起来,这样的一个人,却只不过是那天在客栈门前作为传话人而出现,却只不过是他口中“公子”的属下甚至于随从。

手下就如此完美的不像个人,主子会优秀到什么程度?

朱顶也曾经在心中为白无愁暗自惋惜,这样的一个人,身后还站着势力越来越庞大的白莲教,朱元璋绝对不会让他成长起来,让他在未来祸害自己的子孙,让他搅乱甚至夺取自己拼了命打下的江山,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

如果不是因为朱顶这辈子的身世,他或许会拉一把这个让自己感觉很舒服的“完人”,但是他不能,也不想搅合进去。

这一世,朱顶来到了明初,他见到了朱标,受到了那个护短到脑残的兄长的照拂,早就已经决定,只要自己还活着,就不会让这位兄长重蹈另一个时空的覆辙,郁郁而终。

所以,在书院的这段日子里,虽然白无愁也有过亲近他们三人组的举动,却都被朱顶不动声色的避了过去,他害怕自己会因为情分而心软,将来不能淡然的看着他走向末路。

方老头儿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易广远记恨上了,还在一副“孺子可教”的欣喜模样,看到白无愁上台,想到那日自己在客栈前的装死表现,应该全落在这个学生眼里,更何况那天的事情也算受了人家的恩惠,便不觉得老脸一红,尴尬的咳嗽了两声。

可这个时候,那角落里的大家小姐们却齐齐的发出了一声娇呼,声色满是惊艳,老头儿顿时不乐意了。

在老人眼里,自然是自己那个懒洋洋的孙子是最好的,能做了一手好饭食,长得也算是玉树临风,脑子也是相当灵光,必然要在今天艺压全场的,更何况,嘿嘿,自己还早有安排……

可是看看今天,先是一个卖弄风骚易广远,几句话就让那些本该只为自己孙子惊叫的姑娘大呼小叫,又来了一个连话还没说的白无愁,就让那些小娘子不顾姿仪的嗞哇乱叫唤,这成何体统?

不就是长得好看点吗?好吧,就凭这张脸,不管在哪个朝代都够锦衣玉食的吃一辈子了。

放下心中对孙子的不平和担忧,方老头拿起手中的书卷,在《诗经》中随便摘了一段权作考较,毕竟为人师者,还不至于为了自己心里的小九九,就难为优秀的学生,这种事他做不出来。

“死声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此句该当何解?”

这个问句一出,甚至连孙美和夫子都为之动容。

这一句,不该问!至少不该问白无愁!

论及当今天下大势,扣除被远远赶出中原偏安于一隅的前元之外,就要数朝廷、白莲教以及易家统领的武林草莽三大势力鼎足而立,其中势力最大的自然是派系林立的朝堂。

而那些或赋闲在家或在朝当政的,属于另外两方势力出身的开国功臣们,论及当年可都是朱元璋的战友,而且至少他们现在表面上还坚定的站在朱元璋的一方,坚决的维持着自己一刀一枪、流血流汗打下的江山,忠诚的拥护着朱元璋的统治。

然而,明眼人却都知道,朱元璋搞出个锦衣卫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对付那些他曾经的战友!

锦衣卫成立短短几个月,可是就有不少不大不小的角色的所谓罪证被公之于众,虽然这些人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官员,但是谁都知道这些只不过就是前奏,那些只忠诚于皇帝的锦衣卫和他们手中的绣春刀,刀锋已经向着那些高高在上的公、侯、伯缓缓的刺出了!

背景如此错综复杂,叫白无愁怎么答对?

这次考较可不是简单的说明经文的意思,白无愁要是直接来一句:“啊,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战友啊,不论生离死别,我们都已经发下誓言,我都会牢牢的站在你的左右,和你一起到白发苍苍,坚定的阻挡我们的敌人。”

那他非得叫人笑成徒有好皮囊的饭桶,他是要从诗文里摘句对答的。

可是这问题对别人来说怎么回答都不成问题,但是对他而言,不啻于要表明自己的立场,表明白莲教的立场,就相当于直接被问:你说吧,你们白莲教什么态度,是坚决的拥护洪武大帝,伸出来脖子等刀子,还是扯旗****丫的?

于是,白无愁终于罕见的皱起了眉头,意味深长的看了方老头儿一眼。

天可见怜,方老头儿这会儿的关注点


状态提示:第六十四章 书院之痴儿(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