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第四百零八章 谁是真空天子?

慈禧在穿越众实施空袭的那个夜晚一口气跑到了承德避暑山庄才停下来歇脚,若不是留守京城的后党在天亮后派人追赶并向其告知了无人攻城的消息,怕是老妖婆就要直奔长安了。

慈禧停下了西逃的脚步但是却没有立即返回紫禁城,她实在是丢不起那个脸,堂堂大清太后就因为有人烧了个戏园子砸了段城墙就落荒而逃,这要说出成何体统啊?

那现在问题来了,慈禧躲在承德避暑山庄就能挽回面子了吗?答案是,能!至少在慈禧看来是能的。她让人把她抵达承德避暑山庄的时间往前调了两天,也就是说她要对外营造一种假象,“伪宋”那些威胁的言辞传到总理衙门的时候,她早就在承德避暑山庄里逍遥快活了。

至于颐和园的大戏楼夷为平地以及京城的城墙被炸塌,那都是奴才们无能与她无关。什么?你说这是掩耳盗铃?亲,慈禧难道还少干这种自己骗自己的事情吗?

然而慈禧太高估自己的影响力了,这会民间的舆论根本就没有关注她到底是哪一天离开紫禁城前往承德避暑山庄的。民众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天晚上京城以及直隶平原上空的“滚滚天雷”声,以及那些毁天灭地的爆炸之上。

颐和园的大戏楼被夷为平地之事满大人倒是可以对外封锁消息,毕竟那地方也不是平头百姓能去的。但是这城墙被炸塌和多位大臣宅邸被掀了屋顶,那就真是不好掩盖了,只要不是瞎子谁还能看不见那些空袭过后的废墟啊?

起先那些从来没见过空袭的百姓开始谣传这是因为皇帝失德而遭了天谴,毕竟在迷信鬼神的年代,大伙都爱把自然灾害往这方面推。光绪倒是乐于看到百姓这么想,毕竟比起让百姓知道这是“伪宋”所为,他倒是宁愿自己“失德”一回了。

然而穿越众托是一个美国记者去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递话的,你想想鹰酱家有几个记者是安分的啊,这么大的新闻丫怎么可能守口如瓶啊?

结果这边光绪的罪己诏还在润色中呢,这几处废墟乃大宋袭击所致的消息就传得尽人皆知了。有好事者更是添油加醋地描述了大宋是如何搬请天兵天将来用天雷天火炸会城墙和大臣宅邸的,尽管美国佬在报纸中猜测这些爆炸是大宋的间谍混入城中所谓,但是天兵天将这种版本的说法才符合华夏大众的口味。

往后再去几年,戊戌变法之后义和团的那些大师兄大师姐那一套请神上身还能纠结上百万的信众,可见神鬼论在华夏是有多吃香了。

接着满大人发现这个头一起,事实就开始往对他们不利的方向发展了。华夏人都认为皇帝是九五至尊真龙天子,可您见过被天雷天火打的真龙吗?您他喵地又不是渡劫的道士,您是皇帝啊,没事你招什么雷引什么火啊?于是谣言开始传紫禁城里的那位不是真龙了,估计能请来天兵天将的那位才是正统。

慈禧哪里受到了这种谣言啊,这不是要挖我大清根嘛!查,彻底的查,逮住一个就杀一个!别看着老妖婆胆很小,但是心可狠着呢!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了,日清战争满大人战败后背上了巨额的战争赔款,这些赔款最终都转嫁到了贫苦百姓的头上。在各种苛捐杂税的重压下,这些人已经不堪重负了,老妖婆下旨彻查谣言源头又给了那些官吏添了敲诈勒索的由头,终于有人开始聚众造反了。

你们不是冤枉我们是大宋的奸细吗?好,老子这次就当一回大宋的奸细!各地的反清势力纷纷打出了“大宋”的旗子,一时间满大人也搞不清“伪宋”是不是真的派人进入关内举事了。

“黄小姐,贵国在直隶地区多处组织针对满清的武装力量,是违反我们之前达成的维持关内现状的协议的。”欧格纳就关内满大人控制区发生举着大宋旗子的暴乱向黄小蕾提出了抗议。

“虽然我们很敬佩和同情那些自发反对暴政的农民,但是他们和我们没有任何的直属关系,我们也没有给他们提供过任何的武器装备,您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黄小蕾说道。

“可是他们都举着独角兽旗......”欧格纳说道。

“公使先生,假如我们的军舰挂上米字旗去打劫,是不是就能把责任都算到贵国的头上呢?”黄小蕾打断了欧格纳的话。

“还有公使先生,我们之前的协议是在没有外国势力介入关内的事务的时候,我们双方都将维持其现状。但是有证据表明满清和沙俄签订了《中俄密约》,似乎我方执行协议的前提已经不存在了吧。”黄小蕾接着说道。

“这,你们......”欧格纳一时也无言以对了,严格上说沙俄和满清之间的这份协议的确是摧毁了宋俄之间协议的基础。

“我方保留反击沙俄和满清签署的这个协议的权利,包括在关内采取必要行动的可能。当然,目前那些发生满清控制区内反对满清暴政的起义是与大宋政府无关的,但是我不保证今后我国政府不会为这些组织提供帮助。”那份宋英协议是经黄小蕾之手修订的,这里边有多少的后门她能不清楚吗?

该死!又是一个强硬的民族主义者!又是那个该死的信条,华夏是华夏人的华夏!同样是黄种人,但是这些大宋人在外交上的狡猾程度比那些脑袋后拖着辫子的满人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欧格纳在暗骂道。

约翰牛很担心到大宋借机把势力渗透到关内,并扩大殖民地的范围。大宋人和他们这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八章 谁是真空天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