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蟒丛山传奇>第九十章 全歼221联队(一)

那是当然,城顶山的战斗已经结束,守军的3台电台都落入了2团和4团手里,是绝对不可能联系上的。

不过这也让221联队的联队长感觉到了情况有些不妙,下令部队在柳树沟沟口休息一下,一方面向36师团的师团总部联系,请求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另一方面继续发报,以确认城顶山山口的实际情况。

疲惫不堪的日军得到了原地休息的命令,不少人一屁股坐在地上后,累的似乎再也起不来了,有些士兵干脆就四仰八叉的躺在了地上,一片唉声叹气的抱怨声。

1团团长田根源见日军迟迟不进包围圈,担心夜长梦多,事情出现变故,于是展开3个营的兵力,对日军发动了突然性的猛攻。

日军的骑兵们一直是处于队伍的外围,负责整个队伍的掩护和警戒工作。他们正想趁此有限的空闲时间喂喂马,给疲惫不堪的战马刷刷汗,就突然遭到了冲上来的1团战士无情的打击,莫名其妙的惨死在1团战士的枪下。

遭到袭击的日军来不及应变,已经疲惫不堪的日军2个步兵大队,根本无力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面对士气如虹的1团战士,惊慌失措之下,纷纷逃进了柳树沟。

炮兵大队的日军士兵更加疲惫不堪,看到步兵都已经一副快要崩溃了的样子,根本无心再管大炮的安危,跟着大队的步兵一起钻进了柳树沟。

就这样,机缘巧合之下,田根源不但大量杀伤了敌人,还歼灭了日军的骑兵大队,缴获了炮兵大队的12门四一式火炮,大获全胜。

6个游击营的战士们见日军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机枪、步枪、手榴弹以及少量的掷弹筒一起射击,直接就把日军打懵了。

这个时候,221联队的联队长反而清醒了过来,他已经完全明白了,这是进入了敌人的包围圈。如果不尽快突围,自己的整个联队怕是要交代在这里了。

由于队伍已经混乱不堪,他已经无法指挥大队规模的反击力量了,于是就指挥身边的日军,不管是中队长还是小队长,一律向西边的山顶发起攻击,打开缺口,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混乱中找到了1个大队长之后,让他负责带领所有人向西打开缺口,自己则让通讯人员发报,让36师团从侯马派出兵力,接应自己突围。

电报发完之后,烧毁了联队旗,然后深深的埋在一处地方,转身继续组织兵力向西发起连续攻击。

驻守西边的两个游击营战士虽然依旧在狙击日军的进攻,但是由于是深夜目标不清晰,再加上新兵太多,作战意志不强。平时游击营都是以游击为主,打两下就要换地方,而让他们驻守一个山头,十分的不习惯。

渐渐地,冲上西边山头的日军越来越多,最终让日军占领了西边的高地。

田根源在看到日军疯狂的作战行动后,立刻让司号员吹进攻号,对日军的后部发起牵制性进攻,拖住日军,自己则率领3个营的兵力绕过沟口,向西边扑去,试图重新包围日军。

被日军赶下了山的2个游击营溃退下来之后,反而比在山上更加的灵活了。发扬了游击的精神,依仗着熟悉的地形,不断的打击冲下山来的日军,居然慢慢的阻止住了日军的进攻。

日军经过连续的行军,早已经疲惫不堪,这次冲锋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发起的进攻,冲上山头的日军感觉暂时安全了,也就稍稍的松了一口气。但是这一松不要紧,本来就疲惫的身躯已经摇摇欲坠,连手下败将的零散阻击也冲不过去了。

日军的大小指挥官都在想,暂时回到高地上稍微休整一下,组织起有效的兵力再发起进攻,必然能一下子突破敌人的进攻,毕竟,混乱的日军士兵已经彻底打乱了编制,远远不如原来的编制更有战斗力。

可是这一缩回去不要紧,摇摇欲坠的日军士兵们再也没有力量发起进攻了,混乱的日军士兵也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编制。

感觉十分不妙的221联队联队长立刻制止了试图恢复编制的各级日军指挥官,拼命驱赶着士兵再次发起进攻,尽快打破包围圈突围出去。

然而,遗憾的是1团的战士们赶到了,高昂的士气和如猛虎般的战斗力轻易的粉碎了日军的突围计划,使得日军不得不暂时回到山上固守,看看是否能从其他方向突围。

这时候,3团带着加强山炮连也赶到了,驻守在柳树沟东边的高地上,彻底封住了日军突围的任何希望。

有些绝望的221联队联队长拼命的发求援电报,一方面恳求安昌县的33师团214联队前来营救,另一方面恳求临汾方向已经返回的2个日军大队再次回援,甚至让丘山县县城的2个中队出城增援,解救自己的困局。

但是,这个时候,一切都晚了。2团、4团以及3个机炮营陆续赶到柳树沟,把日军团团围住。

不过,除了田根源叫嚷着要马上围歼日军外,其余人都同意刘大勇的意见,暂时包围敌人,先休整一下,一方面等待炮兵赶到,另一方面等到天亮以后才好发挥兵力和火力的优势。

经过一夜的休整,休息的休息,吃饭的吃饭,炮兵也早已经进入指定位置。

得到了消息的宋文星指示,暂时不要消灭这股日军,要用他们调出安昌县的日军或者临汾的日军,争取更大的战果。

这下轮到36师团的师团长心急如焚了,四处求救,试图解救山上被团团围住的日军,甚至向陆航低三下四的求情,要求陆航天亮


状态提示:第九十章 全歼221联队(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