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无家可归,求将军允。”
他的坚持与大胆出人意料,采釆因觉同病相怜对他有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感,摇着祁隆的衣摆撒娇道:
“爹爹~不妨听听他为什么要从军?”
祁隆也是好奇,命那孩子起身回答,略擦了擦额上的雪水,孩子露出一张挺俊气的小脸,毫不畏惧地答道:
“小人家在朔方边境,本是商籍,父母兄长出境采买途中皆死于匈奴之手,小人几经波折逃生后,躲在过路商队的杂物里瞒混进城,敢请将军念小人报仇心切恕小人满混进城之罪。”
祁隆一听事情并不简单,也不能一直在街上说话,遂命童植带那孩子坐于行李架一同回府。
晡时,正在备晚膳的祁夫人听闻夫君带回一个男孩儿心中惊疑不定,好在采釆先一步到了祁夫人那里讲了经过。
因这一事打岔,祁夫人倒也忘了责罚采釆,采釆乐得不行,不停对钏儿夸那小子是她的福星。
第二日祁隆便和夫人商量留下这孩子。
一则其身世可怜,小小稚子虎口脱险实属不易,不由心生同情;二则匈奴作乱害其父母,祁隆自觉有愧,若能斩尽匈奴,黎民又何须受其累;三则秉烛夜谈后,祁隆发觉此子巧捷万端,有意栽培。
祁夫人一想若今后再无所出,养这个孩子说不定能照顾采釆一二,倒也了了她的心病。
于是这个自称石二郎,后得祁隆赐名煕载的小儿脱了贱籍,成了安抚使府里一个半主半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