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对脑细胞不起作用,专门增长肌肉,对学习应该也是有所帮助的。
毕竟学习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精力充沛不疲劳,不就提高了学习效率?
或者应该给华小朵和王小媛他们以微小剂量逐渐地加料?
呵呵,哥没准儿可以批量制造神童啊!
体现在宁唯事身上,就是身体活力增加了,病情得到了控制。
此时宁校长体内,应该是新生的活力细胞,正在与癌变细胞开展斗争吧,并且已到达了战略均衡的阶段。
从生死簿提供的数据来看,出水管还是在出水,进水管还是在进水,出水的速度还是略大于进水的速度。
换言之,宁校长的身体情况还是不乐观,但已经不是很紧迫了,于乐大可以徐徐图之,寻找真正的灵丹妙药。
比如着落在哪吒和巨灵神身上……
于乐到家时,老爹老娘正坐在炕头上对酌。
这些天,于乐都是在宁校长家吃晚饭,老两口也就不等他了。不过老娘还是要问一句,“乐乐,还吃点吗?”
“我吃饱了,今晚吃了两顿。”于乐看了看桌前的酒桶,差不多就是每顿两三小杯的量吧,“娘你看着点儿啊,别让我爹偷喝了!”
“你个臭小子,爹是那样的人吗?”老爹不乐意了。
“你就是!”老娘不答应。
本待陪着爹娘说会儿话,手机铃声却响了,于乐到里间接听,“柴油发电机?哦,你在店里吗,那你等我会儿。”
三五分钟后,于乐赶到了张弛的广告社。
张弛正在吃晚饭,老婆从家里送过来的,有鸡也有鱼,手里还掐着一瓶啤酒,对嘴吹。
“这么快?”张弛有些纳闷,“乐哥,再喝点儿?”
“你打电话时,我正在街上溜达呢,你喝你喝。”于乐打了个马虎眼儿,“都备齐了?”
“也是赶巧了!”张弛小有得意。
早些年,县文化馆在各乡镇设立文化站,备有不少放映机。农闲时分,或者过年过节的,就送电影下乡。
在场院里栽两根竹竿,或者在村委会的后墙上,挂了松松垮垮的银幕,孩子们就拎着马扎子去抢位置,抢得热火朝天的,经常有熊孩子打起来。
等放映员喝得醉醺醺的从村支书家出来时,乡村文化生活就开演了。
四五十年间,两三代农村人,均是如此。
比如于乐带宁无双看电影,就是跑去瓦屋屯看的,有些台词至今印象深刻。
《苗苗》:“吃吧,吃吧,吃了就不结巴了!”
《马背上的摇篮》:“怎么是黄河在保小呢,不应该是保小在黄河吗?”
到了上世纪末,城里的电影院开始上档次了,电影票从几毛一块,陡升为十几块几十块,看电影也就变成了高档的文化消费,创造了每年数百亿的市场价值。
这数百亿的市场,却与身为国有事业单位的各级文化馆无关了。
县文化馆倒是没有被取消,还可以出租场地给私人,办个音乐舞蹈培训班什么的。
乡镇文化站就逐渐地关门了,再也没有送电影下乡。
农村人看电视就好,要不然可以进城去看嘛,如今进城多简单。
那些放映机以及配套的发电机,都被收进了库房,以免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没有流失,却会放坏。
不过,几十套装备,修一修凑一凑,总能搭配出三五套能用的来。
张弛受于乐之托去打听放映机,却也没有找到门路,这玩意儿是专用设备,不是普通商品。
恰好他有个亲戚,早年在县文化馆工作来着,还是个不大不小的领导,给张弛提供了这么个信息,据说是可以处理了,论斤卖,电影胶片也一样……
“只要凑合着能用就行!”于乐当场拍了板。
其实,改开之前那些老设备,效果如何且不说,都是相当的抗造。
只是,好像有点糊弄事儿?
无妨,哪吒也好,薛定厄也好,都不会计较的……