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风派熊大去打探背后之人的用意,也是很明显的。
就是不同的天子,赵风需要不同的态度。
而且,赵风还不能当面去询问,李常侍背后之人是谁。
所以就只能让熊大去打探了。
毕竟赵风现在所处的位置,就决定了赵风也只能认可一位大汉天子。
如果赵风去询问的话,就会让人觉得,赵风好像三位天子,都是认可的。
这会给赵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人言可畏!
片刻后。
熊大与一身穿太监服饰的人,一起走进中军大帐。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然后便走到自己的位置站定,然后小声道:“寿春来的。”
赵风一听就知道,是袁术派来的人,心里就有底了。
李常侍对赵风行了一长揖:“下官拜见赵王!”
赵风隔空一抬手:“李常侍无须多礼!”
然后直言道:“不知陛下让李常侍前来,有何吩咐?”
从名义上来说,赵风与袁术联姻,又是支持袁术的,所以赵风要称呼袁术为陛下。
当然,为了表示对大汉的尊敬,就算是刘协派人前来,赵风依然会称刘协陛下。
只有刘璋派人前来,赵风才不会称呼陛下。
李常侍对赵风行了一揖:“陛下说,如今扬州百姓缺粮,继续恶化下去,恐百姓之间,会出现易子而食的情况。”
“陛下于心不忍,想着赵王能不能……”
赵风皱眉道:“能不能何事?”
李常侍抬头挺胸道:“能不能上缴三成赋税于陛下救助扬州百姓!”
赵风听后,愣了一下。
这就是光明正大的索要粮食?还是永久性的?
真把他自己当皇帝了?
也不知道,是袁术的脑子坏了,还是袁术麾下的谋士,给袁术出了一个馊主意。
当然,按理来说,大汉天下的赋税,自然是要上缴给天子的。
袁术的这个要求,也不过分,也只是索要了三成赋税。
至于是总赋税的三成,还是全部粮食的三成,就属于文字游戏了。
以后可以慢慢来谈。
而且,袁术还是拿扬州百姓来说事的。
一旦赵风拒绝,袁术就可以借此来做文章了。
如果扬州百姓,真的缺粮,袁术就可以把这个黑锅,甩给赵风。
这样只要稍加引导,百姓恨的就是赵风,而不是袁术。
这样袁术也不会损失什么民心。
毕竟上缴赋税给天子,那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自从诸侯割据开始,就没有哪路诸侯,会把赋税再上缴给天子了。
只不过,这些事情,算是诸侯之间公开的秘密,只是百姓所知甚少。
赵风还没开口。
熊大便冷哼一声:“三成赋税!”
“不觉得索要太多吗?”
赵风罢了罢手:“不得无礼!”
接着沉吟道:“我如今看似强盛。”
“但幽州连年征战,幽州百姓,早就被鲜卑、乌桓大军,祸害的无法耕种粮食。”
“我每年还需要耗费大量的粮食,来救助幽州的百姓。”
“另外,为了防止匈奴与鲜卑、乌桓勾结在一起,我每年还要额外送出不少的粮食,以交好匈奴人。”
“而请匈奴出兵幽州,协助我军与鲜卑、乌桓抗衡,也耗费了不少的粮食。”
“这么一来,我哪里还有余粮?”
这些事,远在幽州,袁术除非派人专门前去打探,否则知道的消息,也不会太过准确。
所以有了胡扯的空间。
李常侍对赵风行了一揖,愤慨道:“这些匈奴人,真是太过分了!”
“陛下封了呼厨泉为单于,只要陛下一封诏令,自然可以令呼厨泉出兵协助赵王。”
“哪里还敢索要那么多的好处?”
“下官这就返回寿春,请陛下下诏令给匈奴单于呼厨泉,让他奉诏出兵!”
“解决了匈奴人之事,想来赵王应该就能把给予匈奴人的粮食,上缴给陛下了吧!”
赵风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
如果袁术的势力,远远强于赵风的话,此言论还有那么一些效果。
因为从道理上来说,是赵风先拿匈奴那边说事,然后袁术这边,顺势解决了匈奴问题,赵风没理由拒绝。
但现在的问题是,袁术远远弱于赵风,这话便好无意义了。
当然,这是从赵风的角度来说。
如果从内侍官的角度来说,或许还能称之为机智!
只是,前提是要办妥了。
李常侍看到赵风半天没有回话,也没有明确反对,便对赵风行了一长揖:“多谢赵王体恤扬州百姓!”
“下官这就把这消息,回去告诉陛下。”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赵风看的一阵无语。
这是想用天子、百姓之威,来逼迫自己就范吗?
但问题是,袁术现在比自己弱势啊!
另外,除开袁术以外,还有许都天子,成都天子!
权术玩到自己头上,有什么用?
等李常侍走后,熊大怒道:“主公为何容忍这厮?”
“这厮简直太放肆了!”
赵风笑道:“我倒想看看,袁术究竟想干什么。”
“内侍官或许因为见识有限,或许因为其它原因,只会认为袁术才是最大的。”
“但袁术与袁术麾下的谋士,显然不会这样认为。”
熊大愣了一下:“主公的意思是?”
“袁术想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