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巡逻边界线
“这天早上,学习一完,站长派郭玉峰排长带五人去边境线上去巡逻,我也在其中。我们做好准备,全副武装,在篮球场上排好队,在郭排长的带领下,从铁丘东面坡下顺着小路朝南行驶,绕过钢管山北角,便来到了中苏边界线我方一侧。眼前是一片二三十公里开阔的戈壁荒漠,甚至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位于苏联境内的阿拉湖。
郭排长指着几百米开外铁列克提河边的苏方一侧38号界点到39号界点,对我们两位新兵说,‘苏方的边界线本来是在几十里外的大戈壁的另一端,可是,六十年代之后,苏军便开始频频靠近和进入我方边界,甚至在争议地区建立起简易工事。后来,才确定了38、39和40号界段为双方的边界线。
不一会,我们顺着巡逻路线来到了一个很大的石块面前。这石块有1.5米高,两米长,一米多宽,是一块四四方方平平展展的大石块。岁月的风化和风雨的浸蚀使它变得光洁而平滑,就象是被艺术家雕饰过了一样。
郭排长指着无名高地北边的一个豁口对我们说,‘这就是被苏军从西边无名高地旁边移到这边的独立石。’啊,这就是那块独立石。我细细地看着它。它就象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默默地诉说着历史的苍桑,诉说着苏军的恣意与无赖,诉说着我边防军人的屈辱和愤恨。本来它是屹立在中苏已经划定的边界线上,可现在却被霸道的苏联人移到了这里。由于它的移动,原来中苏的边界线也随之向东推进了2公里,向南北延伸了10公里。使我国又失去了一大片的国土,使得无名高地也成为了争议地区。
正是因为这块独立石被苏军移动后,军区才把我们派到了这里。我深知我们的到来,就是为了保卫这块独立石,保卫祖国的领土和尊严不被侵犯。可是,这么大一块石头至少也有一二十吨重,苏军要把它从高地上搬到这坡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见苏联人是费了心思,下了功夫的。如果让我们现在再把这块大石头移到山上的原位,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那边已经设立了苏军的前沿哨所。有了苏军的前沿哨所,我们原来巡逻的路线也不能再走了,因为那样很容易与苏军发生军事冲突。
据说从沙俄到苏联时期,它的国家每年要有‘领土收入’。这种‘收入’的方式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一是将沙俄强加给我们的以某山脊、某河流为界,推到我国领土上的某山脊、某河流;二是利用每年在平原的疏松地带,动用军队和直升机枪杀和驱赶我牧民和羊群;三是在边界上私设界标。过去,他们曾侵占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这些领土相当于六个英国,三个法国和十二个捷克的面积。可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已不能再象过去那样继续明目张胆地侵占我国的领土了,可是,他们却采取偷偷摸摸的方式来改变边界线,或是以武装人员强占或限制当地农民出入的方式继续蚕食我国的领土。来到边防站后,经常听到苏俄侵犯我国领土的犯罪事实,我们当兵的早就义愤填膺了。过去,我们没办法,现在我们也有强大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还要忍受这种屈辱?
于是,我就慷慨激昂地对郭排长说,‘作为祖国的军人,保卫领土是我们的神圣职责。眼看着独立石被苏军移动,我们的领土被苏军侵占,我们为什么不去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地把它从被苏军的手中夺回来?’
郭排长想了想,说,‘这件事情军区首长早就知道了,要不,怎么会把你们这多人都派过来?我想军区首长肯定会有考虑的。’
离开了独立石,我们一路朝前走着。郭排长继续给我们讲着铁列克提边界的历史,说过去这里属于中苏和平边界,不分彼此,双方都不设巡逻和哨卡,也不存在武装冲突。边界线几乎靠近苏联那边的山边,也就是说在戈壁荒漠的另一边。那是当时俄国人三十年代划分的边界线。可是,到了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破裂,边界开始不安宁了。因这里有苏联的铁路线,为了保护铁路,苏军开始在这里设立哨所,并把哨所设在了中苏实际控制线我国领土一侧。使得中苏边界线一下子向东扩张了数百米,将眼前这片二三十公里的戈壁平川的三分之一划在了苏联一方。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国也开始在这里设立了铁列克提边防站,守护着边防线不被苏军侵占。到了66年,苏军又将中苏边界线向东推进到戈壁荒漠的中间地段,仅过了一年,也就是67年,苏军再次把边界线向东推进数百米,将戈壁荒漠的三分之二面积归入苏联境内,并以此为边界线,与中方一侧的戈壁边沿之间划了一个中间线,来确定为双方的边界线。这一划线又将中方数百米宽度的领土划入苏联的境内。这也是中苏近些年来比较明确的一条边界线,是由中苏双方的武装军人各自站在本国的边界上,用东方红拖拉机在中间犁出的一条直线。这条线今年是我们犁,明年是他们犁。之后,我们就在每公里的地方筑起一米高的石堆,泼上石灰水。其中38、39、40号界点就是这条边界线上的界标。可是,到了69年5月2日之后,苏军通过偷移界碑和改变边界线的方式,把中方的边界一下子挤压在戈壁荒漠的东侧,丘陵石山的坡下,使得铁列克提小河边上的38号界点,离阿拉湖只有数百米的39号界点和离苏联铁路线只有数十米40号界点,全部划入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