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仙侠修真>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二百一十章 泰山的烦恼

半月之后,泰河果然没有食言,率军打下了齐郡,并在郡县派驻重兵,和宇宫照烈的大军连成一片,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既定战略。

对此,宇宫照烈也深感欣慰,上表元协,加封泰河为琅琊相,镇守青州半部,并留下五万军士,一并交给泰河统领,让他抵御袁丁的进犯。青州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袁丁也不可能在投入更多的兵力,来争夺宇宫照烈手中的青州半部,毕竟,幽并的元起可是派出张冲、徐挡、张纵等人,在幽并边境线上屯驻了重兵的,袁丁如果大举南下,张冲等人势必会袭取冀州,让袁丁首尾不能相顾,宇宫照烈相信,袁丁虽然偶尔会做些蠢事出来,但绝不会看不清大方向的局势。有泰河统帅六万多泰山军和五万青州军,抗拒颜良、文丑的十万大军,宇宫照烈根本就不担心泰河会应付不来。

下一步,根据以前制定的目标,宇宫照烈准备回师攻打豫州。在出征之前,宇宫照烈还单独拿出两个月的时间,对军队进行了整顿。宇宫照烈早已是今非昔比了,当初他手下只有两万人马,经过这几年的扩充,他手下军马暴涨数倍,尤其是在青州一战后。他收降了三十万青州红巾军,让自己麾下的战士,达到了将近五十万之众。可是这五十万军士,其中有很多人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战斗力堪忧,不足以委以攻城拔寨的重任,于是,宇宫照烈再荀攸、郭嘉等人的建议下,决定效仿元起,实行精兵简政。走精兵路线。

于是,宇宫照烈在麾下五十万大军中,实行了一些列优存劣汰的考核,将五十万大军缩减到了三十八万,其余的十几万不合格的军士。全部脱下军装,交割了武器。到田地里去从事生产。至于通过考核的三十八万大军。再次进行详细的分配,战斗力一般的,被送到各地郡县去充当郡兵;战斗力突出的,则是被编入主力军中。最后,宇宫照烈得到主力军二十六万,他把主力军划分成了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第二两个集团军和一支精锐骑兵部队以及一支精锐步军部队,其中,第一、第二两个军团每一军都拥有十万人,分别由宇宫仁和夏侯惇担任两军主将;精锐骑兵号为虎豹骑。共计有三万精兵,由宇宫纯担任统领;而精锐步军则号称武卫营,同样由三万精锐组成,由宇宫洪担任统领。其余将校分散到四支军队中,担任各个级别的职位。

两个月的整顿过后,宇宫照烈立刻兵发豫州,展开了和豫州刺史孔伷的战争。孔伷本是儒士,行军打仗非其的所长,开始还依靠着地利,和宇宫军打的有声有色,可是时间一久,孔伷就暴露出了儒士特有的弱点——杀伐不够果决,临机不够专断,只能纸上谈兵而已。短短月余时间,就被宇宫仁指挥的第一军和夏侯惇指挥的第二军,打的丢盔弃甲,沦丧了大半个豫州。后来,宇宫照烈把宇宫纯训练成军的虎豹骑投入了战场,虎豹骑一出,如狼似虎的精锐更是所向披靡,打的豫州军节节败退,在一次长途奔袭之后,生擒了孔伷,一举瓦解了豫州的武装抵抗。

至此,宇宫照烈完成了郭嘉当初制定的战略目标,在短短数年之内,把兖州、豫州和青州半部连成一片,进而雄踞大半个中原。宇宫照烈崛起速度之快,手段之凌厉,堪称是一段神话般的奇迹了。从古至今,再也没有谁能像宇宫照烈这样,短期内从一个禁军校尉,摇身一变,变成了雄踞中原的一方豪强。

这其中,宇宫照烈的个人魅力和智慧,显然是决定成败的一大因素,但是其麾下文武官员同心戮力,殚精竭虑的为宇宫照烈出谋划策、攻城拔寨,也是帮助宇宫照烈迅速稳定中原的另一要素。宇宫照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拿下豫州之后,宇宫照烈再次发布了征召令,召集有才能的人,来他的司空府就职,并且鼓励麾下众人,为自己引荐饱学之士。

在宇宫照烈的鼓励下,郭嘉向宇宫照烈推荐了淮南元晔,元晔字子阳,原本是元氏宗亲,后来流落民间。元晔到任后,又向宇宫照烈推荐了山阳人满宠满伯宁,宇宫照烈心中欢喜,就任命元晔和满宠为军中从事。夏侯惇又向宇宫照烈推荐了巨平人于禁于文则,于禁当着宇宫照烈的面,演示弓马枪法,宇宫照烈见了喜不自胜,当即封于禁为点军司马。其余的人,也纷纷向宇宫照烈推荐文武之才,陈留富商卫兹也前来投奔宇宫照烈,自愿出巨资,资助宇宫军粮饷。自此,宇宫照烈麾下文有良谋、武有猛将,威震中原。

一日,宇宫照烈在和卫兹商谈过筹备虎豹骑和武卫营的军备之事后,忽然想起当初自己的父亲宇宫嵩在董猛之乱时,也曾散尽家财,帮助自己召集义兵,后来宇宫嵩因躲避战乱,逃到徐州境内去隐居了。宇宫照烈每当思念及此,心中都深深的责备自己不孝,今日见到卫兹拿出大量的钱财帮助自己筹备军备,宇宫照烈更加思念父亲了。于是,宇宫照烈就让军士去徐州境内,接父亲以及全家老小前来许昌相会。自从拿下豫州之后,宇宫照烈已经把行政中心,从陈留迁到了许昌。既方便随时观察京城的动向,又能保持着对徐州、荆州的威压。

自从宇宫照烈雄踞中原之后,有一个人就再也开心不起来了,他就是泰山。当初,袁丁在伏击元起的时候,泰山以兵少为由,阻止了关威、张武前去救援元起,并且暗中派出简雍,到冀州境内散布谣言,说是徐州牧陶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章 泰山的烦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