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仁帮忙熬制的鸡汤,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欢迎,特别是孩子们,对他的感觉似乎更亲近了。
村子里几百口人,那些出去“狩猎”的猎人应该算是村子里最健壮的一群人了,而剩下的劳动力则负责村里其他的劳作。
这便让整个村子的运行显得十分科学,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还很原始,但面对生活的态度却非常的积极向上。
吃过了饭,杨怀仁便跟那个领他们回到村子的少年攀谈起来,聊天中得知,猎人老汉叫木朗,也是这个村子里的族长,今年已经快六十了;而少年是那个他的孙子,今年也不过十五六岁,名字叫做巴查。
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的村子不属于周边任何一个部族的土司所有,而是独立的,而且他们附近还有几个村子,和他们的情况也类似。
至于原因,巴查说他们原来是一个人口不算多的部族,百年前南诏各部族混战时期,他们的部族被别的大部族消灭了,只剩下极少数的族人流落到这片人迹罕至的山里,并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经过了一百年的繁衍生息,族人散落在周边几个村子里,人口也没有超过千人,他们所在的村子,就是族人最大的聚居地了。
而这地方本来就是深山,离周边的土司都比较远,那些土司们也对他们没多少兴趣,只要他们每年都给那些土司进贡一些贡品,那些土司们也懒得理他们,也正是因为这样,让他们的生活一直非常的平和宁静。
和这片大山里的其他山村一样,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其实也不多,而且也不算肥沃,光靠种植农作物,是连族人的口粮都种不出来的。
但是他们的族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和技能,那就是在深山老林里的狩猎技能。
猎人们把山里的山鸡、野猪等野兽抓回来,逐渐驯化成可以圈养的家禽和家畜,从山林里采集各种可以食用的蘑菇、山果,来补充不足的食物。
直到后来,他们发现了松露,这种被他们叫做松下宝的东西,一开始谁也搞不懂这是什么,但后来他们拿到汉人的市镇上售卖,竟然有人愿意出高价收购,这才让他们找到了一条通往富足生活的道路。
杨怀仁欣慰的点着头,虽然他也搞不清这些人属于哪一个民族,但是从他们的经历里,杨怀仁看到了一群勤劳勇敢的人,在部族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之后,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利用这片大山中的资源,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
其实民族不分大小,能在艰苦的生存环境里生存,并不断的繁衍生息,就显示了这群人的勤劳和智慧。
而民族和民族之间,也是平等的,不管他们骨子里的性格如何,是暴戾也好,善良也好,都是为了生存,为了填饱每一个族人的肚子,才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性格。
巴查说他的爷爷要天黑前后才能回来,下午客人们可以在他家里休息休息。
杨怀仁今天起得早,又爬山又赶路的,按说应该感到疲劳的,但也许是吃了黑松露的效果,让他觉得并没有那么累,而且兴奋地半点睡意也没有,不如让巴查领着他们几个在村子里走走看看。
这个村子的确很美,即便是在冬季里,村子周围的树木依旧是一大片的绿意,不规则的石块铺成的道路和排水渠,即便是下过了大雨,村里也不会被淹,道路也不会泥泞难行。
除了村后的田地,在一座和缓的山丘上,聪明的村民们还改造出了规则不同的梯田,从下面望过去,照样能看出来层层叠叠的,煞是好看。
年轻的男人们忙着制作耕种和狩猎用的工具,为来年做着准备,而女人们则坐在自家的屋檐下缝制着衣服,杨怀仁从她们门前走过,她们也好不吝惜她们美丽而淳朴的笑容。
老人们悠闲的在朝阳的墙后享受这冬日午后的阳光,孩子们三五成群唱着欢快的儿歌追逐跳跃着,每一个人似乎都享受着恬静而舒适的生活,组成了一副和谐的山村美景的图画。
巴查领着杨怀仁他们几个来到了村里的谷仓,虽然建在一个溪边,但谷仓所在的位置地势还是比较高的,而且那种高脚楼似的建筑风格,也决定了在这里储存粮食,并不会让粮食受潮。
谷仓里的粮食不能算非常满,但对于村子里来说也算是比较充裕,听巴查说,这些粮食一多半都是用卖了松下宝的钱,再从百里之外汉人的一个集市上买回来的。
另一个谷仓里则是挂了许多经过了腌制,已经风干了的腊肉和鱼干,这样集体生产、存储和分配的方式,也保证了整个村子里不会有人因为自家田地的收成少了而饿肚子。
当杨怀仁转到最后几个谷仓的时候,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那几个谷仓里储存的并不是粮食,而是一些早已经晾晒干了的山货。
山果干很普通,而让杨怀仁感兴趣的,是一些山蘑菇干,他饶有兴致地在得到巴查的允许后走进去,扒拉着那些干蘑菇仔细辨别了一下,便会心的笑了。
“巴查,你爷爷今早跟我们提起的两样宝贝,除了松下宝,这些干蘑菇是不是第二种宝贝?”
巴查微笑着点点头,“客人真是见多识广,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些山蘑菇,种类其实有好多种,不过味道都是非常不错的。
我们的族人在四季采集了不同的山蘑菇回来,便晾干了储存在这里,等到你们汉家的大市集的时候,便背到那里去卖。
你们汉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