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这是最后一卷了!!)
周王宵二年三月二十五,魏昭侯崩于永明殿,武扬君魏无忌继位为新任魏国国君。
这个消息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便传遍了九州列国,一时群雄纷纷侧目。
大魏国的国君,那个为列国所惧的男人,居然就这么死了……
在许多人眼中,这个消息总给人一种不真实感,魏侯怎么能就这么死了,他这种人就该死得轰轰烈烈才对。
虽然大家惧于魏侯威名,但列国中绝大多数对他却没有好感,所以前去魏国致哀的使者却不算多。
反倒是秦国,在三月末的时候派出了十万大军,对西关方向发起了猛攻,也算是对魏侯离开的问候了。
在这种强度的攻击下,西关一度差点儿失守,亏得长平大营方向即使派出援兵,才解了其生死之困。
秦国人的攻击也就前面厉害,在陷入僵局之后便难以为继了,十万大军的消耗对秦国来说也是沉重负担。
所以,这场大战来得快去得也快,仅仅一个月时间便消弭兵事,魏国西面才又恢复了安宁。
稍稍让人安心一些的是,如今齐国和楚国的注意力都在南方,对付吴国他们并未对魏国这边发动攻击。
实际上,如今大国中最艰难的便是吴国,被齐国和楚国压着打的后果便是,吴国原本占领的土地不但吐了出来,而且还丢了不少自己原本的地盘。
可以预料的是,齐国和楚国这次是铁了心,要将吴国的脊梁骨打断,那样他们才能有一个稳定的后方。
所以,在秦国的攻击事件之后,魏国一度便安定了下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无进攻之敌。
当然了,这个时候魏无忌自然也是夹着尾巴做人,自然不可能去主动出击为自己招祸。
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魏无忌在武安最主要的事情,便是为自己老爹……也就是前文所说的“魏昭侯”料理丧事。
魏昭侯的谥号是下面大臣给定的,魏无忌虽然不是很懂,但也只好“昭”字绝不是什么恶谥,便也就听之任之了。
昭侯大丧理论上要持续一年,但严格意义上只需三个月便可以了,而魏无忌便借着这段时间熟悉朝堂各项事务。
毕竟,之前他从未在政事上有过建树,很多事情都需要学习,除非他想被下面的臣子忽悠。
而就在这期间,当魏侯的丧仪接近尾声将要正式安葬的时候,却在武安却发生了一场政变,差点儿将刚坐上国君位置的魏无忌给掀了下来!
在魏无忌防备减弱的情况下,他的那位存在感极弱的大哥,居然纠集了将近三千余人的队伍,对魏宫发动了夜袭。
好在这些人武器甲胄不全,且人数不多,故而被紧急赶来的武卒,联合宫内的侍卫们给镇压了下来。
虽然事态得以平息,但造成的影响却是极坏,也让魏无忌这段时间松懈下的心紧绷起来。
在秦国军队退去后,这段时间他过得是有些安逸,都忘了自己时刻处于危机之中。
这场叛乱被镇压后,作为策划者的魏多洵当时便要自裁,但却被兵卒们拦了下来,这反而给魏无忌留下了个麻烦。
魏多洵该怎么处理?是杀?还是囚?
如果是杀的话,当然是符合魏无忌心意的……但那毕竟是他的亲兄弟,作为国君又怎能对自己的兄弟下毒手呢?
魏无忌能上位靠的是军心民心,所以他要显示自己的宽容,他要让自己的子民们感受自己的仁德。
那么就只剩下一条路了,那便是将魏多洵囚禁起来,但这样做则存在一些隐患!
将魏多洵关押起来后,其他的从犯可就没那么好运气了,魏无忌对这些人全都是重刑伺候,为的就是挖出背后的那些人。
这些人能在武安城内搞出这么大的动静,里面肯定是有世族中人支持的,也只有他们才有这么大的能量。
被审问出来的人,魏无忌也没有立即进行处置,他在等一切水露石出……
当然了,如今还在魏侯大丧之期内,魏无忌也不打算再闹出什么风波来,他只是加强了为武安城的管控。
经过魏多洵这件事后,魏无忌对南边襄平大营的魏建林也不放心,倒是几番下诏催促其回武安奔丧。
实际上,在魏侯崩逝后的第二天,魏无忌便下诏让魏建林回来,可不知怎么的这家伙居然拖到了现在。
好在,魏侯大丧结束的前半个月,赶了两个多月路的魏建林终于赶到了武安!
这时魏无忌才发现,他这位三哥已是形容枯槁,看起来比之前老了十几岁一样。
看来,他的继位对魏建林打击还是挺大的,否则魏建林也不该是这副面孔,在魏无忌心中他不该是这个样子。
但是魏无忌也在怀疑,这家伙如今这个样子会不会是故意弄出来给自己看的,为了迷惑自己!
说实话,魏无忌现在的疑心变得已经越来越重,这也说明他已越发符合一位合格君主的标准。
虽然魏建林身子不好,但魏无忌还是安排他守在魏侯灵前,这样方便对他进行监视。
这个时候,已经无所谓狠心与否了,甚至魏无忌还想更狠一点儿,将这两个不安分的兄弟都杀了,这样无疑会更省事。
但这也只是想想罢了!
周王宵二年(魏昭侯十八年)六月二十五,魏侯大丧之期结束,魏无忌诏令武安众臣及各大族,将于六月初一举行大朝会。
这是自魏无忌继位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