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怀有异志的董仲颖来说,这种或许有利朝廷的事情,恰恰好就损害了自身的利益,他内心是决计不愿意的。

所以当下朝廷虽然以并州牧相诱,但相比起拥兵三辅的实利,在董卓看来,显然是远远不如的。

州牧制度重新恢复没多久,如今天下十三州也就幽州、豫州、益州三州有任命州牧,挑选的人员还要么就是像刘焉、刘虞这样汉室宗亲,要么就是黄琬这样世家高门出身的天下名士。

董卓以寒门良家子从军的出身,忝为一州方伯,执掌一州军政大事,跃居汉帝国的第四位封疆大吏,若是太平之时,确实是风光无限,董卓定然也是春风得意,爽然上任。可是当下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朝廷诸公又在使用“驱夷狄之兵以攻夷”的伎俩,董卓内心是极不情愿的,虽然这一次面对的是言辞切峻的天子诏书,可他下意识里还是想要再次上表拒绝这一次外调的。

但是这一次,李儒却不是这么想了。他之前那一句“主公,既然情况有变,那么我等也要早作打算了!”,就是在提醒董卓要根据当下形势变化,改变方略了,之前的上中下三策已经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原本是中策的并州之地,现在俨然已经跃居首位,成为了董军的首选之地了,比起拥兵三辅来说,前景利益还要更胜几分。

这其中的缘由,就不得不提起身处京师的奉车都尉董旻派快马送至董营的书信了。

董卓的兄长董擢早卒,留下了一个侄子董璜,如今在董卓帐下听用。而董卓之弟董旻则借着董卓的战功荫庇,被征辟为奉车都尉。

本朝的奉车都尉属九卿之一的光禄勋管辖,奉朝会请召,掌御乘舆车,秩比二千石。只不过如今宦官当权,权势熏天,天子身边亲近的都是宦官之人,奉车都尉也就只是名义上的职官,实权早已被宦官架空了。

但是董旻身处京师之中,虽然没有实权,却犹如董卓的耳目和代表,一方面他代表着董卓和朝臣的往来,为董卓发声造势。另一方面,他也在暗中收集朝野上下所有有关自家兄长的讯息,并及时通过快马传递到董卓的手中。

这一次,董旻的火漆密信着重提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当今天子近月来一直身居深宫,罢朝不出,宫殿内外皆是天子心腹小黄门蹇硕的人,就连大将军何进想要觐见也不能够,朝野之间已经有流言蜚语开始流传,天子病重,即将不久于人世了。

如今朝野上下,外戚、党人、宦官互相争权夺利不休,完全是因为上头还有个天子在镇着,才彼此有所顾忌,没有撕开脸面大打出手。可是一旦天子病重驾崩,幼主临朝,政治平衡就被打破,无所顾忌的各方为了利益互下狠手,那么必定又是一场席卷朝堂的腥风血雨。

自古皇位更替,尤为血腥,局中之人,一招不慎,就会招来破家灭族之祸。

而第二件事情,同样也是这第一件事情的延续。如今雒阳城里暗中流传着当今天子准备要废长立幼的流言,天子刘宏享位已有22年之久,后宫佳丽无数,可生下的孩子却多数死去,如今只有史侯和董侯两个皇子。

史侯是当今皇后之子,因为何皇后生下儿子刘辩后,为了避免夭折,就送到道人史子眇家去抚养,故被称为“史侯”。而董侯则是后宫王美人之子,王美人生下刘协之后不久就死去了,刘协也就交由董太后亲自抚养,被称为“董侯”。

按理说刘辩身为嫡长子,后宫有何皇后作为依仗,外朝又有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这样有权势的外戚作为助力,继承皇位是顺理成章的。可惜当今天子就是迟迟不愿意立下太子,这样一来,同样有着董太后、骠骑将军董重助力的皇子刘协就开始隐隐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对皇子辨的继承地位和外戚何家都构成了威胁。

正好近来凉州叛乱之事迭起跌落,天子的心腹小黄门蹇硕就趁机提议由大将军何进统兵进剿龟缩凉州一地的残余叛军,天子也随即同意,让大将军统兵西征。

外戚统兵征战这是两汉的惯例。前汉的卫青、霍去病、李广利,都是被天子委以重任,北征匈奴,西讨大宛,建立过赫赫功勋的。而本朝曾经权倾一时的外戚窦宪也曾以车骑将军的身份,统领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攻打北匈奴,燕然勒功,大胜而还。哪怕是以谦逊守礼见长而不以知兵显名的本朝外戚邓骘,在安帝羌乱之时,也受命统率过左右羽林军、北军五校的部队及各郡军队共五万人,前往凉州平定羌乱。

面对这种情况,何进既是外戚,又身居大将军的高位,自然无可推脱。但是羌人凶猛,当年邓骘带兵就被羌人的骑兵接连打得大败而逃,何进不过屠户出身,哪里有什么武略可以统兵西征平定羌乱,更何况现在正是天子深居浅出的敏感时期,何进自然也不愿意统兵西征,于是何进一面也紧接着上奏请求派袁绍到徐州和兖州去调集军队,要等到袁绍回来再进行西征,从而拖延进军日期。

另一面何进也听取幕僚的意见,开始未雨绸缪,派出大将军府中的幕僚心腹和朝堂大臣私下接触,仿照前汉高祖刘邦立太子一事,为同样受到威胁的皇子辨的正统地位造势。

前汉开国之初,年迈的高祖刘邦喜爱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又忌惮太子刘盈母族吕家在朝堂之上的实力,加封刘如意为赵王,将他留在身边


状态提示:38、密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