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征服荒野>第三十七章 抵达雪山

塌陷区的地面似乎并没有太严重的损坏,楚歌按照地图前行,很快来到一所村庄,村庄的破坏并不严重,只有几间本就破旧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由于断电断网,村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处的地面已经塌陷,还在饶有兴趣的讨论着这次地震。

楚歌花了200块钱,从一户村民家里买了一辆自行车,骑着向丽江方向飞驰,从村道拐上县道,再拐上国道。在环法自行车赛上,专业的自行车手骑着赛车的平地巡航时速约为50km/h,而楚歌蹬着一辆破破烂烂的二八加重,已经把速度飙到了75km不停地超过了一辆又一辆的汽车,速度之快令人羡慕。

道路上的汽车很多,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拥堵,很多人出于种种原因,准备驾车逃离震区,可惜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云省北部的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已经与外界断绝了交通,通信,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将成为与世隔绝之地。

从关岭地区走国道到达梅里雪山,总里程约为970公里,如果一切顺利,那么楚歌在明天下午就能到达雪山脚下。可惜事与愿违,刚刚骑行了3个小时,前进了220公里,楚歌就不得不停了下来。

眼前,一座山峦没有经受住地震的考验,发生了山体滑坡,山上的泥土和石头滚落下来,挡住了前行的道路,许多汽车被拦住无法通行,司机们跳下车,开始寻找另外的出路。

楚歌看了看倒下的大山,它本是连绵山脉中的一座,如果想从两侧绕过,需要的时间必然极长,楚歌想到生死未卜的夏暖,以及另外5名山鹰社的成员,他决定节约时间,从延绵的大山中横穿而过。

云省的国道依山而建,蜿蜒曲折,直线距离数百米的两个村庄之间,公路蜿蜒曲折,经常绕出几公里之远,从地图上看,穿山而行比按国道前进,至少要节约一半的路程,而相比于绕过整座山岭所需的路程,更是1/10都不到的,楚歌下定决心,扔下了自行车,一头钻进了茂密的森林之中。

走了几公里,树木渐渐变得茂密,层层叠叠的树叶遮挡住了阳关,现在虽然是中午,但树林里依然幽暗静谧,楚歌已经进入了云省,树木渐渐变得高大,由于低处接受不到阳光,所以靠近地面的位置,到没有什么灌木,给楚歌节省了不少力气。

在森林中穿行,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方向,尤其是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无论是教科书里教的根据太阳定位和看树木年轮疏密等方法,还是先进的gps定位,全部都无法使用。唯一靠得住的,只有指南针。

楚歌从野外生存套装包里翻出了指南针,向西北方向走去,2个小时后,他进入了原始森林的深处,这里常年没有人类踏足,一脚下去,厚实的腐殖质直没到小腿,即使以楚歌的身体条件来说,在这种环境下行走也并不轻松。

不过,凡事总有两面,在如此原始的森林中,植物的种类比外面要丰富得多。楚歌一边走一边搜集,很快可用的贡献点就恢复到了42个。

走着走着,楚歌眼前一亮,在一棵赤松的脚下,长着几株其貌不扬的菌类,灰褐色的伞盖,灰白色的根茎,看上去就像最最普通的蘑菇一样,但楚歌认识它,这并不是普通的蘑菇,这是菌中之王,松茸。

松茸有着极高的营养学和药学价值,不过楚歌并不关心,他在意的,只有鲜松茸那举世无双的美味。楚歌轻轻的掐住根部,将松茸摘取下来。松茸非常脆弱,如果采摘的时候用力过猛,很容易伤到菌须,那样的话,同样的一棵树下,至少有20年都不会再长出松茸了。

这颗松茸,长度约有20厘米,相当罕见,通常一颗10cm左右长短的松茸,就足够一个采松茸的小姑娘一年的学杂费和伙食费。而楚歌摘到的这一颗,如果经过处理,放到日韩的高级超市售卖,可以轻松的换回一辆家用汽车。

楚歌心情大好,行走的速度也快了几分,两个小时后,楚歌已经完成了1/2的森林穿越任务,但此时天色也暗了下去。

楚歌准备吃晚饭,休息一下,云省不愧是菌类的聚集地,沿途之上,楚歌采集的大量的菌类,他拿着各种蘑菇和松茸,找到一条小溪,准备清洗。

然而小溪的情况令他担忧,四米多宽的水渍线,说明它在不久之前,还是一条蜿蜒流动的小河,但如今,已经变成了一条只有1米多宽的小溪。看来裂隙已经隔断了上游的来水源头,无论是雪山融水,还是汇入的其他支流,如今都无法补充进塌陷区的河道,很快,塌陷区的江河湖泊都会干涸。

不过解决这些问题超出了楚歌的能力范围,只能靠政府去处理。他将各种菌类冲洗干净,又灌满了随身的水壶,和一个路上捡来的铁皮小桶,就施施然的回到了营地。

很快,火生了起来,铁皮小桶被挂在一颗带叉树枝的一端,树枝的中间垫了一块石头,另一端用更大的石头压住,小桶就被翘了起来,悬于火上。楚歌将洗好的菌类一股脑的扔了进去,就开始处理今晚的主菜松茸。

松茸的美味世间难寻,更可贵的是,无论使用哪种烹饪方式,松茸都会带给人们难以忘记的味觉享受。楚歌找来一块平一点的石板,清洗干净,放在火里烤红,用小刀将松茸切成薄片,等石板的温度合适时,就将松茸切片一片片的摆了上去,很快,松茸表面变得金黄,一股难以形容的奇香散发出来。

等松茸的两边都烤成了金黄色,楚


状态提示:第三十七章 抵达雪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