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亲征就亲征吧。既然情势需要我这样,那也只有这样了。”曹操紧皱了好一会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了,他最终下令:“定十四年三月初九起兵,留公达与妙才守许昌,以曹纯、徐晃为先锋,统兵五万与我供往淮南御敌。”
“是!”厅内的众人皆是一片的领命之身,迅速的散开准备去了:有的去调动粮草军械,有的去调动兵马物资,也有人撰写表书,请皇上准许出兵的,反正就是各司其职,各自忙碌罢了。曹操听着他们分沓迭起的脚步声,脸上微微的展露一丝笑容。他没有去打扰他们,而是扯过一旁的贾诩径自往后园而去。
“文和,刚刚在殿上说了那么许多,我倒是有一件忘了问你。”后花园的小亭正座落于点点梅花群中,此刻北方的寒冬尚未过去,梅花依旧是满满的绽放着,曹操与贾诩对视着着红白相间的美景,淡淡的拉开了话题。
“主公,可是说那荆南李晟的事情?”贾诩替曹操掌理情报部门,对于天下间着硕果仅存的群雄只是关注不已,他对他们的事情自然比别人清楚许多。虽然因为以前李晟并不张扬的缘故而略有些忽略了,但是现在凭借着曹操的强大实力,对于李晟的了解比以前着实清晰了许多。此刻听着曹操问起,自然十分迅速的反应过来:主公问得原来就是他啊。
“文和,你说这李晟究竟在打什么算盘呢?若说仅仅为了维护同盟便让出襄阳、西阳两地,我无论如何都是不信的。同盟虽然重要,但襄阳和西阳同样是能够影响实力的存在,就这么把地盘让出去,这李晟难道不怕养虎为患吗?”说实在的曹操对于李晟的想法很有些疑惑,在他看来自身的实力可是比什么同盟之类的要厉害得多了,他不能理解李晟为了同盟而让出地盘的做法:“辛辛苦苦打下的城池,说让就让了。我不知道该说他聪明还是愚蠢。”
“恐怕不是愚蠢。”贾诩沉吟了一下重重的摇了摇头。
“怎么说?”曹操追问道。
“依在下看来,李晟此举有三大好处。”贾诩说着伸出了三根手指头笔划了一下,也不等曹操追问便自顾自的说了下去:“首先是领地安全问题:都说是刘备和孙权主导三家同盟才打败了我军,但算到在这场赤壁之战中获得利益最多的既不是刘备,不是孙权,而是这除了最后始终只插了一只脚的李晟。李晟是以长沙太守的身份领军的,在赤壁之前,他拥有的领地是长沙一郡,而在赤壁之后他不但另有了长江以南的半个荆州,还占据江陵、襄阳两地,可以说荆州的大部分领土都落入了他的怀中取得了最大的胜利。胜利的果实是诱人的,可是这诱人的果实却不是一个人可以吞得下。李晟的地盘经过了扩张确实拥有了可以和孙权、刘备抗衡的实力,然而这份实力的基础却不是那么牢靠。对于李晟来说,在收取了荆州之后,他内有新领土上百姓民心不稳的问题,外有孙权、刘备对于荆州的虎视眈眈,在加上我军强大的实力于北,如此的内外交加可是令谁都头痛不已的。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完全将已经到手的东西保留住显然是不合实际的,李晟不可能一股脑儿同时解决这种种的问题,所以他选择了让步。在退出了襄阳,并与刘备孙权两边进行了一定协商之后,三方对于荆州的版图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使得李晟得以专心的进行自身新领地的内政,巩固对新领地的统治。这是恐怕是李晟那个让出襄阳决定最重要的一点——以退让来保证安全,以退让来获取时间。”
说到这里贾诩停顿下来,吁了一口气看着自己的主公曹操。只见他轻轻的点了点头,似乎对自己所说的话很感兴趣。“这是其一,那其二呢?”曹操追问道。
“其二就是名声问题。”贾诩接下去说道:“成大事着必须有名,有名才能招揽四方来者,否则你就算再怎么仁义无双,智谋超群,也是枉然。因为人家根本就不知道你,又如何会去投靠你呢?就像是刘备那样,天下人知道他,还不是就为了他顶着这皇叔的头衔吗?”贾诩一边微笑的说道,一边则用自己眼角的余光端看曹操的脸色:“李子旭此人比之最早的刘备要好上一些,至少他在荆州之地还算是有点名声,虽然这名声于战争的武勇没有多大关系,主要来自于他的出身,他的治才等方面,若是在我们这儿这根本就成为不了起事的标准,但在刘表那儿,这却是很出众的才干。刘表因此而让他担任长沙太守便是如此。只是不管怎么说,他的名声也就在荆州一地响彻,于此时此刻他不作出一些令天下震惊的大事又如何能让天下都知道他呢?要知道以他原来的名声去争夺天下,还是太困难呢。”
“唔,留名吗?这到也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呢。尤其是他的理由说得很好听——用襄阳城去换那些曾经投降我们的世家大族。呵呵,这样一来想必那些荆州的官员学子们都会勇于投靠于他吧。这是得人了。”曹操顺着贾诩的话,往下思考了一下显然也迅速的会意过来:“还不仅仅是得人呢。在荆州的世家都感恩于他的情况下,只怕他领地的发展也会非常顺利吧。毕竟荆州的那些墙头草可是没受一点损失的。”
“确实如此,就我们刚刚接到的消息来说。李晟已经确定了他领地内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