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兴四年八月二十九夜的四更天左右,赵祯正在太子妃宫中熟睡,突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跟着他一同被惊醒过来的还有太子妃杨秀如,杨秀如目光惊疑不定的落在房门的位置,悄然开口:“殿下,这个时候……”(赵祯因幼年在萧家养成的习惯,回宫后睡觉也不喜欢有人在床边守夜,现成了太子这习惯也没改变。)
“怕是宫里出事了,我出去看看,你先别动。”赵祯一边着衣,一边神色凝重的接口,杨秀如点了点头,没再开口,这个时间点,敢用这般急促的敲门来惊醒太子的,除了宫里生了大变故之外大概不会有其它事了。
赵祯着好衣从屋内出来,一眼就看见自己的近身太监王和一脸惶然之色的站在门边,显然刚才敲门的人便是他,站在他身边的那个人则是皇帝身边的吴恩,赵祯瞧着吴恩脸上哀慽的神色,无须他开口,心里已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殿下,官家他……”果不其然,吴恩一看到赵祯,眼泪一下就涌出来了,他双膝一曲,就要朝赵祯跪下去,在此之前,皇帝身体虽有些虚弱,却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症状,为此,赵祯和信王除了每日会去看看他,晚上并不会在宫里侍疾。
“吴总管无需多礼,你且稍候片刻,待我交代几句话,即刻就随你入宫。”赵祯伸手一把将他扶住,微微摇了摇头,说完这句话,他又转回寝殿内,和杨秀如交代了些事,随后就带着王和与几名贴身护卫随吴恩一同入宫去了。
自乾兴元年开始,宋真宗的身体就一日不如一日的,大病倒是没生过,唯有精力大不如前,体弱气虚,没有精力主理朝政,赵祯被立为太子三年多来,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监国,尤其是他大婚以后,皇帝大多事务都交给了他,自己则一心静养,没想到仍然没有挨过这个坎。
赵祯随着吴恩来到皇帝的寝宫福宁殿,刚入殿门,便见宫里的宫女和太监满脸哀气,李淑妃坐在皇帝的床边上低泣,床沿下面还跪坐着两名太医,今夜在福宁宫陪寝的人便是李淑妃,李淑妃看到赵祯进来,立即站了起来朝他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免礼,淑妃娘娘,父皇他。”赵祯摆了摆手,先朝她还了一礼,这才开口道。
“官家,他……”李淑妃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两名跪坐在床边的太医也跟着摇头,赵祯没有再言,他走到皇帝身边,摸了摸他的手,已经冰凉一片,顿时扑倒床边哭了起来……
没一会儿,信王赵祉也来了,信王来了之后看到皇帝早咽了气,自然也要扑倒床边大哭一场,跟着信王后面来的是赵祯和赵祉的两位皇叔卫王赵元佐和周王赵元俨。
(周王赵元俨在太宗诸子中排行老八,人又称其八王,赵元俨文韬武略,样样出众,在朝野内外影响力颇大,后世小说杨门演义中的八贤王,应该是根据周王赵元俨的形像来改编塑造,至于太祖的儿子赵德芳只活了二十二岁,感觉和那位八贤王没什么关系。)
太子和亲王们都到达之外,没过多久,右相寇准、左相江阁老、老将军杨延昭、国公李昭亮(其父李继隆三年前已然过世。)都被召进宫来,至于丧钟,是在五更天之后,上朝之前敲响的,原本正在家里梳洗准备上朝臣工们先是一呆,紧接着心头一沉,这是老皇驾崩了……
意识到这一家,大家赶紧换上素服,这才往宫里赶去,皇帝驾崩,早朝肯定是不上了,但不上早朝,却不能不去送旧皇,迎新君,老皇驾崩,接下来就是新皇登基,只有新皇登了基,才好着手处理一应国丧事宜。
至于各勋贵官员的家属,在没有接到皇命前,都在家里没动,有品阶的命妇们要进宫为皇帝哭灵也得等到新皇登基,诏令下来之后才能入宫,只是暂时不用入宫,这些命妇们也不能闲着,各家各户都在指挥着府中的佣人换装,不到半日,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勋贵世家,门前都是一片素缟,国丧期间,全民戴孝,没有哪个不怕死的敢穿红披绿的出去招摇。
原本一切都进展得井井有条,可到傍晚时分的时候,大家终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皇城之内凭空多了许多跑动的兵马,而一早入宫的臣工们,按理来说这个时辰应该拿着诏令下朝安排家眷入宫哭灵守孝的事。
结果进去的人一个没出来不说,倒是一些重臣家的府邸被无数兵马给团团围了起来,城京也被封锁,此事一出,举京大哗,所有人都变得惶惶不安,大家不知道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尤其是那些被兵马围住的府邸中,里面一片鸡飞狗跳,鬼哭狼嚎……
“雀隐,这,这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为什么梓修入宫之后就一点音讯都没有不说,外面还来了这么多围府的官兵啊?”梓修的府邸之中,林氏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脸胆颤心惊的开口问。
“阿母,别急,咱们要相信太子殿下,相信梓修,他们,他们都不会有事,不会有事的。”雀隐心头也焦虑之极,面色却是分毫不显,她紧紧抱着儿子,一脸坚定的开口道。
皇帝驾崩,皇城被不明兵马围困,城门又被封锁,在这种情形之下,汴京之外的人一时半会是很难得知这个消息的,但是远在青孚镇的萧楠第二日上午就接到了这个消息,这个消息是千门的人传回来的,萧楠手里捏着这张溥溥的纸片,沉默了半晌,才对前些日子赶回家过中秋,此时尚未离去靖轩道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