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乾顺现在只能隐忍,他心里明白,如今的情况是交趾四大家族李氏、黎氏、黄氏和丁范氏聚集在此商讨交趾的未来。
他们李氏原本是皇族,也一定是四大家族中势力最强的一家,他们决定了什么,是不会给另外三家商讨的余地的,只会命令他们服从。
但眼下不同了,代表交趾统治的李乾德和升龙城已经失陷,他们李氏想要延续本族在交趾的统治,绝对也不能不顾及三大家族的意思。
从眼前的情况来看,丁范氏的嫡系族长太年轻,丁范氏也是四大家族中势力相对最小的一家,丁焕福明显是一个墙头草,他也一直顺着李乾顺的意识说话行事,所以不足为虑。
黄氏呢,整个家族都崇尚武力,也是出了李氏之外的另外三家中军事实力最强的一家。
但黄氏从族长到族中子弟大都是粗人,没什么太有智慧的人出现,在李乾顺眼里,黄氏这边只需要给他们足够的利益和好处,也不是没法谈的拢。
而最后一家黎氏,和他们李氏之前关系看上去相处融洽,但两家怎么都逃不开近百年前李氏取代黎氏成为交趾皇族的这道坎。
在李乾德倒台的情况下,很难说黎氏不会有复国的想法,而且黎氏这些年里大力鼓励族中子弟学习汉人文化,很可能更容易受汉人皇帝的接受。
李乾顺则觉得黎氏崇文抑武,确实是学习了中原汉人的有点,但也给自身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地方。
假设黎氏真的有意和他争夺交趾郡王之位,李乾顺也不怕,黎氏势力在四大家族中只能排行第三,特别是军事实力不行,在这一点上似乎很难和他相提并论。
所以思来想去,李乾顺还是觉得他们李氏皇族还会是交趾的皇族,加上杨怀仁和他之间早先就有约定,所以李乾顺觉得他还是最有希望继承交趾郡王之位的那个人。
对于黎文英的讥讽,他倒表现出来了一种大度,甚至反驳道,“这世上从来都是有道伐无道,你们黎氏不是号称书香世家嘛,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我皇兄李乾德近年来干了许多无道之事,他受到了天谴,便是印证了这一点了,相信这一点,大家都应该没有意见吧?
天朝派南方王杨怀仁率领大军来问罪李乾德,李乾德竟不知悔改,还负隅顽抗,最后闹的这么个凄惨下场,那是他自寻死路。
但李乾德是李乾德,他不能代表我们李氏皇族的其他人,我们之所以不去救他,也是出于大义灭亲的考虑。
怎么,黎文英你觉得我说的不对吗?”
黎文英心中很是憋闷,李乾顺开头一句有道伐无道,便一语双关的把当初李氏取代他们黎氏成为交趾统治者的事情也包括进去了。
他若是现在反驳了李乾顺,怕是李乾顺会拿他是针对杨怀仁奉天朝皇帝旨意问罪李乾德来说事,反倒陷他于不忠不义的境地。
交趾虽然实际上已经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多年,但名义上还是要忠于大宋皇帝的。
见黎文英不说话只能生闷气,李乾顺倒是气顺了不少。
但他也没得意多久,黄萩却在一旁笑道,“曲阳王说的也对,不过这天底下呢,还有一个道理,那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你和你皇兄李乾德是一个爹生得吧?他是无道,那你算什么?”
李乾顺心中大怒,可也不敢当面和黄萩撕破了脸皮,阴阴地说了一句,“龙里凤里,也难免出一个半个的不孝子孙,这有什么稀奇的?
只怕是本来就非龙非凤的,披上龙皮凤羽,也终究成不了真龙真凤,是条蛇就该老实盘着,是只野鸡,就别幻想着攀上枝头变凤凰。”
黄萩是个粗人,一开始并没有听懂这话的意思,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正气呼呼地要对李乾德问难的时候,帐外卫兵来报,大宋南方王杨怀仁已出现在二里外的大路上。
众人同时站起身来,竟异口同声问道,“他带来了多少人马?”
说罢几人面面相觑,又一脸嫌弃的躲开各自的目光。
卫兵想了一下道,“只看见大宋王爷带了五六十骑,至于身后远处,小人看不清楚,无法判断,但听地面的动静,他们应该是就来了这么多人。”
众人沉思了一下,心说杨怀仁这种人,应该不会只带了五六十骑就赶来赴会吧?若真是这样,那人家的胆略还真是牛比大了。
古代军中斥候有一种基本技能,那就是伏在地上听地面上从远处传来的动静,来判断对方到底来了多少人马。
这可以叫做听声辩数吧,如果斥候这么判断,说明杨怀仁确实带来的人不多。
聚会地点离升龙城虽然只有十多里地,但如果他们真的打算阴谋对杨怀仁不利,怕是宋军再厉害,也不能立即赶来救援。
当然,交趾四大家族现在想的是各自将来在交趾的利益和地位,也没打算对杨怀仁不利,或者说,他们还没有那个胆子。
但在杨怀仁心里,还是要做到万无一失的,就算他不考虑这些,吴监军也好,他身边的弟兄们也好,也都会抢先一步帮他想到这些。
实际上原本在聚会地点附近,就有原先宋军的一部分斥候在此地刺探是否有交趾援军来升龙城勤王。
后来李乾顺等四大家族的代表人物出现在此后,他们也早就汇报了情况给杨怀仁,并退出一定距离做好了防卫。
杨怀仁在来赴会之前,也商讨出了一套办法,来试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