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如此,律师们心中还是有些不解,一般恶意收购的目标,主要是股权分散的企业。泽业上市后,赵泽君、员工和管理层手头的股份已经略微超过50,股权非常集中,和那些大股东只有几个点,甚至零点几个点的架构有天壤之别。
泽业这样股权集中、有强力创始人大额持股的企业,收购难度太高,打这样企业的主意实在得不偿失,有这个精力和财力,还不如去考虑其他。国内有大批股份分散的上市企业值得下手,干嘛要啃这块硬骨头,脑子有病嘛。
律师们没错,赵泽君也没错。
赵泽君的确是有些‘被害妄想症’。
老赵有病,病在心。
自从穿越之后,他的被害妄想症从未消失过,反而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见世面不断增加,越来越严重。
这其中原因很多。
一个是历史借鉴,作为穿越者,他很清楚的记得当年的宝万之争,大陆地产龙头老大万科,面临宝能的收购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如果不是监管层及时介入,差点崩盘。最后堪堪的保住了万科,王石本人却被ko出局。
王石是不是创始人?在万科之内是不是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自然毫无疑问,万科从一个普通的中小企业,走到千亿规模,大陆地产龙头,王石功不可没。
结果呢?
这里面固然有王石和团队持股太少,王石本人又太浪的原因在内,但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不能不引以为戒。
宝万之争,水太深,幕太厚,王石的出局对于所有创业者都是一记大大的警钟,闻之心惊。
而赵泽君自己很清楚,这些年泽字系发展的确快,影响力大,人脉广,好像上上下下没有自己搞不定的事。
但是归根结底,在一定层次看来,‘赵氏’并没有成为一个盘根错节的家族,自己毕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所谓的关系、人脉,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遇到小风波,不在话下;中等的波动,也能应付;可如果是滔天大浪,巨魔大凶呢?还能保证那些所谓的人脉影响能发挥作用,坚定的站在自己这一边?
这大约也是这十年来,所有新崛起的企业家的共同的心病:底蕴太薄。
全他妈是暴发户,真遇到滔天大浪,没有一个脉络庞大的家族体系背景,没有真正身居高位的老爸老妈老婆老公,谁都要头疼。
这也是赵泽君这些年一直和夏斐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原因,然而夏斐的老爸,毕竟不是自己的老爸,不可能百分之百让赵泽君安心。
有被害妄想症的,大约不止赵泽君一个企业家。比如牛胜利,一直不肯上市,就是存在这方面的考虑,以至于多年来,德源集团的发展始终停滞不前,就像一个修为早就足够,却迟迟不渡天劫的修士。
这一份只有30页纸的公司章程,就是上市公司自保的法宝。
不过这一次,给赵泽君的答案依旧是否定的。
毒丸计划行不通,这是一个几败俱伤的解决方法,为了确保社会稳定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无论是大陆还是香江股市,都不允许其存在。
“如果是这样……”赵泽君沉吟了片刻:“我个人持股的比例就必须增加了,51。”
在场律师都是一愣。
51,就意味着一下子跳过了两条线:第一,公司重大决策,需要超过三分之二的股东同意,换而言之,赵泽君不点头,董事会无法做出任何新的重大决定;第二,只要股东没有都跳起来造反,赵泽君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很显然,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普通股民理论上有决策权,实际上都会跟分公司管理层。
所以,上市后,泽业的情况就是赵泽君不想做什么就是不做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和上市前对公司的控制力没有区别。
“这么一来,二级市场发售量就要减少。”一名律师说:“赵总,泽业原本准备在二级市场公开募集的比例就比较少,再减少十个点,这可能会影响未来泽业上市后的股价。”
“这不需要考虑。”赵泽君挥挥手。股价再高,如果公司不是他的,也和他没关系。
泽字系本部的律师能理解赵泽君的想法,另外几个外面请来的专家却多少有些腹诽,心想赵总是不是太贪了点,都是胡润排行榜上的人物了,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股份。
不过话说回来,泽业是人家一手创立的,拿超过一半的股权倒也正常。
说起胡润,今年的榜单前两天才**出炉,赵泽君还特意看了几眼。
和原是空有点变化。
最惨的两位,万达的王老板和腾讯的小马哥。由于商业地产被抢,住宅地产被压在北方,王老板如今的身价才两百亿出头,勉勉强强在前三十,和原时空始终在前五的盛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腾讯更倒霉,被抢走了移动互联业务后,从以前的前十常客,落到了四十多名。
互联网行业之中进榜单的人很多,有两位大佬值得一提。
网易的丁雷,由于从来不掺和互联网竞争的破事,拉下面皮,安安心心的做游戏,又搭上了当初天网联盟的顺风车,一路发展得顺风顺水,反而以250亿排名第19;联盟时候,就一直坚定的站在赵泽君一边,这几年该占的好处一份不少,不声不响的以500亿的身价,排行第三。
其他马芸、陈天桥几位,都在百亿资产以上入榜。
至于赵泽君本人,在榜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