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新三国翔龙风云录>第三十七章 妙计出谋长安
人怎么会成为李傕的幕僚呢?吴骏接过郭嘉的情报一看,上面书写着:“钟繇,字元常,公元151年生东汉望族颖川长社钟氏一族,现年四十有五。祖先数代均以德行著称,曾祖父钟皓‘温良笃慎,博学诗律,教授门生千有余人’,祖父钟迪因党锢之祸而终身没有仕官,父亲早亡,由叔父钟瑜抚养成人。公元186年举孝廉,后迁廷尉、黄门侍郎。后在董卓****时期,认识李傕、郭汜等人,曾劝李、郭二人当广交英雄、多结羽翼。另有叔父钟瑜现于颖川长社。”而张既的资料较为简略,“张既,字德容,公元170年出生于雍州冯翊郡高陵县,现年二十有五。年十六为郡小吏,后举茂才,除新丰县令。另有家有老母朱氏现于冯翊高陵。”

可作为后世人的吴骏可是知道此二人的能耐的,特别是钟繇,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曾以司隶校尉的身份帮助曹操督掌关中各路军队,后为魏国丞相,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死后被封崇高乡侯。同时钟繇精通书法,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尤精于隶、楷,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其字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被誉为“隶行入神,八分入妙”,与大书法家胡昭并称“胡肥钟瘦”。就连西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父子少时都曾临摹过钟繇的书法,与王羲之并称“钟王”。而张既也不赖,先后被曹氏晋封为武始亭侯与都乡侯。更重要的是,钟繇与张既替曹操镇守雍州与凉州多年,成为魏国的西北屏障;且钟繇生了个挺聪明的儿子钟会钟士季,与邓艾、姜维并称为三国后期的重要英雄人物。

对于如此人才,吴骏自然想把他收入帐下,“既然钟繇与张既为当世贤才,我欲亲率大军攻打长安,后收服此二人为我所用。诸位以为如何?”吴骏忍不住内心的渴望,一方面是急于将长安占为己有,扩大实力;一方面是想将钟繇、张既收于帐下。“主公,万万不可!”吴骏话刚落完,荀彧就站出列来出言反对,把吴骏搞得愣了一下,“文若,有何不妥?难道我们不应将长安攻取,或是不要收服钟、张二人?”

“主公稍安勿躁!我并非反对主公攻取长安或收服钟、张二人,只是想提醒主公一声,此时出兵并非最佳时机。我军于潼关、宛城、庐江三处刚刚进行三场战事,虽取得胜利,但亦有伤亡,将士疲惫,且新增的士兵还未形成战斗力,近期不宜再战。我军如今兵力相对其他诸侯而言极为有限,现洛阳已定,主公是否考虑将庐江的‘青龙团’与‘破浪团’召到洛阳,一来我们可以兵合一处,增强司州的宿卫实力。同时将各团将士进行扩军休整,且咸阳、冯翊、潼关与青泥等重要军事要地,均为我军占领,量他李傕也能逃出主公的五指山。待到十月左右,粮草充沛,新军战力形成之际,我军再率一精锐之师西出潼关,还怕长安不下吗?”荀彧面对吴骏的质疑,并不慌乱,娓娓道来。

“文若言之有理,我几犯大错矣!所谓‘欲速则不达’,都怪我太心急了。如今,寿春袁术蠢蠢欲动,我军虽能打退他的一次进攻,难保他不会再次进攻。如今表弟孙策在江东已形成自己的实力,何不趁此时将庐江让与表弟?就依文若之言,我让父亲向陛下提出辞呈,并推荐孙策担任庐江太守。然后再让幼平与曼诚,命他们将庐江所有兄弟的家眷以及全部粮草辎重迁往洛阳。在此期间,我们可对各团进行休整与扩军,待到‘青龙团’与‘破浪团’抵达洛阳之后,我们再商议长安之事!”吴骏听完荀彧的解说之后,觉得荀彧的建议完全有道理,就接受了他的意见。“不过,我欲趁此期间,将钟繇与张既先收服了,待到出兵之时,长安城中仅有李傕、张绣两个武夫,定可将我军的损失降至最小。不知诸位有何良策将此二人收服啊?”吴骏显然不甘就此放过钟繇二人,万一在此期间,他二人闹出什么计谋从背后搞自己一下,虽然自己并非害怕他们,但总会引起大大小小的损失,还是趁早将他二人收于帐下为好。

“主公英明!我也觉得文若之言不差,我们可先将拳头凝成一处,再重拳出击!如若主公想收服钟繇,我有一计可使钟繇来投!”郭嘉出列称赞荀彧与吴骏的同时献出了自己的计谋。“噢,奉孝有何良策,速速道来!”吴骏听后大喜,看来郭嘉在收集钟繇与张既的情报之时,早已有了应变之策。“钟元常与我和文若同为颖川人,钟元常自幼丧父,是由其叔父钟瑜抚养成人的,他对其叔父极为尊敬,从未有过半点忤逆。少时先父曾带上我经常前去长社钟府拜访,而钟瑜与我们郭家素有交情;同时,他与‘荀氏八龙’也素有交情。只要我与文若父亲荀仲慈各自书写一封书信于钟瑜,让钟瑜劝说钟元常,加上主公今时今日的地位与威望,我想钟元常必定来投!退一万步而言,即使不投靠主公,至少不会再帮助李傕与主公对抗!”郭嘉自信地说道。

“好,此计甚妙!就依奉孝之言,那就有劳奉孝与文若了,不管成与不成,你们放手去干就是!”吴骏想不到这钟家与郭家、荀家还有如此深的渊源,看来此事十有八九能成功,所以命郭嘉与荀彧依计去办。“是,主公!我们定会全力办妥此事,力争在我军西征之前叫钟元常来投!”郭嘉与荀彧领命道。“除了钟繇,那劝降张既之事如何呢?”吴骏望着台下的文武诸将问道。<


状态提示:第三十七章 妙计出谋长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