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与水军头领俞通海商量决定,由俞通海率水军经长江向安庆进发,先去试探一下赵普胜的虚实,然后再行研究如何攻取安庆。
俞通海就领着二百多艘战船及一万多水军官兵往安庆开去了。
大约走了一半水路,俞通海便无法再向前进了。
他遭到了赵普胜水军的强有力的拦截。
俞通海有些六神无主,看向了徐达,问道:“徐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徐达经过一番思虑之后,说道:“水路走不通,我们就走陆路,我们从枞阳绕过去,赵普胜的水寨就没有作用了!”
接着徐达率军走陆路围住了安庆,但是徐达率军一连猛攻了十几天,但未能踏进安庆城一步。
虽然赵普胜的守军比徐达的军队少,但仗着地利之势,还是很轻易地就打退了徐达的进攻。
徐达见攻取安庆无望,又处在陈友谅的地盘中,不仅供给比较困难,而且说不定陈友谅就会在什么时候派大队援兵过来。
再加上始终牵挂着赵普胜的水军会偷袭池州城,所以,徐达经过再三考虑之后,便决定停止攻打安庆,先撤回池州城,待向朱元璋禀报后再行定夺。
朱元璋接到徐达的报告后,很是有点焦虑,他对刚刚被召回应天城不久的汤和、常遇春言说道:“连徐达都无法攻下安庆,这就说明,守安庆的那个赵普胜,一定是个非常勇猛的人物!”
常遇春忙着请求道:“元帅,让我去池州吧,我和徐将军一道,保证能把安庆拿下来!”
朱元璋当然知道常遇春的为人,哪里有硬仗,常遇春总不想错过。
只是,朱元璋并没有同意常遇春的请求。
朱元璋对常遇春说道:“常兄弟,那安庆城下不比别的地方,它四周都是陈友谅的地盘,我们要拿下它,只能速战速决,而不能在那里打持久战,徐达主动从那里撤回池州,是十分正确的!”
常遇春皱眉言道:“那赵普胜很难打,我们不大可能速战速决,该如何是好呢?”
朱元璋稍作沉吟,随后说道:“如果能找到一个办法,先把赵普胜给干掉,那安庆城恐怕就好打了!”
暗害别人是朱元璋的拿手好戏,这一点常遇春当然知道。但常遇春同时又知道,那赵普胜躲在安庆城里不出来,即使派刺客潜入安庆,恐也很难暗杀掉赵普胜。
尽管暗杀赵普胜很难,但朱元璋还是利用借刀杀人之计除掉了他。
汤和手下一个叫王仁义的同赵普胜手下的一纤夫长吴三省有旧,而且陈友谅同赵普胜关系一直不和,朱元璋正是利用吴三省调拨陈友谅赵普胜,借陈友谅之手杀了赵普胜。
吴三省被封为大将军,镇守安庆城,尽管如此安庆城还是很难功打,因为吴三省见忘义,并不可信。
恰好,侦察人员回来报告,说是那陈友谅带着一支水军正朝安庆方向开来。
朱元璋对常遇春说道:“我们赶紧撤回池州,陈友谅的水军比我们水军厉害,我们要是不赶快撤,就会遇到麻烦!”
就这样,朱元璋和常遇春多少有些灰溜溜地撤回了池州。
不久前,徐达攻安庆,没有结果,现在,朱元璋和常遇春联手攻安庆,还是没有结果。
如此一来,安庆城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朱元璋的一块心病了。
朱元璋的心病似乎还不仅仅局限于安庆城本身。
他曾懊恼地对徐达、常遇春直言道:“我费尽了心机,终于借陈友谅的手除掉了赵普胜,实指望赵普胜一死,安庆城就可以拿下,可结果呢,赵普胜死不死,情况都他妈的一个样,我这番心机,岂不是白费了?”
常遇春闻言即将说道:“元帅,安庆城拿不下来,我看不怪那个赵普胜,只怪那个吴三省,要是吴三省把城门打开,我们不就攻进城里去了吗?”
这个时候徐达由于拿不下安庆,也回到了应天。
只见徐达摇了摇头之后,说道:“常兄弟,世上哪有那么多的便宜事?照你这种说法推下去,如果那个陈友谅向我们投降,我们岂不是用不着同他开战了?”
朱元璋点头道:“徐兄弟说的有理,但常兄弟说的也不无道理,那个吴三省,如果被我抓住,我一定不会让他死得痛快!”
朱元璋和徐达、常遇春等人都认为,既然安庆暂时难以攻打,那就换一个地方同陈友谅开战。
至于换个什么地方,朱元璋决定等回应天之后同李善长、刘基等人商量了再作定论。
不过,朱元璋想在回应天之前,在池州这个地方再同陈友谅打上一仗。
朱元璋对徐达、常遇春说道:“我们两次攻打安庆都失败而归,陈友谅必定很狂妄,他一狂妄了,就会来攻打池州,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出气的机会!”
徐达、常遇春都同意朱元璋的看法。
俩人都攻打过安庆,都憋了一肚子的气,当然都想找一个出气的机会了。
朱元璋接着说道:“我们几万大军都呆在这小小的池州城里,很不利于防守,就粮草问题便很够我们头疼的了,所以,我们应该把大部队撤到城外去隐蔽起来,城中只留下小股部队吸引敌人,等陈友谅来攻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城内城外一夹击,胜利就属于我们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几万大军应该撤到城外的什么地方去
。徐达经过几天的侦察,认为池州东南边的九华山是一个大军的好去处。
九华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