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仙侠修真>凌风歌>第二章:铁剑门人

铁剑门位于临江北望山,创于元末明初,创立者乃是千叶观道士一尘道长,后人则尊称他为一尘真人。这一尘真人出生于hb沔阳,在汨山千叶观修道时,千叶观被元军洗劫,一尘真人年轻气盛,仗剑出手,斩杀元军三十一人,百夫长一人,惹得元军放火烧观。

一尘真人看着昔日香火缭绕的道观,转眼便成残桓断壁,感叹自己一人势单力孤,遂之下山创立铁剑门。扬言要一把铁剑驱除鞑子。后来和农民起义军徐寿辉拉起反元大旗,名振九州。

只是遭遇元军猛攻,兵败蕲水后,和徐寿辉部将陈友谅因战略谋划意见相持,渐渐有了隔阂。在采石山上,陈友谅袭杀徐寿辉夺权后,一尘真人改投朱元璋,后在鄱阳湖箭杀陈友谅,又随朱元璋灭张士诚,歼方国珍,至洪武元年,终将元军赶到长城以北,实现了驱除鞑子的壮志豪言。

待天下安定后,铁剑门便隐于江湖,远离权势纷争,而一尘真人也销声匿迹,不知所踪,朱元璋曾三次派人到hb寻访,皆无声息。一代高人从此便天地逍遥去了,只留下徒子徒孙在江湖漂泊。时至今日,铁剑门已传有四代。这第四代铁剑掌门人便是樊瑾的师公,樊义的师父,号称‘追风剑客’的莫凌寒。

莫凌寒年逾七十,以出尘剑法“追风十三式”独步江湖,年轻时便威名赫赫,最近几年在江湖上却少有听闻。莫凌寒收有三个徒弟,这三人中的大师兄便是这樊义了。

这樊义天资不高,功夫虽不如两位师弟,却胜在老成稳重,是以门中大小事务,到有一半是他做主。他眼看师父七十大寿将至,便想着怎么为师父置办一件寿礼。这日,樊义叫上二师弟杜刚,三师弟吴士奇,来共同商量这寿礼的事宜。

那杜刚最是性急,听的师兄相问,便道:“这事我可没什么主意,我听大师兄的,你说是什么便是什么吧。”樊义知这二师弟为人粗犷,也不多说,便向吴士奇道:“三师弟,你一向聪明,可有什么想法?”那吴士奇虽说年纪最轻,却最是圆滑,平日里师兄弟行走江湖,倒是他打前站的时候居多。

他一边踱着碎步,一边道:“师父平日简朴,也不喜金银玉饰,前日里我见他打坐的蒲团有些破旧,我倒想给师父做一块狐皮毡子。”那杜刚听说是一块毡子,不以为然的道:“一块毡子而已,我去买一块不就行了?”樊义也道:“师父七十大寿,送一块毡子,是不是太显小气。”杜刚接道:“还说师弟你主意多,怎地出了这么个破点子。”

那吴士奇笑笑,不以为意的道:“师兄说的甚是,师父年纪已高,虽老当益壮,却也要易乱除邪嘛,那要不就送师父一株千年玄参伐病强身,如何?”杜刚一听千年玄参,喜笑颜开,忙道:“这个好,这个好。”

樊义却道:“师弟说的容易,这千年玄参岂是世出之物。”吴士奇道:“师兄莫急,这个我自有秒法。”说完却再无下言,杜刚见他卖关子,不由气道:“就你小子能干,什么秒法?还不说将出来?想急死老子?”吴士奇最是喜欢和这二师兄逗贫,正想回他几句,却见大师兄樊义也在等着下文,见大师兄一脸严肃,只得悻悻道:“上次从福州回来,路过吉安庐陵时,发现此处有一大山,形如笔架,那笔架山凹处重岩叠嶂,雾气萦绕,日照不散。此处必有大参。现在离师父七十寿辰还有三月有余,我们可去一趟庐陵,就算找不回玄参,也还有多余时间再搜寻别的作贺礼不迟。”

樊义却是故着严肃,不然只怕这两个师弟又要互逗半天,见师弟真有秒着,便笑道:“三师弟果然不出所望,如此便由我和二师弟下山去寻那千年玄参,三师弟留下照顾师父和教习门下弟子吧。”那吴士奇道:“主意是我出的,这次寻找玄参,师兄怎可丢下我来?”杜刚道:“你主意多,自然由你留下,那门下弟子刁钻难缠,我可应付不来。”樊义道:“正是如此,二师弟说的不错。”说罢和杜刚相视一笑。

吴士奇面色煌煌,知道上了两个师兄的当,却又心有不甘,正要反驳。樊义道:“此次乃是我三人主意,只是我们分工不同罢了,三师弟切莫上心,明日我和杜刚带几名弟子一同下山,这事就这么定了。”说罢朝杜刚使个眼色便回屋去了,杜刚心领神会,没等吴士奇“等等......”两字下面的话出口,便已开溜。眼见自己又被师兄下套儿,却又无可奈何。

原来这师兄弟三人年纪虽不相当,感情却是极好,大师兄老成持重,二师兄粗豪耿直,三师弟是机灵圆滑,鬼点子最多。那杜刚和吴士奇又喜欢斗嘴耍贫,只是依得杜刚的性子,哪里是吴士奇的对手,每每被吴士奇捉弄得晕头转向,连樊义有时都看不下去,只得不时帮杜刚找回一场面子,吴士奇虽知道大师兄有时会和二师兄联手耍他,却不想今日着了道儿。

只是师兄弟间打打闹闹,不但没有伤了和气,反而感情是越来越好。这次樊义叫他留下,他也没有什么怨言,只是想到被二师兄耍了,有些气闷罢了。

樊瑾听说父亲要去帮师公找寻七十大寿的贺礼,也缠着樊义要一起去。樊义拗不过他,心想也可以带出去见识见识,便由着他一路跟来。

话说樊义和杜刚带着樊瑾和七名铁剑门弟子一行十人,由北向南,一路走走停停,不足半月便至庐陵境内。樊义向人打听得去笔架山还须有半日


状态提示:第二章:铁剑门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